(共40张PPT)
《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记念》
比较阅读
学习目标
2.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点,更透彻地理解鲁迅文章的特点;
3.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志士和广大群众为国家解放、民族新生而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
4.把握作品的情感、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
1.学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深刻认识革命传统;
课前导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当代诗人臧克家《有的人》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周树人
豫才
《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阿Q正传》
作者简介
作品集有:
小说集:《 》《 》《 》(历史小说〕
散文集:《 》
散文诗集:《 》
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野草
高度评价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回姚克合写的悼念“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所作的挽联:
解题
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记念
“记”相当于“纪“,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
“念”思念 怀念 悼念
“君”对刘和珍的尊称。
“忘却”,将悲哀摆脱 ;
“记念”,记住愤怒,不忘先烈,更好地战斗。
为了忘却的记念
→为了战斗的记念。
背景探寻
PPT模板 http://www./moban/
背景探寻
1926年3月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99人的“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鲁迅他怀着满腔的悲愤,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PPT模板 http://www./moban/
背景探寻
刘和珍(1904年—1926年3月18日),江西南昌人,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刘和珍积极参加学潮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北洋军阀宣战,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背景探寻
PPT模板 http://www./moban/
背景探寻
左联五烈士
左联五烈士
“左联”,全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于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的一个文学组织。该文学组织反抗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围剿”政策,主张建设马克思文艺理论,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
1931年1月17日,“左联”作家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等人被秘密逮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
任务一:结合写作背景初读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纪念》
段祺瑞执政府时期;刘和珍遇害后第14天,作者参加刘和珍追悼会后第7天。
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时期;五烈士遇害两周年。
二者都创作于社会黑暗且动荡不堪的时期。
任务二:梳理结构,理解文本内容
①交代写作缘由
②继续交代缘由
③回忆认识过程
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详叙遇难经过
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1-2):介绍写作缘由 (为何写)
(3-5):叙述生平及遇难经过(写什么)
(6-7):总结教训,指明意义(有何用)
记念刘和珍君
任务二:梳理结构,理解文本内容
为了忘却的记念
第一部分:说明写作目的,回忆与白莽的三次见面。
第二部分:回忆与柔石的交往,顺带写冯铿。
第三部分:简述左联成立后对白莽的新的了解及白莽、柔石的被捕。
第四部分:五烈士被捕遇害的经过,作者的境遇和悲愤的心情。
第五部分:抒发悲愤之情,揭露社会黑暗,表达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再忆白莽
纪念柔石
纪念白莽
又念柔石
无法忘却
任务三:抓住关键,感悟情感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还有要说的话”
“呜呼,我说不出话”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梳理情感脉络的语句线索:
作者的情感是本文的行文线索
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结合语境引导分析:鲁迅一向讲究用语简练,但此处为何如此啰嗦 ?三次“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记念刘和珍君》
任务三:抓住关键,感悟情感
第一处是有必要悼念烈士;
第二处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
第三处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警醒庸人,勿忘血债。
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
①悲痛悼念②愤怒揭露③沉痛总结,唤醒庸人
①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②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③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任务三:抓住关键,感悟情感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一是反动政府的暴行“使我艰于呼吸视听”,不能言语;
一是“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使我难以痛定,不能长歌当哭;
这样写既揭露了敌人及其走狗的罪行,又表现了作家的愤怒和悲痛。
任务三:抓住关键,感悟情感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屠刀+钳口术,实行高压统治
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
惨象——长期镇压,不敢说话
流言——不断诽谤,无法说话
默无声息
任务三:抓住关键,感悟情感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伟绩”和“武功”是反语,正面意思是“罪恶”和“暴行”,借用反语加上“杀戮”“惩创”,以辛辣的反语讽刺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欺凌爱国民众的暴行,鞭笞了他们的卑劣无耻。
三位为国请愿的女青年在枪林弹雨中毫无畏惧,殒身不恤。(伟大)
任务三:抓住关键,感悟情感
(p41)《记念刘和珍君》:“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具体含义?
本体 喻体
对象 人类历史的进步 煤的形成
过程 付出巨大代价 大量木材
结果 历史前进一小步 形成一小块煤
启示 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思考:徒手请愿不可取,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补充材料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我对于这回的牺牲者,非常觉得哀伤。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正规的战法,也必须对手是英雄才适用。
这并非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在战士不多的地方,这生命就愈宝贵。所谓宝贵者,并非“珍藏于家”,乃是要以小本钱换得极大的利息,至少,也必须卖买相当。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最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华盖集续编·空谈》
鲁迅为何不赞成请愿?
任务三:抓住关键,感悟情感
《记念刘和珍君》:“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尽管在这“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微茫”的希望,也能逐渐觉悟起来,摆脱麻木;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任务三:抓住关键,感悟情感
线索
明线
暗线
记念刘和珍君
作者感情
说
悼念死者——痛惜爱国青年
揭露罪行——抨击反动政府及文人
警醒庸人,唤醒民众,激励革命者
不说
悲愤至极,难于言说
言不尽意,不欲敌人快意
悲
愤
许广平曾说:
“《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
任务三:抓住关键,感悟情感
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原来他们早已经被杀害!原来柔石竟死得如此惨烈!
原来国民党反动派竟会如此下劣凶残!
《为了忘却的记念》
任务三:抓住关键,感悟情感
《为了忘却的记念》:“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夜”象征反动统治的黑暗与残酷;“路”指革命者与反动统治作斗争的征途;
两个“正长”说明革命者必须进行长期的艰苦斗争;
“不如忘却”是指要摆脱悲哀,继续战斗;
“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表达了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
任务三:抓住关键,感悟情感
“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
“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
“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为了忘却的记念》
感情线索:
对五烈士的深情的悼念、热烈的颂扬
对国民党凶残卑鄙的法西斯暴行的强烈愤恨
对革命同志的真切激励和对革命未来的乐观。
任务四:赏析人物形象
主人公 形象特点 如何塑造
刘和珍
柔石
任务四:赏析人物形象
主人公 形象特点 如何塑造
刘和珍 思想进步,追求真理 她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作者选取典型小事来表现刘和珍自觉、坚定地追求思想进步的性格。
勇于反抗,乐观温和。 她敢于反抗广有羽翼的一校之长,但她并不桀骜锋利,而是常常微笑,态度温和。作者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刘和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猛顽强和温和善良。
任务四:赏析人物形象
主人公 形象特点 如何塑造
刘和珍 正义果敢,有责任心。 “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她担忧母校的前途,“黯然至于泣下”。作者运用神态描写来表现刘和珍关心母校命运、思想深沉和胸怀博大的形象特点。
勇敢坚强,忠贞爱国。 “欣然前往”执政府门前请愿,说明她勇敢坚强,拥有一腔爱国热情。作者运用反衬手法,用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反衬刘和珍的忠贞爱国。
任务四:赏析人物形象
主人公 形象特点 如何塑造
柔石 单纯、善良、忠厚 对社会的黑暗、人心的险恶尚缺乏清醒的认识,性格中有“迂”
勤勉执着、坚毅刚强、才华横溢、追求光明 对革命工作热心执着,认定真理就一往无前,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性格中有“硬气”
白莽 勤奋坦诚 白莽对《彼得斐传》和诗的翻译及有意曲译。
爱憎分明 白莽与鲁迅初次见面后的来信,白莽坦率地表示“很悔和我相见”
坚强乐观 白莽刚从狱中释出,热天穿厚棉袍,汗流满面,却毫无愁苦地登门拜访鲁迅,并告知他自己是革命者。
任务四:赏析人物形象
两篇中除了主人公,作者还写了哪些人?
《记念刘和珍君》
类别 人物 情感态度
爱国青年
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四十余被害的青年、数百死伤者、请愿的群众
反动势力
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八国联军、中外的杀人者
愤怒、控诉、痛斥
中间状态的“庸人”
失望、批评、呼唤
哀悼、颂扬、告诫
麻木群众
任务四:赏析人物形象
两篇中除了主人公,作者还写了哪些人?
类别 人物 情感态度
《为了忘却的记念》
爱国青年
反动势力
揭露、控诉
杀害进步青年的国民党反动派
缅怀、悲痛
革命青年作家
任务四:赏析人物形象
鲁迅怎么评价这些青年的?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璃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直面、正视:不回避,不逃避
哀痛者: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畏惧,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
幸福者: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且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
赞扬爱国青年的勇敢无畏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同样是赞颂记念进步青年,痛恨批判反动势力,文章的写法却为何如此不同?
任务五:比较阅读,探究写法
任务五:比较阅读,探究写法
选材(内容)
《记》主要叙述了刘和珍与“三一八”惨案有关的事情,突出她遇难的惨烈,以此揭露流言家的诬陷和当局者的虐杀。
《为》主要叙述了鲁迅与柔石等人在生活中的交往片段,强调几位烈士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以此来控诉反动派的无耻罪行。
任务五:比较阅读,探究写法
表达方式
《记》以议论和抒情为主,对刘和珍的回忆写得简练且分散(一、三、五节中),是因为“三一八”惨案广为人知,不必赘述,更多是为了揭露执政府的罪行和总结惨案的教训。
《为》以记叙为主,在“五烈士”牺牲两周年后,鲁迅在文章前部分主要记叙了和白莽、柔石等人的交往,这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烈士的品质,认清反动派的本质。
任务五:比较阅读,探究写法
语言风格
时间节点不同:
《记》写于刘和珍遇害后的第14天,鲁迅处于事件发生的当下期,悲愤不能自已,抒情自然浓烈直露,这也正体现了革命者的至情;
《为》写于“五烈士”遇害后两周年,鲁迅蓄积内力,引而不发,使得本可如洪水倾泻的情感以“原来如此”这样最丰富最厚重最节制的语言形式流露了出来。
任务五:比较阅读,探究写法
语言风格
时间节点不同:
革命思想发生变化:
“三一八”惨案前后,鲁迅是刚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民主主义者;
写《为》时,他成长为成熟的共产主义战士。长期的革命斗争,让他能更加冷静更加深刻地面对黑暗现实,更深人地体会革命的艰难。
小结
鲁迅的精神不像任何一位作家那样显而易见。他和胡适诸人点燃的启蒙之火,透过时空的阻隔,依然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人。他的作品,哪怕是一笔极细小的刻画,也划下了人性的痕迹。读他的作品,我们读到他的痛苦、悲悯和孤独。他睁大眼睛所见的国民性,无处不在他的作品里。他那不曾迷失在五四烟云里的悲怆的呐喊、虔诚的布道、压抑的喘息以及清峻的走笔,穿越历史,呈于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