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第九单元 课题一
学科 化学 授课班级 初三(5) 授课时数 1
设计者 马志强 所属学校 厦门市第三中学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共分三个课题,第一课题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解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这一课题主要是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较为科学的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理解。本节课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可充分利用生活中有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培养学生学以至用的意识。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1.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3.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能说出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并能说出常见的溶液的组成。2)能例举一些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3)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和乳化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从实验中得到信息---归纳---概括得出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建立溶液在科学实验、工农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对溶液的知识产生兴趣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在本课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知道一些溶液的实例,而且大多数学生知道溶液是物质溶解于水以后得到的,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初始能力:不能准确理解溶液的特征以及溶解的过程,在本节课中应注意引导。对浊液学生在生活中也并不陌生,如果和溶液进行对比学习,更有利于对溶液特征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溶解和乳化的区分。信息素养:初步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的获取、分析)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编 号 学习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9-1-1 了解 溶液、溶质、溶剂、浊液的概念,并能说出常见的溶液的组成。
9-1-2 理解 例举一些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9-1-3 应用 常见的乳化现象和乳化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通过实验得到信息---归纳---概括得出概念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 通过实验及录像视频得到信息---归纳---概括突破难点。
教学环境设计
多媒体设备: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工农生产和生活)的视频、图片资料实物展示:装有无色液体的注射液瓶。实验设备:氢氧化钠固体、硫酸铜固体、烧杯、药勺、玻璃棒、研钵、碘、高锰酸钾、酒精、水、植物油、洗涤剂、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沙土。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编 号 学习目标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时间 媒体来源
9-1-1 了解 视频图片 溶液的形成 B A 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与条件 6 网络下载
9-1-2 领会 图片文本 生活中的溶液 D E 生活中的溶液存在 4 自制
9-1-3 应用 视频文本 溶液在工农生产和生活的应用 E H 从科学探究过程中,感知溶液在工农生产和生活的应用的广泛和重要性。 6 网络下载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课题1、溶液的形成(Solution)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中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乳化现象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兴趣。从实验中得到信息---归纳---概括得出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体会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采用小组合作协作学习,学习支架,示范与模仿等教学策略,使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引入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溶液的存在。 听讲 实物录像文本 创设学习情境。
了解溶液在生活的存在和简单介绍。 文本
讲授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听讲、观察、记录 录像文本 从生活中提取与化学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教学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表格、图线的方式记录实验现象。 文本
分组实验 个别指导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固体混合 小组合作体会溶液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
总结 引导学生应用演绎推理的方式归纳溶液的概念 讨论、分析、表述观察、分析、总结 文本 巩固从实验现象中得到信息---归纳---概括的科学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突破教学重点,形成溶液的概念知识迁移,巩固重点。体会化学与生活和社会的密切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溶液的特征
得出溶液的概念
溶剂与溶质
常见常见的溶液
教学流程图 N Y N N Y Y N Y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在完成探究实验及实验数据处理后,着重让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分析与评价方面,要求使用物理术语表述结论。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增加溶液配制的操作及注意事项的教学,着重辅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尽完整地表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形成性检测
知识点编 号 学习目标 检 测 题 的 内 容
1 了解 1、 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③写名称)填在相应的短线上。①稀硫酸: ,②澄清石灰水: ,③碘酒: 。2、少量的碘加入到汽油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所得到的溶液名称是 。
2 学会 1、少量的植物油加入到水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混合物叫做 。做完实验后,这支试管用 洗涤,因为 有 的功能。
评价量表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A级B级C级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 参与讨论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A A A积极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 B A A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B B B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B A A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己 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B A A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B B B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形成性评价
本节课教师以实物引导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演示法等进行教学,问题设置较有梯度,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较有深度,且回答问题较为踊跃。小组讨论有分工合作,有良好的团队精神。而且,学习方法的指导相对到位,即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自我完成!
教学反思、总结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化学药品中认识一些溶液的实例。通过对物质溶于水等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分析,理解溶解的过程及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学生通过水和油的小实验,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感谢、其他
溶质(Solute ) 被溶解的物质
溶液
溶剂(Solvent)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讨论交流实物溶液的区别
是否归纳得出正确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溶液注射,而不是直接用葡萄糖固体呢
引导学生区分实物中的溶液
实物
引入溶液在生活中的存在
引导分析有关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小组讨论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小组讨论完成相应练习
演示实验碘和高锰酸钾分别在酒精和水中的溶解情况
开始
是否了解溶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视频展示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演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固体混合
小组合作分析现象,回忆生活中,你还认为哪些是溶液?
小组合作配制食盐、蔗糖、高锰酸钾和沙土4种溶液
引导比较分析,就观察到的,主动思考,回答问题
启发小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和溶剂的种类有关。
演示实验乳化和乳浊液并用动画演示乳化现象及原理
小组讨论交流并联系生活
结束
总结本节内容,归纳溶液、溶质、溶剂、浊液的概念及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图片
生活中的乳化现象
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
应 用
学生的
活 动
教师进行逻辑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