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开国大典》说课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开国大典》说课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3 12:1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开国大典
说课人:xxx
教学简析
《开国大典》是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以“会场布置→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阅兵仪式→群众游行”为写作思路,将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作为写作重点,通过几个场面的描写,表达中华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限热爱、无比自豪的心情,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两点思考
·文本无非是个例子。
·以学定教,进退有度。
文本的理想构造
具体内容:
1、会场布置
2、大典盛况
3、阅兵仪式
4、群众游行
表达形式:
1.按照 空间位置进行表达。
2.按照典礼进行的顺序进行表达,辅以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
3.抓住不同方阵、人物的不同表现。
4.抓住语言(感叹号)进行表达。
写作意图
通过对开国大典盛况的描写,传递表达中华人民对新中国诞生无限热爱、无比自豪的心情。
(恰切性)
会场布置
中华门
工人队伍
郊区的农民
市民、学校学生、机关人员…….
交点
长安街
长安街
N
E
按照空间位置进行场面描写
大典盛况
下午三点整
毛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这…”(反复)
“传到…传到…传到…传到…”(排比)
“54门”
“28响”
按照典礼的发展顺序;采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
阅兵仪式
海军 “头戴…身穿…”
步兵 “列成方阵,齐步行阵”
炮兵 “各式各样的炮”
战车师 “挺着胸膛…像铁人一样”
骑兵师 “红马连…白马连…
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人民空军 “人字形”
毛主席 “向空中招手”
群众 “欢呼”“抛”
抓住不同方阵的不同特点、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
群众游行
“中国共产党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人民万岁!”
“同志们万岁!”
通过语言描写(感叹号的使用)
教学目标
1. 学习了解作者是怎样通过“会场布置”、“大典盛况”、“阅兵仪式”、“群众游行”这四个场面有详有略进行布局谋篇的。
2.通过对“会场布置”、“大典盛况”、“阅兵仪式”、“群众游行”这四个场面的学习,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场面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描写不同的场面。
3.创设开学典礼的情境,联系学到的描写场面的方法,进行写作练笔。
学生分析
已有的能力:六年级学生能够基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认识到文章的写作顺序,并描述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等。
欠缺的能力:对于了解文章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和在描述不同场面时如何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学生对此没有深刻的领悟,以及领悟不到如何在生活中对文本所学进行迁移运用。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以及如何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描写不同的场面。通过学习《开国大典》,将场面描写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学会写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场面和仪式。
教学前参
开国大典
群众队伍
时间:
地点:
人物:
大典盛况
表达方式:( )
表达方式:( )
表达方式:( )
表达方式:( )
海军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生带着前参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第二课时: 交流前参,理解内容,领悟表达。
第三课时:运用表达,走进生活,写一写开学典礼。
教学过程
思维图
课 堂
前 参
前参交流,
整体感知
1.小组交流,生自由说。
2.学生汇报,其他组补充,教师把握进程,梳理问题。
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1.以大典盛况为例(按大典进行顺序;反复;排比。)
2.阅兵仪式(不同方阵、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
整体回顾,
揣摩写法
1.总结场面描写的要素、方法。
2.完善思维图
课后延伸,
走进生活
1.补充提供开国大典的视频资料。
2.创设情境,学生依据所学绘制思维图,并进行写作练笔。
阶梯引领,逐层递进
总结提升
前参交流,整体感知
学生分小组交流前参。学生自由说,教师巡视。
指明学生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教师把握汇报进程,梳理已有问题,确定教学重难点。
核心问题:你对哪个场面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
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一、大典盛况
1.让我们自由读大典盛况段落,感受盛况的氛围。
2.在介绍大典盛况时,都介绍了哪些内容呢?
请几位同学分别读一读。一人一个环节。
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一、大典盛况
3.作者是怎样再现出这样一个场面的呢?用了怎样的方法呢?
预设①:作者是怎样写的?(按照典礼先后顺序写的)。
预设②:毛主席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后,会场上到底是怎样一种场景呢?让我们走进会场,齐读: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教师进行范读。通过范读,引入情境,在反复的朗读之后,你有什么发现?(作者用了反复,用了排比来展现这种场面)
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一、大典盛况
4.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此时你就在会场,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又仿佛看到了什么?眼前有画面,心中有画面。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
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1.请同学读。一组一个兵种,展现每个兵种的不同,这到底是怎样一种场面?
这样一个场面,边读边想象,你有什么感受呢,(自豪)?
2.那这种骄傲自豪,是怎么表现的呢?(抓住不同的兵种的不同特点,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学生观察发现,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进行评价。
二、阅兵仪式
海军 “头戴…身穿…”
步兵 “列成方阵,齐步行阵”
炮兵 “各式各样的炮”
战车师 “挺着胸膛…像铁人一样”
骑兵师 “红马连…白马连…
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人民空军 “人字形”
毛主席 “向空中招手”
群众 “欢呼”“抛”
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三、群众游行
“中国共产党当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四、会场布置
中华门
工人队伍
郊区的农民
市民、学校学生、机关人员…….
交点
长安街
长安街
N
E
抓语言(感叹号)
抓空间位置
整体回顾,揣摩写法
1.简单回忆:让我们静静的回忆,开国大典到底都写了哪些场面?每个场面都写了什么呢?
开国大典
时间
地点
人物
会场布置
大典盛况
阅兵队伍
群众游行
作者是怎样把这个盛况呈现在眼前的呢?
·抓会场布置,抓典礼盛况……
2.总结本节课学习描写场面的方法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展现盛况,加之采用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渲染氛围。
·抓住不同事物、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进行描写。
·用语言烘托氛围,渲染场面气氛。
3.请完善你的思维图前参,构建思维体系。
课后延伸
1.教师补充提供开国大典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体会热爱、自豪的心情。
2.9月1日,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有哪些场面让你印象深刻?又有哪些场面让你兴奋自豪?请你结合本节课所学,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①用思维图对开学典礼进行布局谋篇。
②抓住重点场面,写一写你的开学典礼。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