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开学考)(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开学考)(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3 07:37:29

文档简介

像“五四文化”一样,“鲁迅文化”也在内容和逻辑上具有历史性和当下性共存的特点。历史
上鲁迅思想的构成与当下性鲁迅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个生生不息的“鲁迅文化”谱系。“鲁
迅文化”谱系的具体内涵包括鲁迅的精神思想、性格特征、文化价值取向、文化实践过程、文化
2022一2023学年(下)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开学考)
人格构成、文化传潘影响等方面。这是一种思想形态,也是一个实践过程。
在确认“鲁迅文化”的构成与价值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到“鲁迅文化”及“五四”新文
语文
化的传统文化属性问题。在长期的学术史评价中,鲁迅所代表的新文化的价值一直处于一种
被广泛质疑乃至否定的境遇之中,认为其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中断了中国传统文化,而要接
续传统必须纠正和批判这种激进主义文化价值观。如果从否定之否定的历史发展观出发,这
考生注意:
种思考无疑具有形式的合逻辑性。但是,这里需要注意两,点:第一,鲁迅及“五四”新文化所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判的不是整个传统文化,而是“非人”的封建礼教:第二,“鲁迅文化”及“五四”新文化百年发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展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十分值得珍视的部分。它已经不是传统中的异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己成分而是传统中的新生动力。因此,“鲁迅文化”不仅具有历史的价值,也有当下的意义。
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策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鲁迅的思想是超越的,“鲁迅文化”从种文化“异类”成为一种文化新传统,已经进入民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族思想文化传统中的现代谱系。鲁迅的思考捉升了民族恩想的质量,也丰富了人类思想的容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量,推动了社会时代思想的进步。这应该成为我们对“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内涵最深刻的
理解。
(摘编自张福贵《“五四”新文化方向与鲁迅思想的精神指向》)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A.鲁迅的眼光具有前瞻性,他在20世纪初时就曾预言新世纪中国会进向“大时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B.“五四文化”的核心是“五四精神”,所以鲁迅作为“五四文化”的样本是最为贴切的。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一个多世纪之后再来重新评价新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并非评价
C.随着时代发展,“五四文化”这一概念的当下内涵已逐渐取代其原始的文化内涵。
其自身的是非得失,而是如何评价历史和构想未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中国在
D.鲁迅的作品及思想是“五四”时代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当下文化建构的精神资源
某种程度上又一次面临鲁迅在20世纪初所言的“进向‘大时代’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大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代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鲁迅的方向与百年新文学传统的文化属性问题?这不只是一个
A.作者开篇基于当下的时代背景提出论题,这使得文章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历史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
B.文章第二段对“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的内涵进行阐释时运用了辩证分析的方法。
要回答鲁迅对于“大时代”的分析与中国百年新文学传统的关系问题,首先需要进一步明
G.作者提出“博物馆文化”,旨在阐明对“五四文化”研究须追求当下意义。
确和理解“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的内涵。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D.文章结尾段重点论证了“鲁迅文化”与“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的方向是一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不仅是要完成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也要实现中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文化的变革。前者表现为“政治救亡”,后者表现为“思想启蒙”。二者不是对立取舍关系,而
A.在作者看来,鲁迅文化包含丰富的内涵,研究者不能局限于其历史性特点。
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思想启蒙是政治救亡的逻辑起,点,政治救亡是思想启蒙的实践结
B.“五四文化”与“鲁迅文化”都具有历史与当下共存的特点,两个概念内涵一致。
果。鲁迅作为新文化、新文学的奠基者和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和思想最好地诠释了“五四”的
C.学术界长期以来对鲁迅所代表的新文化的价值表示质疑,作者对此并没有完全否定。
时代精神。“五四”时代是一个青春时代,也是一个思想时代。“五四”百年已经形成了一种
D.“鲁迅文化”现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当代学者不应对其持排斥态度。
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特有的“五四文化”。“五四文化”是以“五四”新文化精神为中心逐渐放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的一串历史波纹,是在挑战、应对、冲突、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从这一逻辑出发,选择鲁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作为“五四文化”的表征和样本是最为贴切的。
材料一:
“五四文化”不单单是一个历史性概念,而且是一个动态的当下性概念,体现出百年来人
近日,“供销社回归”成为热,点话题。《民生周刊》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供
们对于“五四”价值的阁释。落实到鲁迅与“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的关系上,那可能就是
销总社监事会专家监事孔祥智。
“鲁迅与21世纪中国”“鲁迅与21世纪世界”的思想文化关系问题。因为任何历史研究都要
记者:对于基层供销社的恢复重建,有些人担心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您怎么看?
追求当下意义,不具当代意义或者回避当代意义的历史研究都是一种“博物馆文化”。从这个
孔祥智:乡镇的供销社都是企业,并不是行政机构。重启供销社并不是要恢复计划经济
意义上讲,鲁迅思想、鲁迅性格、鲁迅文学及其阐释也就要看作是当下文化转化建构的精神资
而是让供销社发挥网,点多的优势,提升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功能,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源,要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价值形态一一“鲁迅文化”。“鲁迅文化”包含丰富的内涵,从文化
记者:乡镇供销社重煌后,会对农村现有的超市、商店等造成冲击吗?
价值取向到文化批评实践,从“非人”历史批判到“立人”理想诉求,是现代文化的完整结构。
孔祥智:只是公平竞争,对农民来说,供销社是增加服务的一个途径。供销社系统有正规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2022一2023学年(下)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开学考)
语文·答案
(1~5题,7题,10~12题,14题,每小题3分)
1.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A.曲解文意,原文的意思是当下中国所面临的时代与当年鲁迅所说的“进向大时代'的时代”具有
定程度的相似性,鲁迅并未对今天我们的时代作出预言。此项属于曲解文意。B.偷换概念,原文说“·五四文化
是以‘五四'新文化精神为中心逐渐放大的一申历史波纹”,即“五四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五四”新文化精神,选项
偷换为“五四精神”:因果关系也不恰当。C.文章说“·五四文化'不单单是一个历史性橱念,而且是一个动态的当
下性概念”,意味着这一概念既有历史性内涵,也有当下性内涵,二者并存,选项违背文意。
2.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观,点及论证特点的能力
思路点拨D项错误地理解了尾段的论证重点。尾段收束全文,重点论证了“鲁迅文化”的地位及意义。
3.答案B
命题透析本随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思路点拨B顶“两个概念内涵一致”说法错误。原文说“他的作品和思想最好地诠释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五四文化'是以·五四'新文化精神为中心逐海放大的一申历史波纹,…而从这一逻辑出发,选择鲁迅作为
“五四文化'的表征和样本是最为贴切的”,可见,“鲁迅文化”属于“五四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思想,二者
有从属关系,“内涵一致”的说法不合文意,也不符合事实。
4.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析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A,“当下的供销系统属于企业性质”偷换概念,材料一中孔祥智的原话是“乡镇的供销社都是企
业”。C.“未来将成为农资供销业务的主力军”曲解文意,材料二说“农资用品这种事关农业根本的东西还是牢
牢草握在事业单位手中”,这意味着农资这种关乎农业根本的资料不会让企业来大规模运营。D.“依托众多基
层实体网点建立起三级县域流通服务网络”理解错误,从材料三“为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汨罗市以乐村淘
供销电商公司为龙头”“在市级电商物流园中设点”“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电商站点278个”等信息可知,“依
托众多基层实体网点”并不能建立起三级县域流通服务网路。
5.答案0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信息整合、辨析和概括的能力。
思路点拨“业务上则一直实行统购统销,在农村物资供应上发挥者主渠道的作用”曲解文意,由材料一“供销
社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那时实行统购统销,供销社是农村物资供应的主要渠道”可知,实行统购统销、发挥
主渠道的作用,只是特定时代的供销方式,并未延续到政企转制的时候,而材料二明确说明转企改制是新世纪
一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