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4 07:3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No man is an island,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entire of itself.
在大海里独踞。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每个人都是一块泥土,
a part of the main.
连接成整个陆地。
——John·Donne
约翰·多恩
孤岛何以连成大陆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驶向
海洋

Into the oceans
“波特兰”海图——15、16世纪航海中广泛使用
长期航海的丰富经验积累;
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尾舵(中国传入)、船帆、桅杆等先进船只装置的应用
指南针的传入与改进使得航海家在海上能够准确测量和确定方位
王室支持
葡萄牙
西班牙
达·伽马
1469-1524
哥伦布
1451-1506
麦哲伦
1480-1521
迪亚士
1450-1500
大航海时代
驶向
海洋

Into the oceans
大航海时代
精神上的“十字军东征”
传播宗教的热情
驶向
海洋

Into the oceans
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周围约五哩(一哩约等于1.6千米)。墙内既此王宫所在,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之。
——《马可波罗行纪》
“黄金遍地,香料盈野”
获取资源、寻找黄金
驶向
海洋

Into the oceans
传统商路示意图
传统商路被阻,急需开辟新航路
(直接原因)
1.陆上商路:“丝绸之路”
2.海上商路:经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
驶向
海洋

Into the oceans
哥伦布
(1451-1506)
哥伦布在致西班牙国王的信中说道: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黄金
商品贸易
西欧封建庄园解体,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根本原因)
驶向
海洋

Into the oceans
动因 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根本原因)
→开拓市场、获取资源、寻找黄金
→传统商路被阻(直接原因)
精神 传播宗教的热情
条件 客观 航海技术发展、地理知识丰富
主观 航海家+王室支持
驶向
海洋

Into the oceans
何以
连成

Open the route
阅读课文第二目,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航海家 方向 成就 支持政府
1487年 迪亚士 向东 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葡萄牙王室
1492年 哥伦布 向西 到达美洲 西班牙王室
1497-1498年 达·伽马 向东 到达印度 葡萄牙王室
1519-1522年 麦哲伦 向西 完成环球航行 西班牙王室
何以
连成

Open the route
达·伽马
1469-1524
哥伦布
1451-1506
麦哲伦
1480-1521
迪亚士
1450-1500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他们的航行有什么特点?
何以
连成

Open the route
太 平 洋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一个中心
两个方向
四个人物
西

西欧
西欧
|
美洲
|
亚洲
|
西欧
西欧
|
非洲
(好望角)
|
亚洲
哥伦布
麦哲伦
迪亚士达伽马
百舸
争流

Other routes
约翰·卡波特
1497 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 芬兰岛。
英国人 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德雷克
塔斯曼
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16世纪
1578年
1497年
17世纪
1642年
卡蒂埃
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探索圣罗伦斯湾。
白令
哈德逊
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探索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人白令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其他航路开辟示意图
历史的背面——航海的代价:
达·伽马船队,出发160人,生还者54人;
麦哲伦船队,出发265人,生还者18人,麦哲伦本人在航行到菲律宾时,参与当地部落冲突,被杀死;
迪亚士在1500年的航行中,遭遇飓风,迪亚士及其同伴全部葬身海底;
全球航路的开辟,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 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全球航路的开辟只是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的漫长岁月中一个重要的坐标。
史海
探究

Explore the problem
材料:
有学者认为:“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 · 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 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请提出你的观点。
既要看到其偶然性,又要看到其必然性。忽视必然性,看不清历史发展的大势;忽视偶然性,看不到历史发展的曲折。历史发展的进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推动历史曲折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
偶然性
必然性
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结果却到了美洲。达·伽马最开始并不知道他能够绕过“风暴角”。
生产力的进步
具备了发现美洲的条件、越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条件和改变历史进程的条件。
15世纪欧洲人急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不包括( )
A.为迅速沟通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B.《马可波罗行纪》诱使他们到东方去实现黄金梦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他们狂热追求和渴望获得黄金
D.奥斯曼帝国控制着东西方通商要道
2. 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课堂检测:
C
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

航海

航天
请你就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思考人类航天的动因和条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