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
第二章 区域发展
探究1.产业转型的含义
01
煤炭
钢铁
机械
化工
纺织
1.传统工业包括哪些产业?
传统产业的作用(意义)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industry (meaning)
促进经济增长
解决社会就业
增加财政收入
改善人民生活
推进城市化等
传统产业的问题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技术层次不高
创新能力不强
产品附加值低
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
环境污染严重等
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
(1)技术含量低,利润率低。
(2)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不强。
(3)产品附加值低,易受市场冲击
(4)由于原材料价格和工资水平不断上升,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经济效益日渐下降。
(一).产业转型的原因
1、传统产业的作用
促进经济增长
解决社会就业
增加财政收人
改善人民生活
推进城市化进程
2、传统产业的问题
技术层次不高
创新能力不强
产品附加值低
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
环境污染严重
具有不可持续性
3、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
技术改造和整体提升
一、产业转型的含义
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城市路在何方?
传统产业只有进行技术改造和整体提升,才能适应转型发展的市场环境。
思考
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阅读Reading
产业延伸 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这样,在转型初期能够充分运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加强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联系,工作难度较小。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下游企业和配套服务业不断增长,推动专业化的发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完善配套服务,促使集聚效益的产生。
产业更新 利用原产业发展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或借助外部力量,建立起基本不依赖原有基础的全新产业群,把原先的产业资源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把传统加工提升为智能制造。这样的转型相对彻底,但如何运用原有基础,发展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群,是困难与挑战所在。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是建立替代产业的有效途径。
综合发展 有的产业转型并非单一模式,而是多种模式的综合。比如,在转型初期,采取产业延伸模式,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区域功能逐渐完善,新兴产业相继崛起,遂向综合性方向演化。
(二).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1、产业延伸
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
转型初期
能够充分运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加强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联系,工作难度较小。
产业链延伸
下游企业、配套服务业不断增长,推动专业化发展;
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完善配套服务,促使产生集聚效益。
产业延伸
美国的汽车工业主要分布于五大湖沿岸,这里集中了汽车所需的数千个零部件工厂。总部设于底特律的福特汽车,早期采用“纵向一体化”模式,将许多零部件生产厂整合到自己公司,比如在胭脂河工厂,可以看到从铁矿石到成品车的全过程。
(1)简述“纵向一体化”模式集聚众多零部件生产厂的优势。
(工业集聚的作用)
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降低运输费用和内部交易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2)产业更新
利用原产业发展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或借助外部力量,建立起基本不依赖原有基础的全新产业群,把原先的产业资源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把传统加工提升为智能制造。
有利
转型相对彻底
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
困难
途径
如何运用原有基础,发展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群。
产业更新
案例:
轻工业
重化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附加值提高,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1960~2000年日本GDP变化
资料来源:第1财经网
案例:
(3)综合发展
在转型初期,采取产业延伸模式,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区域功能逐渐完善,新兴产业相继崛起,遂向综合性方向演化。
资源禀赋 产业基础 发展阶段
市场环境 经济政策 科技创新
政府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引领产业转型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
政府采取专门措施对各种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出于产业转型的需要,政府往往会鼓励或限制某一产业的发展。区域经济政策直接影响到产业转型路径的选择。
以经济政策为例,
影响产业转型的因素
Factors influenc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探究2.休斯敦的产业转型
02
(一)休斯顿发展概括
(I)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Houston
休斯敦现为美国第四大城市,位于得克萨斯州东南部,距墨西哥湾80千米。该市位于墨西哥湾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地理概况
材料:19世纪后期,休斯敦是得克萨斯州的陆运枢纽,加尔维斯顿是该州的水运枢纽。1900年9月的飓风及海啸,摧毁了加尔维斯顿的港口。恰在1901年,休斯敦发现石油,经过多方努力,在休斯敦与墨西哥湾之间开凿了深水运河,把休斯敦与相距80千米的墨西哥湾联系起来。随后,又在休斯敦修建了一系列人工港,使得长期困扰休斯敦的海运问题迎刃而解。
思考:与加尔维斯顿相比,休斯敦修建港口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休斯敦更靠近内陆,受飓风、风暴潮的影响较小,发展航运更为安全。
劣势:连接休斯敦与墨西哥湾的天然河道深度较小,不利于行船,需将航道加深,建港成本高。
思考:运河和港口的修建,对休斯敦发展的重要影响。
使休斯敦从内陆城市转变为港口城市
加强与外界的交通和贸易联系、增加货物吞吐量,
促进休斯敦经济的快速发展。
多布局在港口附近及航道沿线,便于石化产品的运输。
思考:推测休斯敦石油工业布局的特点,说出你的理由。
华盛顿
休斯顿
材料:20世纪初,休斯敦随着当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和通海运河的建成而逐渐兴起,一度被誉为"世界能源之都"。60年代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载人航天飞行中心落户于此,休斯敦成为美国载人航天飞机研发基地和控制中枢。目前,休斯敦是美国南方最大城市、重要海港,墨西哥湾沿岸的重要经济中心。思考:分析休斯敦的区位特征。
南邻西哥湾、地理位置优越;平原地形平坦开阔;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世界逐步进人创新发展时代,新兴产业不断崛起,城市的发展提升,更加依靠科技创新和现代管理。
国际竞争的影响不断强化,传统产业的原有优势逐渐淡化。
石油工业促使美国休斯敦迅速崛起,带来了该市经济的空前繁荣。
但随着市场的波动变化,该市单一经济结构的缺陷凸显出来。
经过结构调整、产业延伸和多元化发展,休斯敦由单纯的能源工业城市,转型为高新技术发达、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型大都市。
1.优势条件:位于墨西哥湾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好;农牧产品丰富,交通便利等。
2.灾害类型及成因:南邻广阔的(亚)热带海面,夏秋季容易遭受飓风的侵袭,以及由此产生的洪涝等次生灾害;冬春季容易遭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侵袭,造成低温冻害。
探究活动:
1.说一说休斯敦发展农牧业的优势条件。
2.分析对休斯敦农牧业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有哪些,并探究其形成原因。
(一)休斯顿发展概括
(I)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Houston
发展历程
1901年
1930年
20世纪70年代
休斯敦石油
钻探成功
第一次
经济发展高潮
吸引与石油
有关的生产生活
服务业和制造业
休斯敦东部
再次发现大油田
第二次
经济发展高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带
来了第三次发展高潮
世界石油价格暴涨
休斯敦石油、
石化工业进入全盛期
世界能源之都
发展之初
经济支柱是农牧
业,棉花是当地
主要的经济作物,直到19世纪末,还是木材与棉花
集散地
石油开发与休斯敦的发展
阅读Reading
20世纪30年代,得克萨斯州石油工业迅速发展,总长度达6000多千米的输油管将休斯敦与数百个油田连为一体。与此同时,采油工业带动了下游的炼油工业,1940年前后墨西哥湾一带的炼油能力占到全美1/3左右。在联邦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休斯敦的石化工业猛然崛起,航空燃油、人造橡胶、轮胎、炸药等部门形成较大规模。联邦政府投资修建了两条重要的输油管道,将得克萨斯州的石油运往东海岸。得益于石油、石化工业的强劲支撑,休斯敦的交通运输、钢铁、机械、建筑等行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休斯敦发展单一的石油产业,由于世界石油价格暴跌,导致了经济大萧条。
大量失业人员
曾经的石油小镇成了废村
(二)休斯敦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
(II) disadvantages of Houston's single economic structure
休斯敦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
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严重依赖石油经济,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世界油价暴跌和石化行业萧条,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大批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科技人才外流。
大量失业人员
休斯敦规模庞大的炼油厂和过往的货船
活 动
2019湘教版
2019湘教版
20世纪70年代,休斯敦曾表现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势头,但石油巨头更醉心于高额石油利润,石油工业产值占比长期居高不下。随着石油危机的来临,得克萨斯州经济陷入困境。若世界油价每桶下降1美元,意味着得克萨斯州经济损失30亿美元。这场危机使休斯敦经济结构上的缺陷充分暴露出来。
【材 料】
【思考题】
1.为什么一些企业在高利润发展时期不愿意拓展产业链或者使用新技术
2.简析休斯敦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工业的弊病。
1.为什么一些企业在高利润发展时期不愿意拓展产业链或者使用新技术
拓展产业链或使用新技术在短时期内往往会提高运营成本,减少企业获取高额利润。
2.简析休斯敦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工业的弊病
当石油及石化产品价格暴跌时,收人就会严重萎缩,导致石油及石化产业部门大量金业倒闭、工人失业、人才外流,制约经济发展。
休斯顿单一经济结构弊端显著,怎么办?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思考
(三)休斯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Ⅲ)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Houston's industrial structure
主要措施包括: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单一的石油工业模式;
大力发展航天、医疗等高科技产业,促进城市经济多元化。
休斯敦产业结构示意
(三)休斯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Ⅲ)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Houston's industrial structure
途径 表现
产业延伸 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拓展石油产业链,带动机械、电子、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发展
产业更新 发展替代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大力发展航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促进经济多元化
综合发展 大力发展高层次服务业 既是美国石油工业和石化工业中心、航天中心和医疗中心,也是美国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调整成就:
休斯敦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由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变为综合性大都市,实现了结构优化和绿色转型。
探究活动
阅读课本P55—56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说明休斯敦产业转型的优势条件。
休斯敦石化工业为什么要向海外转移?
1. 说明休斯敦产业转型的优势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石油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量相关产业集群,切实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经济向多元化发展;
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推进高科技研发和人力资源培训。
2. 休斯敦石化工业为什么要向海外转移?
利用所在国的廉价资源,降低成本,同时在转移过程中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获取项目股份,提高利润;
减少对石化产业的过度依赖,降低经济风险等。
探究活动
阅读课本P56—57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说出五大湖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五大湖区是北美传统的老工业区,其衰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分析底特律产业转型的优势与劣势,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
1.说出五大湖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供应方便;
煤炭、铁矿及水资源丰富;
廉价的水路运输;
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2.五大湖区是北美传统的老工业区,其衰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部分传统工业从五大湖区转移至新兴工业区,当地工业空心化;
面临新兴工业区的竞争压力;
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成本上升等。
3. 分析底特律产业转型的优势与劣势,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
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达,汽车工业基础好,有资源禀赋优势等。
劣势:
严重依赖汽车产业,产业结构单一;
产品创新不足,技术竞争力下降;
人口大量外迁,高素质人力资源不足等。
实施路径:
对汽车产业进行重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
吸引高科技和创新人才,加强技术创新水平;
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多元化发展等。
案例:
产业更新: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知 识 拓 展
产业结构优化
1、定义:某区域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逐步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发展,或表述为: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和阶段。
⑴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产值不断增大。
⑵第二产业比重一般是先上升,后下降,但由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综合影响,城市化水平一直在提高。
①初期(第一产业为主导转向第二产业为主导 ):发展轻工业或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加工业,或污染严重的化工业,目的:积累资金;
②中期:发展重工业或资金密集型工业,目的:加强基础工业建设,提高科技水平。
产业结构优化
⑵第二产业比重一般是先上升,后下降,但由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综合影响,城市化水平一直在提高。
③后期: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高新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原来的工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⑶第三产业在各个阶段比重都一直上升,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更高。
2、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要看其是否经历了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以第三产业主导转变。
边境城市、旅游城市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与其所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符。
板书设计
产业转型地区的
结构优化
产业转型的含义
产业转型路径选择
休斯敦的产业转型
产业转型影响因素
休斯敦发展概括
休斯敦单一经济结构弊端
休斯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
传统产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