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1 10:39:4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同步训练
一、基础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内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______军匠们,叫他们故意______,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______。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A.告诉 迟延 完整 B.通知 迟延 充分
C.吩咐 迟延 齐全 D.吩咐 拖延 齐全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腮帮子(sāi) 河蚌(bànɡ) 浸寒漪(qí)
B.抡起(lún) 丞相(chénɡ) 深山坞(wù)
C.矜持(jīn) 思忖(cùn) 金镯子(zhuó)
D.羌笛(qiānɡ) 杜撰(zhuàn) 拖男挈女(qiè)
3.你读过《三国演义》吗?请写出下列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七步成诗——(   )
对酒当歌——(   )
乐不思蜀——(   )
单刀赴会——(   )
三顾茅庐——(   )
刮目相看——(   )
4.按课文内容填空。
《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   》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变的。课文写   由于嫉妒   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   支箭,以此来   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   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   ,表现了诸葛亮   ,才智过人。
5.“草船借箭”这个题目的题眼是哪个字?围绕“借”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
当然 忽然 仍然 果然 必然
(1)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误了大事。”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不提借船的事。
(4)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   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7.按要求改写句子。
(1)羊把果树给啃了。(改为“被”字句)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为陈述句)
(3)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仿写一个句子)
(4)拉骆驼的说:“我们从门头沟来,我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改为转述句)
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仔细读这几句话,揣摩这几句话中的“潜台词”,填在句子后面的横线上。
(2)根据下面的情境,写出人物带有“潜台词”的语言。
姐姐洗碗时,摔碎了一个碗,弟弟跑去向妈妈告状。妈妈看着从来不洗碗的弟弟说:“   ”弟弟一时语塞。
二、阅读理解
阅读题。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事已经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9.“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长篇小说(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10.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通过诸葛亮的“笑”和语言,可以感受到(  )
A.诸葛亮自高自大,不把曹操放在眼里。
B.诸葛亮了解曹操的性格特点,所以胸有成竹、泰然自若。
C.诸葛亮怕完不成造箭任务,所以借酒消愁,强颜欢笑。
11.“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诸葛亮这样做的原因是(  )
A.防止军士们被箭射到。
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
C.使船两面受箭,而且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时间。
12.“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是点明当时的天气情况,没有特殊作用。
B.大雾漫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出兵,只得射箭,这是成功借箭的重要条件。所以环境描写为下文做好了铺垫。
C.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大雾天气,使借箭妙计得以实施。
13.曹操下令“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这表现了他(  )的性格特点。
A.胆小怕事 B.谨慎多疑 C.足智多谋
14.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①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②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③他洞察人心,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曹操生性多疑。
④诸葛亮能掐会算,因为他是神仙。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知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茅塞顿开:   
②诚心诚意:   
(2)“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
(4)第三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什么?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写作
16.习作。
题目:《 》读后感
要求:选择自己最近读过的书籍或文章,先简要介绍其中的内容,再结合感触最深的部分谈一谈,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者引用原文中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句。注意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45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我得______军匠们”这句应填“吩咐”,是指口头命令的意思;“叫他们故意______”这句应该填“迟延”,指拖延、推迟的意思;“不给他准备______”这句中应该填“齐全”。是齐备、周全的意思。结合词语的意思和句子表达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2.【答案】D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A项中“浸寒漪(qí)”应读yī ;
B项中“抡起(lún)”应读lūn;
C项中“思忖(cùn)”应读cǔn;
D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3.【答案】曹植;曹操;刘禅;关羽;刘备;吕蒙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四大名著经典人物情节的掌握程度。
“七步成诗”主要讲了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七步成诗”。后来,曹丕没杀曹植。
乐不思蜀: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
对酒当歌: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关羽投奔刘备,因失去关羽而做的伤感追怀之歌是《短歌行》。“对酒当歌”出自《短歌行》。
单刀赴会:出自《三国演义》,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鲁肃的宴会。
三顾茅庐:刘备与关羽、张飞前去三次拜访诸葛亮,恳求诸葛亮出山相助。
刮目相看:东吴吕蒙由于家境贫寒,受到孙权启发,努力读书,知识领域不断扩大,当鲁肃再次见到他的时候,发现他的学识和谋略大有长进,便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答案:曹植、曹操、刘禅、关羽、刘备、吕蒙。
【点评】学习名著时,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等,还要注意积累一些故事情节,甚至是一些细节。
4.【答案】三国演义;周瑜;诸葛亮;十万;陷害;妙计;暗算;有胆有识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要注意“诸、葛、陷、妙”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5.【答案】故事结构严谨,以“借”为线索。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理解文题(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题目)一定要着眼于全篇,对一些含有比喻、象征性意味的题目,要透过字面把握它内在的含义。故事结构严谨,以“借”为线索。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课题的理解能力。
6.【答案】(1)必然
(2)仍然
(3)果然
(4)忽然
【知识点】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首先理解词意,区别近义词,当然:应该如此。忽然:来得迅速、出乎意料。仍然:照旧不变。果然:真的如此 。 必然: 必定如此。再根据句子的意思选词填空。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区别,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根据句子的意思—一对号入座。
7.【答案】(1)果树被羊给啃了。
(2)蜻蜓飞得那么快,追不上。
(3)路边的花都在向路人招手。
(4)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这句改写时应该把“果树”放在“被”前面,后面跟上“羊给啃了”。
(2)这句改写时应该把“哪里会”改写成“不会”,把问号改写成句号。
(3)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当作人来写,作答时应该借鉴这种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4)这句改写时,应该把“我们”改写成“他们”,把冒号、引号改写成逗号。
故答案为:(1)果树被羊给啃了。(2)蜻蜓飞得那么快,追不上。(3)路边的花都在向路人招手。(4)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8.【答案】(1)我要借这个机会难为一下诸葛亮,如果完不成,就可以定他的罪。
(2)我相信你永远都不会打碎碗!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这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要借“造箭”的事迫害诸葛亮,这是周瑜对诸葛亮说的话,这是周瑜可能在想,只要诸葛亮接受了这个任务,完不成的话,我就可以好好惩办他了。
(2)结合题目内容,弟弟向妈妈告状说姐姐摔碎了碗,妈妈一定会委婉的批评弟弟从来不洗碗,只会告状。结合这个意思,可以进行准确作答。
故答案为:(1)我要借这个机会难为一下诸葛亮,如果完不成,就可以定他的罪。(2)我相信你永远都不会打碎碗!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9.C
10.B
11.C
12.A
13.B
14.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2)(3)(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5)(6)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9.考查了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和历史典故,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三个国家之间交战的故事,作者是罗贯中。
故答案为:C。
10.从“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 “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面对这样复杂的天气形式,诸葛亮只带着不多的兵士,驾驶着几条摆满草桩的大船,就敢靠近曹军的大营,诸葛亮却谈笑风生,镇定自若,表现了他胸有成竹、泰然自若的性格特点。
故答案为:B。
11.从“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可知,“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可知,诸葛亮这样做是为了让船上的草把子能更好地“接受”曹军射来的箭,便于箭满之后迅速顺风顺水返回,免得曹操在发现中计之后派兵追来。
故答案为:C。
12.江面上大雾漫天,这是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重要的天气原因,如果不是这样,曹操不会上当,一定会派兵与诸葛亮交战,诸葛亮不敢靠近曹营,更不会获得草船借箭的成功。根据这样的分析,可以知道A项是不正确的。
故答案为:A。
13.面对夜半三更,诸葛亮几条大船的突然“造访”,曹操非常谨慎,也不知道诸葛亮的虚实,但是他是个很多疑的人,认为诸葛亮一定在耍什么阴谋,因此在情况不明时他下令兵士们坚守不出,只管用箭射向对方。
故答案为:B。
14.诸葛亮对时间和天气状况的准确把握;对草船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便于全面受箭;他了解周瑜、曹操和鲁肃的性格特点,知道怎样利用人的性格特点,实现草船借箭的目标;这些都是草船借箭成功的关键,也说明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这些源于他丰富学识和对事物的用心观察,积极思考,他不是神仙;
故答案为: 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15.【答案】(1)形容经过启发诱导,突然明白了,一下子醒悟过来。;真心实意。形容十分真诚。
(2)如鱼得水
(3)从刘备的动作(轻轻敲、等候、快步走进等)、神态(恭恭敬敬),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
(4)写出了诸葛亮居住环境的优雅;衬托诸葛亮是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5)起因:刘备邀请诸葛亮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拜访两次都没有见着。
经过:刘备第三次去拜访,离诸葛亮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家又等了几个时辰才同诸葛亮见上面,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刘备茅塞顿开。
结果:刘备有了诸葛亮,如鱼得水。
【知识点】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①茅塞顿开:形容经过启发诱导,突然明白了,一下子醒悟过来。②诚心诚意:真心实意。形容十分真诚。(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如鱼得水。(3)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4)考查景物描写及其作用。第三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诸葛亮居住环境的优雅;衬托诸葛亮是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5)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可。
【点评】(1)本题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义。(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4)此题考查景物描写及其作用。(5)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16.【答案】略
【知识点】其他
【解析】【分析】读后感的基本思路:①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②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③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④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点评】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同步训练
一、基础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内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______军匠们,叫他们故意______,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______。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A.告诉 迟延 完整 B.通知 迟延 充分
C.吩咐 迟延 齐全 D.吩咐 拖延 齐全
【答案】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我得______军匠们”这句应填“吩咐”,是指口头命令的意思;“叫他们故意______”这句应该填“迟延”,指拖延、推迟的意思;“不给他准备______”这句中应该填“齐全”。是齐备、周全的意思。结合词语的意思和句子表达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腮帮子(sāi) 河蚌(bànɡ) 浸寒漪(qí)
B.抡起(lún) 丞相(chénɡ) 深山坞(wù)
C.矜持(jīn) 思忖(cùn) 金镯子(zhuó)
D.羌笛(qiānɡ) 杜撰(zhuàn) 拖男挈女(qiè)
【答案】D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A项中“浸寒漪(qí)”应读yī ;
B项中“抡起(lún)”应读lūn;
C项中“思忖(cùn)”应读cǔn;
D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3.你读过《三国演义》吗?请写出下列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七步成诗——(   )
对酒当歌——(   )
乐不思蜀——(   )
单刀赴会——(   )
三顾茅庐——(   )
刮目相看——(   )
【答案】曹植;曹操;刘禅;关羽;刘备;吕蒙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四大名著经典人物情节的掌握程度。
“七步成诗”主要讲了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七步成诗”。后来,曹丕没杀曹植。
乐不思蜀: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
对酒当歌: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关羽投奔刘备,因失去关羽而做的伤感追怀之歌是《短歌行》。“对酒当歌”出自《短歌行》。
单刀赴会:出自《三国演义》,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鲁肃的宴会。
三顾茅庐:刘备与关羽、张飞前去三次拜访诸葛亮,恳求诸葛亮出山相助。
刮目相看:东吴吕蒙由于家境贫寒,受到孙权启发,努力读书,知识领域不断扩大,当鲁肃再次见到他的时候,发现他的学识和谋略大有长进,便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答案:曹植、曹操、刘禅、关羽、刘备、吕蒙。
【点评】学习名著时,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等,还要注意积累一些故事情节,甚至是一些细节。
4.按课文内容填空。
《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   》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变的。课文写   由于嫉妒   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   支箭,以此来   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   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   ,表现了诸葛亮   ,才智过人。
【答案】三国演义;周瑜;诸葛亮;十万;陷害;妙计;暗算;有胆有识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要注意“诸、葛、陷、妙”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5.“草船借箭”这个题目的题眼是哪个字?围绕“借”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答案】故事结构严谨,以“借”为线索。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理解文题(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题目)一定要着眼于全篇,对一些含有比喻、象征性意味的题目,要透过字面把握它内在的含义。故事结构严谨,以“借”为线索。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课题的理解能力。
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
当然 忽然 仍然 果然 必然
(1)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误了大事。”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不提借船的事。
(4)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   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答案】(1)必然
(2)仍然
(3)果然
(4)忽然
【知识点】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首先理解词意,区别近义词,当然:应该如此。忽然:来得迅速、出乎意料。仍然:照旧不变。果然:真的如此 。 必然: 必定如此。再根据句子的意思选词填空。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区别,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根据句子的意思—一对号入座。
7.按要求改写句子。
(1)羊把果树给啃了。(改为“被”字句)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为陈述句)
(3)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仿写一个句子)
(4)拉骆驼的说:“我们从门头沟来,我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改为转述句)
【答案】(1)果树被羊给啃了。
(2)蜻蜓飞得那么快,追不上。
(3)路边的花都在向路人招手。
(4)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这句改写时应该把“果树”放在“被”前面,后面跟上“羊给啃了”。
(2)这句改写时应该把“哪里会”改写成“不会”,把问号改写成句号。
(3)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当作人来写,作答时应该借鉴这种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4)这句改写时,应该把“我们”改写成“他们”,把冒号、引号改写成逗号。
故答案为:(1)果树被羊给啃了。(2)蜻蜓飞得那么快,追不上。(3)路边的花都在向路人招手。(4)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仔细读这几句话,揣摩这几句话中的“潜台词”,填在句子后面的横线上。
(2)根据下面的情境,写出人物带有“潜台词”的语言。
姐姐洗碗时,摔碎了一个碗,弟弟跑去向妈妈告状。妈妈看着从来不洗碗的弟弟说:“   ”弟弟一时语塞。
【答案】(1)我要借这个机会难为一下诸葛亮,如果完不成,就可以定他的罪。
(2)我相信你永远都不会打碎碗!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这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要借“造箭”的事迫害诸葛亮,这是周瑜对诸葛亮说的话,这是周瑜可能在想,只要诸葛亮接受了这个任务,完不成的话,我就可以好好惩办他了。
(2)结合题目内容,弟弟向妈妈告状说姐姐摔碎了碗,妈妈一定会委婉的批评弟弟从来不洗碗,只会告状。结合这个意思,可以进行准确作答。
故答案为:(1)我要借这个机会难为一下诸葛亮,如果完不成,就可以定他的罪。(2)我相信你永远都不会打碎碗!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阅读理解
阅读题。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事已经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9.“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长篇小说(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10.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通过诸葛亮的“笑”和语言,可以感受到(  )
A.诸葛亮自高自大,不把曹操放在眼里。
B.诸葛亮了解曹操的性格特点,所以胸有成竹、泰然自若。
C.诸葛亮怕完不成造箭任务,所以借酒消愁,强颜欢笑。
11.“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诸葛亮这样做的原因是(  )
A.防止军士们被箭射到。
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
C.使船两面受箭,而且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时间。
12.“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是点明当时的天气情况,没有特殊作用。
B.大雾漫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出兵,只得射箭,这是成功借箭的重要条件。所以环境描写为下文做好了铺垫。
C.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大雾天气,使借箭妙计得以实施。
13.曹操下令“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这表现了他(  )的性格特点。
A.胆小怕事 B.谨慎多疑 C.足智多谋
14.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①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②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③他洞察人心,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曹操生性多疑。
④诸葛亮能掐会算,因为他是神仙。
【答案】9.C
10.B
11.C
12.A
13.B
14.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2)(3)(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5)(6)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9.考查了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和历史典故,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三个国家之间交战的故事,作者是罗贯中。
故答案为:C。
10.从“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 “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面对这样复杂的天气形式,诸葛亮只带着不多的兵士,驾驶着几条摆满草桩的大船,就敢靠近曹军的大营,诸葛亮却谈笑风生,镇定自若,表现了他胸有成竹、泰然自若的性格特点。
故答案为:B。
11.从“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可知,“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可知,诸葛亮这样做是为了让船上的草把子能更好地“接受”曹军射来的箭,便于箭满之后迅速顺风顺水返回,免得曹操在发现中计之后派兵追来。
故答案为:C。
12.江面上大雾漫天,这是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重要的天气原因,如果不是这样,曹操不会上当,一定会派兵与诸葛亮交战,诸葛亮不敢靠近曹营,更不会获得草船借箭的成功。根据这样的分析,可以知道A项是不正确的。
故答案为:A。
13.面对夜半三更,诸葛亮几条大船的突然“造访”,曹操非常谨慎,也不知道诸葛亮的虚实,但是他是个很多疑的人,认为诸葛亮一定在耍什么阴谋,因此在情况不明时他下令兵士们坚守不出,只管用箭射向对方。
故答案为:B。
14.诸葛亮对时间和天气状况的准确把握;对草船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便于全面受箭;他了解周瑜、曹操和鲁肃的性格特点,知道怎样利用人的性格特点,实现草船借箭的目标;这些都是草船借箭成功的关键,也说明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这些源于他丰富学识和对事物的用心观察,积极思考,他不是神仙;
故答案为: 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知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茅塞顿开:   
②诚心诚意:   
(2)“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
(4)第三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什么?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答案】(1)形容经过启发诱导,突然明白了,一下子醒悟过来。;真心实意。形容十分真诚。
(2)如鱼得水
(3)从刘备的动作(轻轻敲、等候、快步走进等)、神态(恭恭敬敬),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
(4)写出了诸葛亮居住环境的优雅;衬托诸葛亮是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5)起因:刘备邀请诸葛亮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拜访两次都没有见着。
经过:刘备第三次去拜访,离诸葛亮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家又等了几个时辰才同诸葛亮见上面,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刘备茅塞顿开。
结果:刘备有了诸葛亮,如鱼得水。
【知识点】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①茅塞顿开:形容经过启发诱导,突然明白了,一下子醒悟过来。②诚心诚意:真心实意。形容十分真诚。(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如鱼得水。(3)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4)考查景物描写及其作用。第三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诸葛亮居住环境的优雅;衬托诸葛亮是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5)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可。
【点评】(1)本题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义。(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4)此题考查景物描写及其作用。(5)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三、写作
16.习作。
题目:《 》读后感
要求:选择自己最近读过的书籍或文章,先简要介绍其中的内容,再结合感触最深的部分谈一谈,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者引用原文中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句。注意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450字左右。
【答案】略
【知识点】其他
【解析】【分析】读后感的基本思路:①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②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③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④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点评】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