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专项训练——按课文内容填空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句子积累。
(1)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寒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明了这一点。
(2) 传说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能会面。《迢迢牵牛星》写两人虽然只隔着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夜望月》中委婉的表达作者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这样类似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马上要上初中了,他想用《长歌行》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座右铭,时刻告诫自己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以免长大了后悔。我还知道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三首古诗都是关于传统节日的,我还知道关于传统节日的其它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完成填空。
(1)传统节日习俗众多,详略得当的描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老舍先生描写北京的春节,重点描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__________、正月初一、__________这几天的民风民俗,其他日子则略写;《腊八粥》一文,主要叙述了等粥和喝粥这两件事,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
(2)阅读古诗,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古诗《寒食》中介绍寒食节禁火的诗句是:“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夜望月》中描写中秋节望月怀远的传统习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古人还有许多描写中国传统佳节习俗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牛郎织女隔水相望却不得相见的诗句是:“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长歌行》中劝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这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我还能写两句关于佳节思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古诗中有很多劝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的句子,如《长歌行》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颜真卿《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首方悔读书迟。”
(3)传说,藏戏的开山鼻祖是________________。
(4)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北京的春节》是按______顺序写的。作者在整体介绍春习俗的同时,重点写了腊八、______、正月初一、______这几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藏戏的开山鼻祖是____________。
3.______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学常识积累。
1.老舍,原名____________,字________,新中国第一位获得“_____________”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沈从文,字____________,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撰写出版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小说。
6.日积月累。
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这是唐代诗人________写的《________》,诗歌描写的是________(填中国传统节日)。
2.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从民族戏剧来讲,有藏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从民俗寓意来讲,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的时候倒贴福字,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器物上雕刻蝙蝠和桃子,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这句标语是用在________的,我们还可以为其写这样的广告词:_______________。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按照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介绍了北京春节的各种习俗,北京的春节从_________________一直持续到_________________才算结束。
(2)《腊八粥》一文讲述了腊八那天_____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_________________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
(3)《藏戏》一文开头一连用了句式相似的三个问句,这种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问句在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8.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3)河汉清且浅,_________________。
(4)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____?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
9.积累填空。
1.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
(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一文是按照_________顺序写的,其中详写的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写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腊八粥》的作者是________,本文运用详略得当的写法,详写主人公______急切地_________粥的情景,略写了全家人幸福地_________粥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的传统习俗。
(3)《藏戏》一文详写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两部分。从文中可知,藏戏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特点。
10.古诗句大观园。(按平时的积累填空)
1.寒食节气游古都西安,看到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时,我们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韩翃的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我们一家人坐在葡萄架下,仰望天上分隔两地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天河水清而且浅,两岸相距得也并不遥远,却无人给他们搭上一座小桥让二人相会,虽然“_______________”,他们却只能“_______________”,真是令人叹惋!
3.八月十五的夜晚,出差在外的爸爸抬头望着窗外皎洁的明月,低头看着街上形形色色的旅人,不由得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
二、选择题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写的,他的作品还有《猫》和《草原》。
B.沈从文是我国著名作家,他写过小说《边城》。
C.《寒食》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韩翃。
D.舒乙是老舍先生的儿子,他也写过《北京的春节》。
12.下面诗句与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无关的一项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B.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以“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其中,详写了腊八、除夕、初一、元宵这四天人们的活动。
B.《腊八粥》通过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八儿的嘴馋。
C.《寒食》是一首讽刺诗,说明了当时朝廷的腐败,体现出了诗人对朝廷的忧心忡忡。
D.《迢迢牵牛星》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来衬托人间夫妇的团圆美满。
14.对下列诗句描写的节日判断有误的是( )
A.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节)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节)
C.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清明节)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夕夜不仅要吃饺子,还要吃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
B.“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都是民间俗语。
C.藏戏中的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D.《北京的春节》一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北京地区过春节的独特习俗,详略得当
参考答案:
1.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2. 除夕 正月十五 等粥 轻烟散入五侯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脉脉不得语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 今夜月明人尽望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黑发不知勤学早 唐东杰布 轻烟散入五侯家
4. 时间 除夕 正月十五 唐东杰布 迢迢 皎皎河汉女 纤纤 素手 札札弄机杼
5. 舒庆春 舍予 人民艺术家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崇文 长河 边城
6.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秋节 越剧 京剧 豫剧 福气已到 福寿双全 图书馆 有了喧哗,自己无法静心;有了打闹,别人无法凝思。
7. 时间 腊月初旬 正月十九 八儿 猜想 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排比 引起下文
8. 轻烟散入五侯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 相去复几许 何时复西归 老大徒伤悲
9. 轻烟散入五侯家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时间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正月初六 正月十九 沈从文 八儿 等
吃##喝
腊八节
藏戏由来 面具特点 戴着面具演出 演出时没有舞台 演出时间长
10.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1.C
12.D
13.D
14.C
15.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