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923学年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2-2923学年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3 09:52:2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923学年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步训练
一、基础运用
1.根据拼音写一写。
xiǎnɡ niàn     shuǐ jǐnɡ     jiā xiānɡ     sì miàn bā fānɡ     wànɡ jì    
yǐ   后,jiānɡ   边再也méi   人zhù   了,人们都离开了。
zhǔ   人被jiào   走了,不在家chī   饭了。
【答案】想念;水井;家乡;四面八方;忘记;以;江;没;住;主;叫;吃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想念”都是心字底,上下结构;“水井”的“井”第一笔是撇,书写注意笔顺;“家乡”的“家”是宝盖头,上下结构;“四面八方”的“面”与“而”区分开。“忘记”的“忘”是心字底,上下结构。“以后”的“以”是左右结构;“江边”的“江”是三点水,左右结构;“没人”的“没”是三点水,左右结构;“住”是单人旁;“主人”的“主”是单一结构;“叫走”的“叫”是口字旁,左右结构;“吃”是口字旁,右边是“乞”。
故答案为:想念;水井;家乡;四面八方;忘记;以;江;没;住;主;叫;吃;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战士(shì sì)    乡亲(qīn qīnɡ)   
主席(zhǔ zǔ)    乡村(cūn chūn)   
【答案】shì;qīn;zhǔ;cūn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战士”的“战”读翘舌音shì,不要读成平舌音“sì”。“乡亲”的“亲”读前鼻音qīn ,不要读成后鼻音“qīnɡ”。“主席”的“主”读翘舌音,zhǔ,不要读成平舌音“zǔ”。“乡村”的“村”读平舌音cūn ,不要读成翘舌音“chūn”。
故答案为:shì、qīn、zhǔ、cūn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比一比,再组词。
北    广    走    京    会   
比    厂    定    就    云   
【答案】北京;广大;走开;北京;开会;比较;工厂;一定;就是;白云
【知识点】字形;词形
【解析】【分析】“北”左边是“竖 横 提”,左右结构,可组“北边”;“比”左边是“横 竖提”,可组“比较”;“广”第一笔是点,可组“广大”;“厂”上面没有点;“走”是独体字,可组“行走”;“定”是宝盖头,上下结构,可组“一定”;“京”是上下结构,可组“北京”;“就”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京”,可组“就是”;“会”上面是人字头,下面是“云”,可组“开会”;“云”是上下结构,可组“白云”。结合对汉字字形的区分,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北京;广大;走开;北京;开会;比较;工厂;一定;就是;白云;
【点评】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区别和组词能力。作答时要对形近字进行正确区分,从读音和意义上分清楚,然后结合对字的理解和认识进行组词运用,组词要选择常用词,把词语写正确。
4.选一选。
①时刻 ②立刻 ③带领 ④带动
(1)上课铃响了,我们   走进教室。
(2)吃水不忘挖井人,   想念毛主席。
(3)老师   大家去山上植树。
(4)她的发言   了大家,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
【答案】(1)②
(2)①
(3)③
(4)④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1)这句中结合“上课铃响了”,后面应该用“立刻”,表示“马上”的意思;
(2)这句中应填“时刻”,表示经常会“想起毛主席”的意思;
(3)“老师1大家去山上植树”这句中应填“带领”是“率领”的意思;
(4)“她的发言1了大家”这句中结合后面的“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应该填“带动”,指起引导、带头并使之前进的作用。结合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1)②;(2)①;(3)③;(4)④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5.选择。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对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不忘挖井人”的是沙洲坝人民。
B.这句话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
C.这句话赞美了毛主席饮水思源的良好品质。
【答案】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句话意思是沙洲坝的人们在从井中取水的时候,会想到当年毛主席带领乡亲们打水井的故事,心中会经常想念毛主席,充满对毛主席的怀念。阅读各项,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课文内容背诵和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课文的学习掌握进行正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6.乡亲们之所以想念毛主席,是因为(  )
A.毛主席是伟大的领袖。
B.毛主席关心百姓的疾苦,为乡亲们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
【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短文内容,因为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了一口井,解决了村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的问题。所以,乡亲们时时想念毛主席。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内容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7.照样子,写句子。
①例:妈妈把我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我的衣服被妈妈洗得干干净净。
爸爸把千人糕放在桌子上。
②例:雪山上盛开着雪莲。
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小鸟在树枝上叫。
【答案】千人糕被爸爸放在桌子上。
小鸟在高高的树枝上叫。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
【解析】【分析】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
【点评】仿写答案丰富多彩,要做到原文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二、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8.毛主席为什么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原因。
9.井旁边的石碑是(  )立的。
A.毛主席
B.乡亲们
C.毛主席、战士和乡亲们
10.乡亲们“时刻想念毛主席”的原因是(  )。
A.毛主席在村子里住过
B.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吃水难的问题
C.毛主席是一个非常亲切的人
【答案】8.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9.B
10.B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8.结合文中句子“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所以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结合重点句子,进行准确作答。
故答案为: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9.结合“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可以知道“石碑”是“乡亲们”立的。
故答案为:B。
10.结合短文内容,因为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了一口井,解决了村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的问题。所以,乡亲们时时想念毛主席。
故答案为:B。
课外阅读。
要好好学字
1939年春天,毛主席在延安遇到了两个小八路。他们一个叫安定宝,15岁,个子高一点;一个叫刘长贵,才14岁,个子矮一点。
毛主席高兴地问他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他俩马上回答:“知道,您是毛主席。”毛主席说:“我是毛泽东。”说着就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毛主席对他们说:“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啊!”
两个小八路听了连连点头。
1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刻——    快乐——   
12.短文写了毛主席教   学字的故事。
13.选一选。(填序号)
高个子的小八路叫(   )。
矮个子的小八路叫(   )。
毛主席的名字是(   )。
A.刘长贵 B.安定宝 C.毛泽东
14.毛主席“弯下腰”的原因是(  )。
A.想写字给小八路看
B.想拍拍小八路的肩膀
C.想摸一摸小八路
15.读完短文后,你喜欢谁呢?为什么?请写一写。
【答案】11.马上;高兴
12.两个小八路
13.B;A;C
14.A
15.我喜欢两个小八路。因为他们很认真。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立刻: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马上。依据意思,结合意境近义词是马上。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依据意思,结合意境近义词是高兴。
12.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短文写了毛主席教两个小八路学字的故事。
13.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高个子的小八路叫安定宝。矮个子的小八路叫刘长贵。毛主席的名字是毛泽东。
1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由第2自然段可知,毛主席“弯下腰”的原因是想写字给小八路看。
15.解答此题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如:我喜欢两个小八路。因为他们很认真。
三、语言表达
16.简答题。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毛主席的故事,请给同学们讲一讲。
【答案】1943年10月26日,毛泽东在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彭德怀、邓发、张闻天、彭真等陪同下,到南泥湾视察。
为了给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送行,三五九旅用自产的粮食作物精心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他们选了两只自养的鸡,在山里采来香草,熬出带香味的水。用带草香味的水煮熟了两只鸡,在木炭火上烤好,做出了两只烧鸡。两只烧鸡颜色金黄,香味扑鼻,成为餐桌上最醒目的一道菜。毛泽东看着烧鸡问王震:“战士们能吃上烧鸡吗?”王震回答:“战士们一周可以吃上两次猪肉,每次人均四两。一个月可以吃上一次鸡肉和羊肉,人均半斤。过年过节,猪肉、羊肉、鸡肉管饱。”毛泽东高兴地说:“这就好。只有战士们能吃上肉,我才有资格吃这烧鸡。”在当时食物奇缺年代,毛泽东和朱德也难得品尝到这样的美味,很快两只烧鸡只剩下骨架。用餐完毕,毛泽东问餐厅工作人员:“这鸡骨怎么办?”餐厅工作人员回答:“只能扔掉了。”毛泽东一听连说:“太可惜了,太可惜了。”餐厅工作人员看着毛泽东眨巴眨巴眼睛,不知所措。毛泽东用手拉开上衣口袋,餐厅工作人员赶忙把两副鸡骨架装了进去。毛泽东走出餐厅,随行人员马上给毛泽东照了一张照片,上衣口袋鼓鼓囊囊的。传说毛泽东回到延安后,将鸡骨架熬了两次鸡汤。
后来流传下来这样一个故事,三五九旅用南泥湾山里的香草制作而成的烧鸡,毛泽东吃了赞不绝口,连剩下的鸡骨架都装在口袋里带走了。人们就给这种烧鸡起了个美名,叫“口袋烧鸡”。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理解,可以写一写自己知道的毛主席的故事,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作答时要注意文明礼貌,态度要真诚、恳切。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923学年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步训练
一、基础运用
1.根据拼音写一写。
xiǎnɡ niàn     shuǐ jǐnɡ     jiā xiānɡ     sì miàn bā fānɡ     wànɡ jì    
yǐ   后,jiānɡ   边再也méi   人zhù   了,人们都离开了。
zhǔ   人被jiào   走了,不在家chī   饭了。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战士(shì sì)    乡亲(qīn qīnɡ)   
主席(zhǔ zǔ)    乡村(cūn chūn)   
3.比一比,再组词。
北    广    走    京    会   
比    厂    定    就    云   
4.选一选。
①时刻 ②立刻 ③带领 ④带动
(1)上课铃响了,我们   走进教室。
(2)吃水不忘挖井人,   想念毛主席。
(3)老师   大家去山上植树。
(4)她的发言   了大家,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
5.选择。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对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不忘挖井人”的是沙洲坝人民。
B.这句话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
C.这句话赞美了毛主席饮水思源的良好品质。
6.乡亲们之所以想念毛主席,是因为(  )
A.毛主席是伟大的领袖。
B.毛主席关心百姓的疾苦,为乡亲们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
7.照样子,写句子。
①例:妈妈把我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我的衣服被妈妈洗得干干净净。
爸爸把千人糕放在桌子上。
②例:雪山上盛开着雪莲。
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小鸟在树枝上叫。
二、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8.毛主席为什么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原因。
9.井旁边的石碑是(  )立的。
A.毛主席
B.乡亲们
C.毛主席、战士和乡亲们
10.乡亲们“时刻想念毛主席”的原因是(  )。
A.毛主席在村子里住过
B.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吃水难的问题
C.毛主席是一个非常亲切的人
课外阅读。
要好好学字
1939年春天,毛主席在延安遇到了两个小八路。他们一个叫安定宝,15岁,个子高一点;一个叫刘长贵,才14岁,个子矮一点。
毛主席高兴地问他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他俩马上回答:“知道,您是毛主席。”毛主席说:“我是毛泽东。”说着就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毛主席对他们说:“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啊!”
两个小八路听了连连点头。
1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刻——    快乐——   
12.短文写了毛主席教   学字的故事。
13.选一选。(填序号)
高个子的小八路叫(   )。
矮个子的小八路叫(   )。
毛主席的名字是(   )。
A.刘长贵 B.安定宝 C.毛泽东
14.毛主席“弯下腰”的原因是(  )。
A.想写字给小八路看
B.想拍拍小八路的肩膀
C.想摸一摸小八路
15.读完短文后,你喜欢谁呢?为什么?请写一写。
三、语言表达
16.简答题。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毛主席的故事,请给同学们讲一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想念;水井;家乡;四面八方;忘记;以;江;没;住;主;叫;吃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想念”都是心字底,上下结构;“水井”的“井”第一笔是撇,书写注意笔顺;“家乡”的“家”是宝盖头,上下结构;“四面八方”的“面”与“而”区分开。“忘记”的“忘”是心字底,上下结构。“以后”的“以”是左右结构;“江边”的“江”是三点水,左右结构;“没人”的“没”是三点水,左右结构;“住”是单人旁;“主人”的“主”是单一结构;“叫走”的“叫”是口字旁,左右结构;“吃”是口字旁,右边是“乞”。
故答案为:想念;水井;家乡;四面八方;忘记;以;江;没;住;主;叫;吃;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2.【答案】shì;qīn;zhǔ;cūn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战士”的“战”读翘舌音shì,不要读成平舌音“sì”。“乡亲”的“亲”读前鼻音qīn ,不要读成后鼻音“qīnɡ”。“主席”的“主”读翘舌音,zhǔ,不要读成平舌音“zǔ”。“乡村”的“村”读平舌音cūn ,不要读成翘舌音“chūn”。
故答案为:shì、qīn、zhǔ、cūn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答案】北京;广大;走开;北京;开会;比较;工厂;一定;就是;白云
【知识点】字形;词形
【解析】【分析】“北”左边是“竖 横 提”,左右结构,可组“北边”;“比”左边是“横 竖提”,可组“比较”;“广”第一笔是点,可组“广大”;“厂”上面没有点;“走”是独体字,可组“行走”;“定”是宝盖头,上下结构,可组“一定”;“京”是上下结构,可组“北京”;“就”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京”,可组“就是”;“会”上面是人字头,下面是“云”,可组“开会”;“云”是上下结构,可组“白云”。结合对汉字字形的区分,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北京;广大;走开;北京;开会;比较;工厂;一定;就是;白云;
【点评】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区别和组词能力。作答时要对形近字进行正确区分,从读音和意义上分清楚,然后结合对字的理解和认识进行组词运用,组词要选择常用词,把词语写正确。
4.【答案】(1)②
(2)①
(3)③
(4)④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1)这句中结合“上课铃响了”,后面应该用“立刻”,表示“马上”的意思;
(2)这句中应填“时刻”,表示经常会“想起毛主席”的意思;
(3)“老师1大家去山上植树”这句中应填“带领”是“率领”的意思;
(4)“她的发言1了大家”这句中结合后面的“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应该填“带动”,指起引导、带头并使之前进的作用。结合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1)②;(2)①;(3)③;(4)④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5.【答案】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句话意思是沙洲坝的人们在从井中取水的时候,会想到当年毛主席带领乡亲们打水井的故事,心中会经常想念毛主席,充满对毛主席的怀念。阅读各项,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课文内容背诵和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课文的学习掌握进行正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6.【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短文内容,因为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了一口井,解决了村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的问题。所以,乡亲们时时想念毛主席。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内容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7.【答案】千人糕被爸爸放在桌子上。
小鸟在高高的树枝上叫。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
【解析】【分析】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
【点评】仿写答案丰富多彩,要做到原文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答案】8.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9.B
10.B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8.结合文中句子“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所以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结合重点句子,进行准确作答。
故答案为: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9.结合“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可以知道“石碑”是“乡亲们”立的。
故答案为:B。
10.结合短文内容,因为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了一口井,解决了村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的问题。所以,乡亲们时时想念毛主席。
故答案为:B。
【答案】11.马上;高兴
12.两个小八路
13.B;A;C
14.A
15.我喜欢两个小八路。因为他们很认真。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立刻: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马上。依据意思,结合意境近义词是马上。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依据意思,结合意境近义词是高兴。
12.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短文写了毛主席教两个小八路学字的故事。
13.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高个子的小八路叫安定宝。矮个子的小八路叫刘长贵。毛主席的名字是毛泽东。
1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由第2自然段可知,毛主席“弯下腰”的原因是想写字给小八路看。
15.解答此题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如:我喜欢两个小八路。因为他们很认真。
16.【答案】1943年10月26日,毛泽东在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彭德怀、邓发、张闻天、彭真等陪同下,到南泥湾视察。
为了给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送行,三五九旅用自产的粮食作物精心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他们选了两只自养的鸡,在山里采来香草,熬出带香味的水。用带草香味的水煮熟了两只鸡,在木炭火上烤好,做出了两只烧鸡。两只烧鸡颜色金黄,香味扑鼻,成为餐桌上最醒目的一道菜。毛泽东看着烧鸡问王震:“战士们能吃上烧鸡吗?”王震回答:“战士们一周可以吃上两次猪肉,每次人均四两。一个月可以吃上一次鸡肉和羊肉,人均半斤。过年过节,猪肉、羊肉、鸡肉管饱。”毛泽东高兴地说:“这就好。只有战士们能吃上肉,我才有资格吃这烧鸡。”在当时食物奇缺年代,毛泽东和朱德也难得品尝到这样的美味,很快两只烧鸡只剩下骨架。用餐完毕,毛泽东问餐厅工作人员:“这鸡骨怎么办?”餐厅工作人员回答:“只能扔掉了。”毛泽东一听连说:“太可惜了,太可惜了。”餐厅工作人员看着毛泽东眨巴眨巴眼睛,不知所措。毛泽东用手拉开上衣口袋,餐厅工作人员赶忙把两副鸡骨架装了进去。毛泽东走出餐厅,随行人员马上给毛泽东照了一张照片,上衣口袋鼓鼓囊囊的。传说毛泽东回到延安后,将鸡骨架熬了两次鸡汤。
后来流传下来这样一个故事,三五九旅用南泥湾山里的香草制作而成的烧鸡,毛泽东吃了赞不绝口,连剩下的鸡骨架都装在口袋里带走了。人们就给这种烧鸡起了个美名,叫“口袋烧鸡”。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理解,可以写一写自己知道的毛主席的故事,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作答时要注意文明礼貌,态度要真诚、恳切。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