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慈母情深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慈母情深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3 12:36:0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18.慈母情深
教学内容
部编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6—79页。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和理解“鼻子一酸”、“龟裂”、“震耳欲聋”等词语,通过抓关键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等细节描写的理解,借助有感情朗读、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和资料补充等方法,初步感受反复的手法,体会慈母情深。
3.仿照课文,尝试运用细节描写或者反复的手法写写自己“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
教学重点
通过描写母亲工作环境、外貌、神态、动作等细节的重点句,体会母爱之深。
教学难点
通过对重点句解读,明白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
教学准备
学习任务单、有关母爱主题的文章、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擦亮题眼“深”
师:上节课,我们走近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作家梁晓声笔下的《慈母情深》。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课题中有一个字很特别,注意这个“深”字再读一遍。看见这个“深”字,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预设:慈母的情到底深在哪里?
应对预设:问题是通往文章的钥匙,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用一节课来回答,先不着急。
二、找出“鼻子一酸”的场景,体会“慈母情深”。
请问:鼻子一酸是什么感觉?
预设1:想哭。预设2:难过。预设3:伤心。
师:咦,不对呀,母亲给了我买书的钱,我应该怎么样啊?生:高兴!
师:而我却“鼻子一酸”,为什么呢?
师:同学们,这个“鼻子一酸”不简单,别有风味,请大家打开课文,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场景令我鼻子一酸?请在这些句子下面画上波浪线。
(板书:场景)
(教师巡回观察学生勾画的情况。)
(一)走进母亲的工作环境,聚焦“震耳欲聋”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汇报。
PPT出示句子: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刚刚老师在巡视时候,发现有位同学画的一个句子很特别,来听听她的发现。
PPT出示句子: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你为什么画出这一句写母亲工作环境的句子?
还有谁对她刚刚的回答有补充?请你点一位同学帮你回答。
预设1:体现了母亲工作环境十分恶劣。
预设2:因为环境恶劣,所以我才鼻子一酸。
全班一起读这一句话: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如果你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烦躁。
生:心烦意乱。
师:把你们的感受送到字里行间里去。读!
全班一起读这一句话: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只是今天这一刻吗?昨天母亲是在怎样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呢?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明天母亲是在怎样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呢?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去年母亲是在怎样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呢?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设想,明年、后年、再后年,每一年,母亲又将在怎样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呢?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无论是夏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母亲是在怎样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呢?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同学们,请打开书本第77页,观察一下课文插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戴着口罩的母亲在弯着腰工作。
生:我看到了还有很多女人也和母亲一样在辛苦地工作。
生:我看到了电灯泡,周围的环境很拥挤。
师:孩子们,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你心里有什么滋味?
生:难受;心酸;感动……
师:这是一份酸楚的感动。这么多复杂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我的鼻子怎么能不酸呢?为了表达“慈母情深”,这些句子能少吗?继续找,还有哪些句子让你“鼻子一酸”?
(二)走近母亲的工作状态,感受“慈母情深”
我们继续交流,令我鼻子一酸的场景还有哪些?
PPT出示: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对比、替换法感知这样写的好处)闭上眼睛,老师朗读,体味情感。
师:这句话有什么特别的吗?
生:里面连续用了三个“我的母亲”。
生:这句话是反过来说的。
师:那正常应该怎么说?
PPT出示: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师:对比着读,比较一下两句话,第一句有什么感觉?
生:强调“我的母亲”。
生:感情深。
师:语句一次次反复,就好像电影里的慢镜头,把画面一点点、慢慢地推近,就是为了让我们看得更真切,更分明。而本文作者重复写三次“我的母亲”,就是让你们仔仔细细看母亲的脸。这种写法叫“反复”。(板书:反复)
(让学生闭上眼睛,师有感情地朗读“背”的部分)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一个瘦弱的背,弯曲的背。
师:可是,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背不是这样的,是怎样的?
生:挺拔的。
师:闭上眼睛,继续感受,(师有感情地朗读“脸”的部分),睁开眼,你们看到母亲怎样的脸?
生:布满汗珠的脸,疲惫不堪的脸。
师:孩子们,这不是我母亲的脸,在我的印象中,母亲的脸是怎样的?
生:光彩照人的,光鲜亮丽的,
师:闭上眼睛,(师有感情地朗读“眼睛”的部分),你们看到母亲怎样的眼?
生:疲惫,布满血丝。
师:这不是我印象中母亲的眼啊,我母亲的眼应该是?
生:炯炯有神;水灵灵。
师:然而, 这样的背,这样的脸,这样的眼,我再也没见到了。
(师生合作读,师读“我的母亲”,生读其它;再调换过来。)
师:如果不是“我”亲眼看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也许永远都不知道瘦弱的母亲是怎样艰辛地支撑着这个家,与其说是吃惊,不如说的是震撼,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
PPT出示: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全班一起有感情朗读这段话。
小结:多么细腻的外貌描写,多么生动的神态描写,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原来慈母情深就藏于那极其瘦弱的脊背里,藏于那疲惫的眼神中。
(板书:外貌 神态)
三、合作学习,感悟情深
(一)小组合作学习其它场景描写
师:刚才我们聚焦场景,通过画句子、做批注、说感受和读语句,感受到了“慈母情深”。接下来,大家学以致用,尝试着用我们刚才用过的方法,学习其它场景。
出示学习要求:
1.独立学习:自主选择一个场景,圈画出让你感受到慈母情深的句子或词语,并标注。
2.合作学习:以轮流说说的方式交流圈画的内容,并合作读好这一部分。
(二)小组汇报,组际补充。
1.PPT出示: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1)追问:母亲难道不累吗?那为什么不喘口气?为什么不休息一会儿?
(2)小组派代表回答。
(3)资料补充:我以为母亲天生就是那样一个劳碌不停而又不觉得累的女人。我以为母亲是累不垮的。其实,母亲累垮过多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我们做梦的时候,几回母亲瘫软在床上,暗暗恐惧死神找到她的头上了。但第二天她总会连自己也不可思议地挣扎了起来,又去上班……
----梁晓声《母亲》
(4)有感情朗读。
(5)小结: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原来慈母情深就藏在这一刻不歇的劳作中。(板书:动作)
2.PPT出示: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1)小组派代表汇报。
(2)相机理解“龟裂”。
3.PPT出示: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1)小组派代表汇报。
(2)生:作者通过对母亲语言的描写,来刻画母亲支持儿子读书的形象。(板书:语言)
(3)资料补充:链接生活,具化“一元五角”的价值。
(2010年)一元五角≈ 1根冰棍(你们出生的时候)
(2003年)一元五角≈ 6个鸡蛋(2003年)
(1990年)一元五角≈ 3张电影票(老师小的时候)
(1980、1970年)≈ 15个肉包(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
(1960年)≈母亲2天的工资(文中母亲生活的年代)≈作者10天的生活费
资料补充:60年代,母亲每月起早摸黑合作30天,才得到27元工资,平均每天只挣9角钱。我们兄妹共5人,加上母亲6口人,平均每人每天的生活费只有1角5分钱。
----梁晓声《母亲》
(4)说到这里,你们明白了这一元五角真的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但是我的母亲给我钱的时候,却没有丝毫的犹豫。这真的是一位 的母亲。(指名说一说。)
(三)小结
师:作者就是这样,在字里行间,通过对母亲外貌、神态、动作和语言这一系列的细节刻画,并运用反复的手法,把我们带入到那个年代,带入到母亲工作的场景当中,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慈母情深”。
四、主题拓展,升化情感
1.拓展阅读;作者梁晓声的小说《母亲》。
结课拓展:不光是梁晓声,其实,父母之爱是很多作家笔下永恒的主题。如:冰心、朱自清、泰戈尔……
2.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读一读,品一品。
五、方法迁移,拓展运用
1.丰富场景,想象补白: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2.聚焦“鼻子一酸”和“……”。你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请写一写。
3.迁移练笔。
PPT出示:你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可以适当地用上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描写,如果能运用反复的手法,你将会更棒。
六、板书设计
18 慈母情深
反复
(修辞手法)
场景
外貌
动作 慈母情深
神态
(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