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探索图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4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图形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正方体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观察、列表、想象等方式探索,发现图形分类计数问题中的规律,体会化繁为简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体会分类、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学会从简单的情况中找规律,解决复杂的问题时运用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规律,归纳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提出问题
1.复习正方体的特征。
课件出示:一个棱长为1dm的正方体。
师:这是什么图形?
师:正方体有哪些特征?
【学情预设】由于前面刚刚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对于正方体的特征应该能够正确表述。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和阐述,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2.引出问题。
课件演示:把这个正方体切割成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
师:如果把它切成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可以切成多少块小正方体?
师:如果把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涂上红色,需要涂几个面?(课件演示:把大正方体6个面涂上红色。)
师:想一想,这些小正方体会有几个面是红色的?如果根据涂色的情况给这些小
正方体分类,你会分成几类?
【学情预设】分为四类:三面涂色的,两面涂色的,一面涂色的和没有涂色的。
3.揭示课题。
师:每一类小正方体分别有多少块呢?请你来数一数,有什么感觉?
【学情预设】稍微给点时间让学生数一下,发现很复杂。
师:这个图形太复杂了,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你们有好的办法吗?
【学情预设】学生已经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会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所以学生能够很快计算出“切成多少块小正方体”,但“每一类小正方体分别有多少块”则有些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化繁为简。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探索有关图形的问题。(板书课题:探索图形)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出“4类小正方体各有多少块”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不了,从而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新的方法,化繁为简、探索规律,进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探究活动,寻找规律
1.合作探究。
师:让我们从最简单的图形开始,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以下3个图形。
师:请每个小组4人相互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课件显示活动要求:
【学情预设】因为提供的是最简单的3种情况,所以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应该能够完成任务。需要注意的是,要提醒学生在数的时候拿好正方体,有序地数,不要重复和遗漏。
【设计意图】设计的3个问题是有层次的,先是观察各类小正方体所在的位置,接着数一数有多少个,最后是寻找规律,分析原因。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分析图形的经验,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培养空间观念。
2.汇报交流。
(1)学生分组上台汇报,教师注意及时追问以下问题:(课件同步呈现、学生汇报结果)
师: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在什么位置?
师: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在什么位置?
师: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在什么位置?
师: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在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学情预设】学生的汇报有可能从不同类小正方体所在的位置来回答,即: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原来大正方体顶点的位置上,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原来大正方体的棱的中间位置上,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原来大正方体的面的正中间,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原来大正方体的中心。也有可能从各类小正方体的块数来回答,即: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三个图形都是8块;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正方体①没有,正方体②有12块,正方体③有24块;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正方体①没有,正方体②有6块,正方体③有24块;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正方体①没有,正方体②有1块,正方体③有8块。
(2)初步发现规律。
结合学生的汇报,课件呈现数据。
师:仔细观察这些数据,各类小正方体的块数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情预设】在数量变化的规律和原因的分析上,学生也许有困难,教师可以结合表格上的数据和物体模型,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数,一边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统计,引导学生分析各类小正方体的位置、数量、规律,在对比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大胆猜测,总结规律
1.师:照这样的规律,你能猜想一下第④个、第⑤个大正方体的结果吗?请将结果填在下表中。
课件出示图形。
学生根据规律填写表格,汇报结果,教师课件演示,验证结果。
2.总结归纳。
师:每类小正方体的块数有什么规律呢?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1)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大正方体的顶点的位置。因为正方体有8个顶点,所以都有8块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2)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棱上除去两端的位置,因为正方体有12条棱,所以有[(每条棱上小正方体块数-2)×12]块。
(3)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每个面除去周边一圈的位置,因为正方体有6个面,所以有[(每条棱上小正方体块数-2)?2×6]块。
(4)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里面除去表面一层的位置,所以有[(每条棱上小正方体块数-2)?3]块,或用总块数-三面涂色的块数-两面涂色的块数-一面涂色的块数。
师:如果把棱长为n的大正方体涂色,切割成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块?
引导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各类小正方体的个数:(板书)
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8
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n-2)×12
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n-2)2×6
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n-2)3
【学情预设】有了前面的探索,学生应该能够根据规律分析出各类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进而归纳出各类小正方体数量的计算公式,初步建立模型。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轮的自主探究,学生初步发现了规律,但还不能完全确定,此番经过两次预测和验证,再次证明规律的正确性。使学生经历发现规律—验证猜想—总结归纳—应用规律的全过程,从而让学生学会探索规律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四、回顾例题,建构模型
师:现在知道把棱长为1dm的正方体切割成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一共有1000个小正方体,其中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的各有几个吗?
【学情预设】经过了前面的学习和应用,学生应该能够独立完成并得出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8块,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10-2)×12=96(块),一面涂色的小正方
体有(10-2)2×6=384(块),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10-2)3=512(块)。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体会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能帮助我们解决疑难的问题,体会化繁为简的妙用,同时感受探索规律、建立模型的过程,进而有效解决同类问题。五、分层练习,巩固迁移
课件出示下面的图形。
师:如果摆成上面的几何体,需要多少块小正方体?
师:你打算怎么分类?怎样数?
师生交流,总结规律。
从上往下数
第一层:1块
第二层:(1+2)块
第三层:(1+2+3)块
第四层:(1+2+3+4)块
……
第1个图形小正方体总数:1+(1+2)=4(块)
第2个图形小正方体总数:1+(1+2)+(1+2+3)=10(块)
第3个图形小正方体总数:1+(1+2)+(1+2+3)+(1+2+3+4)=20(块)2.师:按照这样的规律,摆第5个几何体需要多少块小正方体?3.师:如果把这几个几何体的表面涂上颜色,你能根据涂色的情况给这些小正方体分类吗?
【学情预设】经过了前面的学习和应用,学生应该能够完成,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让他们先小组交流再尝试解决。
【设计意图】利用前面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六、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学习的收获和困惑作为全课的总结,给学生一个自我梳理、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机会,引领学生体会学习中应用到的各类数学思想。
板书设计
探索图形
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8
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n-2)×12
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n-2)2×6
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块数=(n-2)3
教学反思
“综合与实践”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活动,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全体
学生参与,在看一看、数一数、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中,自己去探索图形中的奥秘,以达到巩固相关知识、培养空间想象力的目标。本节课中,学生小组合作,数一数、比一比,通过表格分析数据发现规律,再运用规律。活动内容比较丰富,也积累了探索规律的活动经验。
作业设计
一个正方体,先在它的每个面都涂上红色,再把它刚好切成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已知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96个,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参考答案
96÷12=8(个) (8+2)3=1000(cm3)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求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是学生比较难以想到的,教师适当引导。
【教学提示】
当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时,教师请其他学生分析可行性。
◎教学笔记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要照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在交流时,同学相互补充,逐步完善。
【教学提示】
前面三个大正方体中已经发现了各类小正方体的个数规律,这里主要是运用规律进行推理。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每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此类题也是探索规律,但跟前面的活动有区别。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再运用规律。
◎教学笔记
◎教学笔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