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赵州桥 (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赵州桥 (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3 21:3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赵州桥
教材分析
《赵州桥》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第十九课,此组一共有四篇课文。本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说明文课文,通过对赵州桥建筑者,材料、结构及外观的描写,体现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本篇课文通过先分说,再总结,学生体会作者对赵州桥的赞美,对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升起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自控能力也有一些,但是,对说明的学习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文字理解上面,因此,要带领学生去更深层次学习说明文一些具体的知识,并且积累优美的句子,尝试运用到写作中去,三年级的学生乐于学习他们未知领域的知识,要注意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是能提升学生的一种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学会写14个生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了解新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流利、准确的朗读课文,开始学习写物体特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扬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赞美。
教学难点:掌握体现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等特点的方法(列数字、摹状貌等说明方法,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学生自己先预习,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了解新字、新词。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个课时
教学思路:第一课时集中处理生字和生词。第二课时是处理文本内容,我这里主要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第二课时我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入,第二部分是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三是重点段落学习,四是再次回到文本整体,体会情感升华主题。第一课时主要是解决生字、新词等问题和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下面我将对第二课时做重点说明。
教学环节
1.新课导入,日常生活常识的导入。(我会问学生,平时是怎样区分长得想的两个人的,学生可能会说是根据发型、身高、姓名等 ,老师就要总结,这些都属于一个人的特点,引导语:那我们来看看今天这篇课文,看看赵州桥到底有什么特点,从世界这么多桥中脱颖而出,成为作者的写作对象,从而进入新课学习。
2.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让一个小组读一个段落,并且复述本段的主要内容,请小组代表发言,成员补充。老师点评,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这一过程是让学生知道,文本的一个主要内容,也就是总的了解。
3. 讲解重点段落。
(1)重点段落分析
首先,从最后一段入手,进入第四自然段学习,文中说到“赵州桥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的体现,老师就要根据这句话提问,
“从哪些段落可以看出赵州桥是人名智慧和才干的体现?”让学生在原文中找答案,因此,顺势进入2、3自然短的学习。
(2)学习2、3自然段,先让学生找一找赵州桥的特点,用笔勾画出来,学生能够找出赵州桥在第2段里的特点“雄伟”,引导学生进行表现雄伟的句子,再从句子里找出关键词,关键词包括桥长、桥宽、横跨等等。在引导学生看出现的一系列数字,用这一系列数字说明有什么作用呢?主要讲解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式。还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列数字这个说明方法到底有什么作用。
(3)利用比较法,文中说赵州桥“桥长五十多米”“九米多宽”“横跨在三十七米”,举例说明我们的长江大桥的桥长、桥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使学生体会到长江大桥的雄伟,再平移到赵州桥身上,赵州桥也是雄伟的,这样就文中的抽象为学生生活中具体的感知。
(4)抓住原文中“这样的设计”提问:这样的设计到底是指什么呢?这样设计有什么作用呢?要求学生在原文中找出答案,这样有有利于学生对赵州桥结构的了解。学生知道了作用后,就要趁热打铁,继续提问,这样的设计说明了什么?学生自主回答,这是人们才干的体现,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5)学习带三段,首先提问第三组,第三段说赵州桥有什么特点呢?即是找关键词,学生能很快回答赵州桥的坚固、美观,再让学生找出写坚固美观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3段的第一句话既写坚固又写美观,是一个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坐用,要帮学生分析(承接的是什么,启下的什么)。
(6)提问学生,赵州桥的美观表现在那些地方呢?引出一个句子,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呢?学生能很快回答是一个排比句,结合生活实践重点练习排比句(体育课上,有的同学踢足球,有的同学打羽毛球,还有的同学跳绳,所有的同学都在认真锻炼。)除此以外,还要教给学生这里包含了一种新的说明方式,摹状貌。
(7)这段落的最后一句说,“所有的龙都在游动,真像活的得一样。”引导学生出书古人的雕刻“栩栩如生”,说明古人很聪明,很有智慧。
(8)回到最后一段,说明最后一段起到一个总结的总用。
(9)回到整体,体会感情。语言引导学生,观看老师的黑板,一起说出文章主要内容。回忆文本中利用列数字和摹状貌的说明方式说明桥的特点,再看看关键词语,体会对劳动人民的赞扬之情。
(10)作业的布置,其实是对今天所学新知识的巩固,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培养,桥和者路,都是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所以也可以做到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11)最后可以有一个数目的推荐,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是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伟大思想家的优秀品格,神奇传说,精美的《清明上河图》,也有雄伟的古代建筑。学习此类文章不单单是学习本篇课文,更是对此类课文的一种学习知识和学习知识的积累。所以我推荐了《卢沟桥》《长城》两篇,给学生课外阅读,增加知识量。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