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探究题
1.(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铜丝、铁丝、FeSO4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等实验药品,来探究铁、铜与银三种金属的化学活动性,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将铁丝与铜丝分别浸入盛有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得到铁比铜活泼的结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本实验中取用的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的质量是否一定要相等 ________ (选填“是”或“否”)
(3)请你利用上述实验药品,设计另一种方案,来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之间的化学活动性,请在答题卷图中标注所选溶液及金属丝的名称。________
2.(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某兴趣小组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后,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建立猜想】①只有;②有和两种物质;③有和两种物质。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猜想②,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再将表面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 铝片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
据此,甲同学认为猜想②成立,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思提高】
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知:与溶液反应也能生成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溶液显中性,所以认为猜想③可能成立,于是进行了实验,并证明猜想③确实成立,则:乙同学的实验操作可以是_____________;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由此否定了甲同学的结论。
3.(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小明学习了“消化和吸收”后,对“唾液和淀粉经吞咽后进入胃中,在胃酸的影响下,唾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感到困惑。于是他配制了pH为1的盐酸溶液,作出了。“pH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假设,并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 实验操作内容 试管甲 试管乙 试管丙
① 加唾液淀粉酶溶液 1mL 1mL 不加
② 加pH不同的溶液 2mL蒸馏水 2mL盐酸 2mL 盐酸+1 mL蒸馏水
③ 加等量的淀粉糊 2mL 2mL 2mL
④ 水浴 37°C,10分钟
⑤ 滴加碘液 1滴 1滴 1滴
⑥ 观察实验现象 A B C
请分析回答:
(1)小明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
(2)试管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试管___________ 是对照组。
(3)实验现象A为___________(填“变蓝色”或“不变蓝色”)。
(4)pH为1的盐酸溶液模拟___________。
(5)若实验现象C为变蓝色,B为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4.(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如图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甲、乙两个透明密闭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橡胶管将密闭空气盒和装有红色液体的U形玻璃管相连。
(1)在实验中,通过观察U形玻璃管中液面___________来判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在电路连接正确的情况下,通电一段时间,发现左侧U形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几乎不变,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改进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5.(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在一次实验中,有同学不小心将三个分别盛有KCl溶液、KOH溶液、溶液滴瓶中的三支滴管混用,这种不规范的操作会导致滴瓶中的试剂受到污染。学习小组就盛有KCl滴瓶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一:溶液成分只有KCl;猜想二:溶质成分为______;
猜想三:溶质成分为KCl,;猜想四:溶质成分为KCl,KOH,。
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请你一起完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取该滴瓶内少量溶液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________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红 含有KOH
上述探究说明______。
6.(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含有硝酸钙 、碳酸钾、氯化钾、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绿叶类蔬菜可以适当多施含 ________的营养液(选填“N”或“P”或“K”);
(2)白色沉淀a 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分析上述实验可知营养液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___________。
7.(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小科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忽略灯对环境温度的影响,碳酸氢钠缓冲液能够使溶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不变。
请回答:
(1)“若灯亮时,试管中会有气泡产生,灯熄灭则没有”,这一现象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
(2)实验中每隔 5 分钟改变一次试管与灯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若出现___________ 这一现象,则可得出结论: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速率越快;
(3)请再设计一种控制光照强度的方法____________。
8.(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时,实验装置如图,增加可伸缩塑料筒保证小球正面撞击长图钉,同时塑料筒的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伸长。实验时小科固定塑料筒长度不变,让质量不同的铁球在塑料筒顶部自由下落。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组 1 2 3 4
铁球质量/克 5 10 10 15
下落高度/厘米 50 40 60 50
图钉下陷深度/厘米 2.0 3.2 4.8 6.0
(1)本实验运用了转换法,将重力势能大小转换为____________;
(2)刚开始实验时,小科发现图钉下陷的深度相近,导致无法得出实验结论。小科通过换用质量差更大的不同小球进行实验,观察到明显不同的图钉下陷深度,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比较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可验证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9.(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某兴趣小组学习了催化剂(MnO2)能加速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后,同学们提出 CuO、Fe2O3是否也能加速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同学们设计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组别 5%过氧化氢溶液体积/毫升 固体种类 固体 质量/克 收集气体体积/毫升 所需时间/秒
1 5 — — 20 20
2 5 CuO 0.2 20 15
3 5 Fe2O3 0.2 20 12.5
(1)写出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
(2)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为确定 CuO、Fe2O3是否为催化剂,还需验证它们的化学性质和 ________是否发生改变。
10.(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时,小科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配制无菌葡萄糖培养液;
②A 试管内加入该培养液 10mL,B 试管内加入无菌水 10mL;
③向两试管内分别注入 0.1mL 酵母菌培养物,轻轻振荡;
④将试管放在 28℃的恒温箱中;
⑤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制成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多次计数取平均值,表中的数据是有氧条件下培养测得的酵母菌数(×10 6个/mL)。
培养时间(天) 1 2 3 4 5 6 7 8
A 试管 0.8 5.2 5.6 4.8 2.0 0.8 0.4 0.08
B 试管 0.8 0.4 0.1 0 0 0 0 0
请回答:
(1)实验中B 试管与A 试管形成___________;
(2)小科制作临时装片后,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所示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这一探究活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
11.(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小科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设计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根据图甲,请在答题卷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补充完整。( )
(2)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
A.电流表断路 B.小灯泡短路 C.小灯泡灯丝断了 D.滑动变阻器短路
(3)故障排除后,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 I-U 图像如图丙,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瓦;
(4)在整理实验数据时,小科发现小灯泡在不同亮度下,它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一样,当小灯泡两端电压恰好为额定电压 U0时,此时功率为P0,若某次实验小灯泡两端电压U1=0.5U0,则额定功率 P0与实际功率P1的数值关系为P0__________4P1(选填“<”或“=”或“>”)。
12.(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甲、乙两同学在学习酸碱盐的性质后,分别做了如下图实验:
甲同学实验后,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此时,废液杯的溶质有哪些?他们决定对废液杯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 1:废液中含有 CaCl2、NaCl 两种溶质。
猜想 2:废液中含有CaCl2、NaCl、Ca(OH)2三种溶质。
猜想 3:废液中含有_________(写化学式)三种溶质。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①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确定猜想___________成立。
②乙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氧化铜粉末并加热,可观察到溶液变_________色,得出与甲同学相同的结论。
【结论与反思】甲同学认为往废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也可获得上述结论,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13.(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抗击疫情期间,工作人员用无人机向疫区运送防疫物资,既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又大大提高效率。下表为某无人机的基本参数。
机身尺寸(分米) 4×3×2
机身质量(千克) 30
飞机着地总面积(米 ) 0.002
最大载物质量(千克) 12
最大飞行速度(米/秒) 8
(1)无人机满载物资,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 500 米,它克服重力做功___________焦;
(2)无人机满载物资静止在地面上时,求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
(3)在某次物资配送任务中,若无人机以最大速度直线飞行 3.2 千米,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 )
14.(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婴幼儿不可以吃过热或者是过冷的食物,很多宝爸宝妈会给婴幼儿准备一个恒温调奶器,使食物保持合适的温度。如图是一种恒温调奶器,铭牌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产品名称 XXX 调奶器
容量 1200ml
额定电压 220V
加热功率 660W
保温功率 2W
尺寸 18cm×18cm×26cm
(1)调奶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2)调奶器加热状态时的工作电流;( )
(3)某次热奶过程中,加热5分钟,保温3分钟,求消耗的总电能。( )
15.(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废旧金属回收市场为我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比如铜粉在产业上的普遍应用,利用便宜的废旧黄铜(铜锌二元合金)制备铜粉具备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测定废弃黄铜中铜质量分数,小科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分别取 20 克该黄铜样品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进行四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克 20 20 20 2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克 100 150 200 250
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的固体质量/克 16.75 15.125 13.5 13.5
(1)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求方案一中稀硫酸的的质量分数;( )
方案二:利用测量氢气体积来计算该废旧合金中锌的质量,从而获得铜的质量分数。下图为该方案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3)根据方案二的测定方法,下列操作会导致废旧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___;
A.样品中滴加的稀硫酸过量
B.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
C.读取量筒内收集到水的体积时仰视
(4)小丽认为方案一优于方案二,理由是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6.(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小科根据植物生理作用的示意图(图甲),设计了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的实验装置(图乙)进行探究活动。
(1)若图甲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则①是______。
(2)若图甲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为验证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小科在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并将整个装置移到黑暗处。为了使实验更严谨,应选用“有孔”还是“无孔”隔板,并说明理由______。
(3)为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小科将图乙中的小烧杯移走,并将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______,则证明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17.(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小科发现蚂蚁经常吃含糖的食物,但从没见过它们吃辣的食物,他想知道蚂蚁是否吃辣的食物,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取两小团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等量的蜂蜜,然后再分别滴入等量浓辣椒汁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将数只蚂蚁饿一段时间后,放在纸盒的另一侧,观察并记录爬向两棉花团的蚂蚁数。
(1)滴有清水的一组实验起___________作用。
(2)选用数只而不是一只蚂蚁来做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能说明蚂蚁不吃辣的食物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18.(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小科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长度有关。
猜想二: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三: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小科利用图示电路进行探究,实验材料除图示元件外,还有多根规格、材料不同的电阻丝。
(1)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来比较电阻的大小。
(2)小明在实验时仅选用一根电阻丝,他不能完成验证的猜想有___________。
(3)针对猜想二,请你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
19.(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小科在验证Al和Cu的活动性实验时,把表面打磨过的铝片放入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发现无明显现象。难道是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小科查阅资料得知铝参加反应速率与液体中所含离子的种类有关,于是重新设计实验,如图甲、乙、丙、丁,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现象 不明显 反应剧烈,铝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放热 反应剧烈,铝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放热 ?
(1)小科实验时打磨铝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小明认为要确定Cl-能否促进铝反应,实验中___________ (选填 “应该”或“不应该”)采用NaCl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
(3)改进实验后,小明也进行了上述实验,若Cl-能促进铝反应,则丁“?”处预期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0.(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如图甲所示,小科与同学一起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使用了激光笔、纸板、平面镜、量角器等器材。
(1)让激光笔射出的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着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请解释在纸板上能看到一条明亮的入射或反射光的“径迹”原因是___________;
(2)小科实验过程中,入射光线可见,发现反射光线只能看到其中部分光路,如图乙所示。你觉得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请帮他解决。___________
21.(2022·浙江丽水·统考一模)今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火星作为一个人类热衷探索的天体,其部分信息见下表。
天体 离地球距离 天体表面物体受到的重力 表面状况 大气压情况
火星 5.5×107km-4×108km 约为地球上的2/5 岩石、高山、平原 只有地球大气压的1%,大气中95%为二氧化碳
(1)由于火星表面比较松软,假如要使祝融号火星车在水平火星表面上受到的压强不超过104Pa,则祝融号火星车的车轮与火星面的总接触面积不小于多少m2?(已知祝融号火星车质量约为240kg)( )
(2)据报道,我国某科研单位研制了太阳能火星车样品,它上面的太阳能电池接收板的有效面积为S=4m2,天气晴朗太阳光直射接收板时,每平方米面积上能接收到太阳光的功率约为P0=1kW,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压为120V,可供电动机正常工作的电流为I=8A。请计算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
(3)请你说说火星车的动力装置不是内燃机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4)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驾驶飞船登上火星。如果你手边有一个小磁针,想探测火星表面附近是否有磁场,你的探测方案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固体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否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1)若得到铁比铜活泼的结论,则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那么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2)本实验中取用的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的质量不一定要相等,这是因为无论是否相等,都不影响实验结果。
(3)可以把铜丝分别伸入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中检验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当把铜丝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时,无明显现象,说明铁比铜活泼,当把铜丝伸入硝酸银溶液中时,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说明铜比银活泼,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2. 滴入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详解】【实验验证】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铝片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因此甲同学认为猜想②成立,故填:;【反思提高】溶液显中性,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因此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由此否定了甲同学的结论。故填: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3. 在胃酸的影响下,唾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 甲 不变蓝色 胃液(胃酸) 变蓝色
【详解】(1)由题文可知,小明要探究的问题是在胃酸的影响下,唾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故填在胃酸的影响下,唾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
(2)该实验探究呈酸性的胃液多唾液淀粉酶的影响,而试管甲中的蒸馏水呈中性,所以试管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试管甲是对照组,故填甲。
(3)试管甲中,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则滴加碘液后液体不变蓝色,故填不变蓝色。
(4)pH为1的盐酸溶液,要探究的问题是在胃酸的影响下,唾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所以pH为1的盐酸溶液模拟胃酸,故填胃酸。
(5)如假设成立,即pH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则试管乙中的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淀粉不能转化为葡萄糖,则滴加碘液后,碘遇淀粉变蓝,即B为变蓝色,故填变蓝色。
4. 高度差 容器密封性不好 见解析
【详解】(1)[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化法。
(2)[2]因为实验装置中电阻丝是对空气加热,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U形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几乎不变,其原因可能是装置的气密性差,如空气盒漏气、乳胶管破裂等。
(3)[3]由图可知,右侧电阻丝与另一电阻丝并联,故左右空气盒中电阻丝的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但通过左侧电阻的电流大,且观察到左侧U形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大,可说明在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5. KCl和KOH 含有 猜想四正确
【详解】根据猜想一:溶液成分只有KCl;猜想三:溶质成分为KCl,;猜想四:溶质成分为KCl,KOH,可知:猜想二:溶质成分为KCl和KOH;
实验探究:取该滴瓶内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
因为在(1)中证明有硫酸钾的存在,所以猜想Ⅰ、猜想Ⅱ不正确,在(2)中证明有氢氧化钾存在,所以猜想Ⅲ不正确,故猜想四正确。
6. N CaCO3 硝酸钙、氯化钾
【分析】向营养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说明营养液中一定有硝酸钙,一定没有碳酸钾,向营养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说明营养液中有氯化钾中,硝酸钾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详解】(1)氮肥可以使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绿叶类蔬菜可以适当多施含氮元素的营养液;
(2)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白色沉淀a 的化学式为:CaCO3;
(3)由分析可知,营养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钙、氯化钾。
7. 光##光照 产生气泡速率变慢 使用多挡位的灯或采用遮光措施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详解】(1)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上述实验中若产生气泡,说明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若灯亮时,试管中会有气泡产生,灯熄灭则没有”, 这一现象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2)植物与灯之间的距离越远,植物所接收的光照强度会随之减弱。根据结论: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速率越快。则每隔 5 分钟改变一次试管与灯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光照强度减弱,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变慢,则会出现产生气泡速率变慢现象。
(3)可以使用多挡位的灯或者采用遮光措施来改变光照强度。
8. 长图钉伸入泡沫块的长度 提高小球的高度 1和4
【详解】(1)[1]实验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越大,小球对长图钉做功越多,长图钉伸入泡沫块的长度越长,所以,本实验中运用了转换法,将重力势能大小转换为长图钉伸入泡沫块的长度。
(2)[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在一定范围内使塑料筒的长度伸长,通过提高小球的高度进行实验。
(3)[3]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探究质量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必须控制物体的高度相同,改变物体的质量,分析表格数据知道,通过比较1、4组实验,得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9. CuO、Fe2O3 也能加速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氧化铁比氧化铜催化效果更好 质量
【详解】(1)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表中数据,CuO、Fe2O3 也能加速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收集相等体积的气体,利用氧化铁需要时间更短,所以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氧化铁比氧化铜催化效果更好;
(3)要证明氧化铁、氧化铜是本实验的催化剂,还需要有氧化铁、氧化铜在实验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的证据。
10. 对照 ④①③② 营养物质的有无对酵母菌数量的影响
【分析】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是: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和整理。
【详解】(1)实验中B 试管与A 试管只有是否有培养液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能够形成对照。
(2)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④对光、①放置玻片标本、③镜筒下降,注视物镜、②镜筒上升寻找物像,故顺序为:④①③②。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试管中的酵母菌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先变多后变少,是因为在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下,酵母生长迅速,随着酵母菌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物质及生活空间减少,大量的酵母菌会死亡,所以数量下降。
B试管中的酵母菌数量直接减少,并在第三天就已经全部死亡,是因为B试管缺少培养液。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营养物质的有无对酵母菌数量的影响。
11. C 0.5 <
【详解】(1)[1]根据电路图知道,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中,电压表用0~3V量程并联到灯泡的两端,实物图如下
(2)[2] A.若电流表断路,整个电路断路,两表都没有示数,故A不符合题意;
B.若小灯泡短路,则电压表没有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故B不符合题意;
C.若小灯泡灯丝断了,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与电源连通测电源电压,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故C符合题意;
D.滑动变阻器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压表有示数,电路为通路,电流表有示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3]根据实验数据绘成的I-U图像知道,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0.2A,由图知道,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P=ULI=2.5V×0.2A=0.5W
(4)[4]当电阻不变时,电压变为原来的一半,由知道,功率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由于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当电压减小时,电阻也减小,故当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为额定电压一半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即
P0<4P1
12. CaCl2、NaCl、HCl 3 蓝 CaCl2、NaCl都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
【分析】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无论氢氧化钙和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形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无论碳酸钠和稀盐酸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混合后可能剩余盐酸或氢氧化钙,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没有碳酸钠。
【详解】[猜想与假设]混合后若恰好完全反应,废液中含有 CaCl2、NaCl;若氢氧化钙过量,废液中含有 CaCl2、NaCl、Ca(OH)2;若盐酸过量,废液中含有 CaCl2、NaCl、HCl;
[实验探究]①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氢,故猜想3成立;
②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现象为黑色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结论与反思]废液中一定含有 CaCl2、NaCl, CaCl2、NaCl都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所以甲同学认为往废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含有盐酸。
13. 0 400s
【详解】解:(1)由于重力方向为竖直向下,而飞机运动方向为水平方向,所以,飞机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故飞机的重力不做功,即克服重力做功为0焦耳。
(2)无人机满载货物时对地面的压力
F=G总=(30kg+12kg)×10N/kg=420N
无人机满载货物时对地面的压强
(3)根据题意知道,最大飞行速度是8m/s,所以,无人机以最大速度直线飞行 3.2 千米,由知道,所需的时间是
答:(1)无人机满载物资,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 500 米,它克服重力做功0焦;
(2)无人机满载物资静止在地面上时,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3)无人机以最大速度直线飞行 3.2 千米,所需的时间是400s。
14. 内 3A 198360J
【详解】解:(1)调奶器工作时消耗了电能,使食物保持合适的温度,即将电能转化为食物的内能。
(2)由P=UI知道,调奶器加热状态时的工作电流
(3)由 知道,加热5分钟,消耗的电能
保温3分钟,消耗的电能
消耗的总电能
答:(1)调奶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2)调奶器加热状态时的工作电流是3A;
(3)消耗的总电能是198360J。
15. 67.5% 第1次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20g-16.75g=3.25g,设第1次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
x=4.9g
稀硫酸的的质量分数为: BC 氢气在锥形瓶中有残留,影响实验结果(合理即可)
【详解】(1)第3、4两次实验后剩余的固体是13.5g,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故合金中铜的质量为13.5g,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2)见答案;
(3)A、样品中滴加的稀硫酸过量,锌能全部参加反应,会使测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更准确,不符合题意;
B、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收集到的氢气偏小,会使测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偏大,符合题意;
C、读取量筒内收集到水的体积时仰视,导致氢气读数偏小,测得锌的质量偏小,最终测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偏大,符合题意;
故选BC;
(4)方案二是通过测量氢气的体积来进行计算,氢气在锥形瓶中有残留,影响实验结果(合理即可),所以方案一更好。
16. 二氧化碳 应该选用有孔隔板,因为植物的茎与根叶会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如果选用无孔隔板,会造成实验误差,并且选用有孔隔板更接近大自然状态 透明钟罩有水珠产生
【分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根据图甲中箭头可判断,当此图表示光合作用时,气体①表示二氧化碳,气体②表示氧气。
(2)图示乙,从实验装置来看,该同学设计的实验因小烧杯里的液体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实验目的:当小烧杯里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时,是为了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当小烧杯里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时,是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详解】(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若图甲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则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氧气。
(2)应该选用有孔隔板,因为植物的茎与根叶会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如果选用无孔隔板,会造成实验误差,并且选用有孔隔板更接近大自然状态。
(3)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通过观察透明钟罩有无水珠产生来证明植物是否发生蒸腾作用,若观察到透明钟罩有水珠产生,则证明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17. 对照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滴有蜂蜜和辣椒水的棉花团周围几乎没有蚂蚁,滴有蜂蜜和清水的棉花团周围有较多蚂蚁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重复多次实验原则等。
【详解】(1)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辣椒汁。实验中滴入清水的一组起对照作用。
(2)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
(3)重复几次后,若辣椒水棉花团周围几乎没有蚂蚁,则说明蚂蚁不取食辣的食物。
18. 电流表的示数 猜想三 见解析
【详解】(1)[1]实验是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的大小。
(2)[2]探究猜想一时,需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而改变长度。同一根电阻丝,材料和横截面积相等,只需接入一半和整根,就可以改变长度,则猜想一可以验证;
探究猜想二时,需要控制长度和材料相同,而改变横截面积。同一根电阻丝,材料相同,将它对折,第一次接入其中的一半,第二次并联接入,这样可以改变横截面积,则猜想二可以验证;
探究猜想三时,需要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改变材料,只有一根电阻丝无法实现。
因此它不能完成验证的猜想是猜想三。
(3)[3]探究猜想二时,需要控制长度和材料相同,而改变横截面积,且需要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反映电阻大小,则需要记录的内容为: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电流表的示数。因为实验要进行多次,因此最前面增设一列为实验次数,那么表格如下:
次数 材料 长度l/m 横截面积S/mm2 电流表的示数I/A
1 相同 相同
2 相同 相同
3 相同 相同
19. 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不应该 其中的钠离子或Na+会对实验造成干扰 铝片表面出现大量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
【详解】(1)小科实验时打磨铝片的目的是: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2)小明认为要确定Cl-能否促进铝反应,实验中不应该采用NaCl溶液,理由是:其中的钠离子或Na+会对实验造成干扰;
(3)改进实验后,小明也进行了上述实验,若Cl-能促进铝反应,则丁“?”处预期观察到的现象为:铝片表面出现大量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
20.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1)[1]在纸板上能看到一条明亮的入射或反射光的“径迹”原因是:光在纸板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而看到光的径迹。
(2)[2][3]小科实验过程中,入射光线可见,发现反射光线只能看到其中部分光路,如图乙所示。我觉得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纸板表面不平整不在同一平面上。解决方法为:换用平整的硬纸板或将纸平展在水平桌面上而平面镜竖直放置在纸上 。
21. 0.096m2 24%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1)[1]根据题意知道,祝融号火星车在月球表面的重力
由 知道,祝融号火星车的车轮与火星面的总接触面积不小于
(2)[2]设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间为t,电动机工作消耗电能为
太阳能电池消耗太阳能为
W太=P总t=PS×t=1×103W/m2×4m2×t=4×103t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3)[3]内燃机工作时需要燃料,携带燃料不方便,数量也不可能多,也不能再生,导致内燃机工作时间有限;因为火星上没有氧气,在火星上内燃机无法正常工作。
(4)[4]找一个无风的地方,用手指拨动小磁针让其分别指示不同方向并保持静止,移开手指后观察小磁针是否会发生偏转,若发生偏转,则可判断火星表面附近有磁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