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探究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探究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13 16:3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探究题
1.(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某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在进行水蒸气与灼热铁丝反应的实验时,兴趣小组同学观察到有黑色固体生成。为了确定黑色固体的成分,查阅资料并进行实验。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能否被磁铁吸引 否 否 能
与盐酸反应的产物 FeCl2和H2O FeCl3和H2O FeC12、FeC13和H2O
(1)兴趣小组直接排除了Fe2O3的存在,其理由是______。
(2)将黑色固体研成粉,用磁铁吸引后发现所有粉末都能被吸引,向粉末中滴加盐酸后,产生气泡,且溶液呈黄色,则黑色固体的组成是______。
2.(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如图是小明“研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在甲、乙两瓶中装入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煤油,R1、R2阻值分别为5欧和10欧。
(1)R1、R2采用如图连接方式的目的是______。
(2)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根据焦耳定律,温度计的示数较高是______瓶。
3.(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实验,发现实验I中试管温度升高,实验Ⅱ中试管温度降低。甲同学认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而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的猜想有不足之处,欲通过实验进行进一步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分别向盛有0.5克Na CO3固体、0.5克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毫升水(20℃),充分搅拌溶解,测得温度为t1。
②静置直到温度不变,测得温度为t2。
③分别加入10毫升20%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温度为t3。
④多次实验后计算平均值,记录如表。
t1/℃ t2/℃ t3/℃
Na2CO3 23.3 20.0 23.7
NaHCO3 18.5 20.0 20.8
(1)除放热外,实验I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还有______。
(2)实验步骤①②的目是______。
(3)通过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现象的启发,认为乙的设计仍存在不足,请写出应补充的实验______。
4.(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在研究摆锤的摆动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摆锤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总是相等的。摆锤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小明用细线(线长L可调)和小球制作了一个摆锤并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1 2 3 4 5
轻质绳长度L(厘米) 10 10 10 40 90
轻质绳和竖直方向夹角θ 3° 6° 9° 3° 3°
摆锤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秒) 0.63 0.62 0.63 1.26 1.89
(1)小明设计实验1、2、3是基于假设______。
(2)摆锤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较短,测量时间时小明应如何操作______。
(3)摆钟是利用摆锤的周期性摆动来计量时间的。若摆钟的摆锤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变长了,根据上表的数据分析,应如何调整并说明调整的依据:______。
5.(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小明用如图实验装置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快慢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加入2个试管,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持续15分钟,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同时放入一颗塑料泡沫颗粒,重新放入水浴中,并开始计时,晃动试管发现泡沫颗粒不动时停止计时。不同温度下多次实验结果如表: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分钟)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1)本实验中判断乳汁凝固结束的标准是______。
(2)分析表格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根据本实验研究,验证实验结束后装置F中的酶是否仍有活性的简单方法是______。
6.(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小明家中有两台热水壶,均有加热、沸腾后自动保温等功能,它们的内部电路连接方式相同,如图甲。如图乙是小明家中安装的电能表样式。
(1)分析电路图甲,若热水壶处于保温状态,则开关状态是______。
(2)小明想知道哪个热水壶加热时更耗电,并且想比较两种壶身隔热材料的保温效果。请帮助小明设计实验方案,让小明和家人能在家中完成实验______。
实验器材:两台不同型号热水壶(规格如下表)、电能表、温度计、计时器、水杯。
型号 容积(升) 壶身隔热材料 保温温度
1 1.8 真空隔热 55
2 1.5 航天隔热材料 45
7.(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在受精过程发现之前,科学家对生物胚胎发育的认知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材料一:科学家对生物胚胎发育的过程曾产生了以下两种假说:
预成论:在卵细胞或精子中已经形成了个体的全部器官,发育只是已有器官的增长。
渐成论:个体在形成之初是一团没有分化的物质,之后逐渐形成各个器官。
材料二:公元前四世纪,亚里士多德曾每天解剖一个不同孵化阶段的鸡蛋。第3天,看到有心脏的跳动,但没看到肺。第10天,看到了肺,且肺比心脏大。第20天,小鸡准备出生了。
(1)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胚胎观察结果,推测其支持的假说是___________ 。
(2)科学探究是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合理的是_______。
A.科学探究必须设计对照实验组
B.每次科学实验都能得出正确的理论
C.有些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施调查来实现
D.被现代科学理论所淘汰的假说毫无科学价值
E.亚里士多德观察鸡胚胎发商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
8.(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焦耳定律是电学史上重大发现之一、如图所示是焦耳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和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装置,电阻R1、R2由粗细均匀的金属丝缠绕在玻璃棒上制成。接通电路,1小时后记录数据,再改变R2阻值,重复实验。下表是焦耳实验时所得的部分数据。
实验组别 1 2 3 4
自制电流表读数 0.43 0.92 2.35 2.73
1小时后水温升高值(°C) 1.2 4.7 ? 39.6
(1)实验中,电阻R1和电阻R2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_ 。
(2)结合数据,判断表中“?”的值最接近于________。
A.5 B.15 C.30 D.45
(3)当年焦耳在实验中测得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远小于理论值,若要减小两者的差值,可以如何改进实验装置?___________ (列举一点)
9.(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明利用如图甲的电路开展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伏、定值电阻的阻值有5欧、10欧、20欧,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欧。小明先将R=20欧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1)图乙中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伏。
(2)小明读数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无论怎么移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变,则实际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
(3)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后,小明再用5欧、10欧、20欧的3个电阻分别在不同电压下进行了多次实验,并绘制了a、b、c三条曲线(如图丙)。老师指出其中一条曲线不是根据本实验数据绘制的,请指出是哪条曲线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10.(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柿子晾晒成柿饼的过程中,表面会出现柿霜(如图)。为了探究影响柿子出霜量的因素,某科研小组利用电子天平、恒温鼓风干燥箱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同种新鲜柿子60个,削去表皮。
②按一定方式处理成含水量为高、中、低的三类柿子,每类20个。
③再将含水量高的柿子均分成四组,分别对每组的柿子揉捏0、1、3、5次,另两类柿子处理同上。
④然后将12组柿子一同置于3°C下冷藏,观察并记录50天后柿子表面的出霜情况如下表。
出霜情况含水量揉捏次数 高 中 低
0 无 ++ +
1 无 +++ ++
3 无 ++++ +++
5 无 ++++ +++
注:表中“+“越多表示出霜量越多。含水量高、中、低分别指处理后的柿子质量占鲜重的。
(1)本实验探究出霜量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提供的器材制备一个实验中含水量高的柿子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生产中为了得到更多的柿箱,最合理的制作建议是___________ 。
11.(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乒乓球打法多样,可利用高速球进攻,也可利用旋转球防守。为了研究球拍底板材料对击球球速及旋转变化的影响,小明分别用A、B两种不同底板的球拍(如图甲)开展研究。相同的乒乓球以不同速度掖击球拍,用传感器记录撞击后乒乓球的反弹速度与接触时间(已知接触时间越长,打出的旋转球越多变),结果如图乙和图丙。
(1)除使用相同的乒乓球外,小明在本实验中还需要控制相同的因素有___________。(写出两点)
(2)据图乙,采用B底板时,球的反弹速度与击球速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比赛中运动员回球时,若旋转球越多变,球反弹速度越小,就越有利于在防守中取胜。根据本实验结果,你认为防守型运动员应选择哪种球拍底板,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
12.(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不锈钢锅一般不会生锈,但小明发现如果有菜汤残留时,不锈钢锅与菜汤接触的部位也会生锈,而普通铁锅只要沾水就会生锈。于是他猜想金属生锈的快慢可能与材料和盐水浓度都有一定的关系。
(1)为了进一步验证猜想,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如图实验装置若干,蒸馏水,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水,直径为0.15毫米的不锈钢丝和铁丝若干,烧橡皮帽杯等器材。( )
(2)实验中,小明发现注射器活塞从50毫升刻度处逐渐移动到40毫升处就静止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
13.(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跳水馆池水深度要适当,水过浅会发生危险,水过深则造成浪费。某科研小组想研究某高度跳台水池中水的合理深度,用仿真人体模型进行“模拟跳水”测试,将人体模型从距水面6米处静止释放,观察其触底情况。已知该人体模型重600牛,体积为0.059m3。(不考虑空气阻力)
(1)仿真人体模型入水后会受到浮力,其最大值是___________牛;
(2)由于人体模型入水后受到的浮力与其重力大小相当,粗略测算时视为抵消,若剩下的平均阻力为其重力的1.5倍,则本次测试中池水至少多深才能保证人体模型不触池底?( )
(3)图甲是跳水运动员入水前的示意图,t1是人起跳的瞬间,t2为腾空至最高点的瞬间,t3是即将入水的瞬间。图乙要描述t1~t3之间速度变化的大致图像,请结合所学知识将其补充完整。( )
14.(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电子秤是市场上常见的仪器。某小组同学开展了自制简易电子秤项目,过程如下:
[电路设计]图甲为电子秤工作原理图,当物体放在托盘上时,由电压表来显示物体质量的大小。AB是一段阻值为10欧姆的均匀电阻丝,长度为10厘米,两边有滑片P1、P2金属弹簧上端固定且与电压表相连,下端与滑片P1相连,滑片P1能随弹簧一起上下移动,弹簧伸长量x与拉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6伏。(滑轮与托盘质量不计)
(1)图甲中电压表的示数随待测物体质量增大而____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 [标注刻度]闭合开关,托盘上无待测物时,P1在A点,当待测物质量为400克时,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少?( )
(3)[功能测试]该电子秤有直接测出烧杯内波体质量的功能。即将烧杯放上托盘后迎过操作可使电压表示数归零,再往烧杯中加入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从电压表读出测最值。结合图丙,说明将空烧杯放上托盘后如何操作才能实现调零?___________ 。
15.(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科学家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原子结构模型发展过程可表示如下:
(1)阴极射线管是能放出阴极射线的仪器,如图。汤姆生在1897年提出阴极射线是从阴极放出的带负电的粒子。若把阴极射线AB看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其电流方向为___________。
(2) 1910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a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发现: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a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a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如图。
①a粒子实质是氦原子核,可由铀、镭等元素得到。在太阳内部,质量较小的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下可以聚合成氦核,这种反应称为___________。
②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那样。人们掌握的下列事实或原理,有助于当时建立该模型的是___________。
A.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D.有些原子内没有中子
E.电子由于质量太小无法阻挡a粒子轰击
16.(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小明同学用“F”型电子光源、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甲 乙
(1)图甲中,小明给光屏标上刻度,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小明把光源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他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小明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5 6
物距u/cm 42 37 30 25 20 x
像距v/cm 20 25 30 37 42 /
小明在做第6次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则x的范围是___________。
17.(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较快,研究发现青少年肥胖大多是由高脂的饮食习惯引起的。科学家合成了一种能安全促进脂肪代谢的药物,能否使用这种药物有效改善肥胖?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选取鼠龄相同的、同种健康成年小白鼠若干只,以高脂饮食饲养一段时间后, 将体重相近的肥胖小白鼠,随机平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
②对四组小白鼠按表格中的方式饲养一段相同的时间 (其中乙、丁两组药量相等)。
③每周定期测量小白鼠体重,处理相关数据,绘制各组小白鼠的平均体重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
组别 处理方式
甲 高脂饮食,不吃药
乙 高脂饮食,吃药
丙 正常饮食,不吃药
丁 正常饮食,吃药
(1)实验中不选用幼年小白鼠为实验对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设置丙、丁两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分析实验结果后,兴趣小组同学认为和药物控制相比,改善饮食习惯更能有效改善肥胖。他们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18.(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的实验。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内装有等量的煤油,瓶内连接的电阻丝的阻值分别为5欧和10欧,AB是相同的玻璃管,管内初始液面位置相同。闭合开关,每隔1分钟记录液面上升的高度,多次实验处理结果如图
(1)除电流表外,本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
(2)分析图乙,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小明经过调查发现:常温下,空气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二分之一,空气的比热容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小明建议用空气代替煤油进行实验,装置如图丙。你是否赞同小明的建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19.(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人体会及时有效地发挥调节功能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图甲为人体几种器官或组织在不同状态下的产热量百分比扇形图,图乙是在安静状态下某正常成年人手臂皮肤血液流量随环境温度变化情况。请分析图形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举出图甲中符合“状态二”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
(2)当环境温度处于图乙中AB段时,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___。
(3)在图乙中,如果室温在C时刻快速下降至5℃,曲线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Fe2O3为红色(红棕色)固体 Fe和Fe3O4
【详解】(1)因为Fe2O3为红棕色固体,而兴趣小组得到的生成物为黑色固体,所以不可能是氧化铁。
(2)向粉末中滴加盐酸后,产生气泡,说明固体中有铁,铁和稀盐酸产生了氢气导致有气泡产生。溶液呈黄色,说明溶液中有铁离子,而黑色固体粉末又能被磁铁全部吸引,所以是因为四氧化三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导致溶液呈黄色。所以黑色固体的组成是Fe和Fe3O4。
2. 控制电流和时间相同 乙
【详解】(1)[1]由Q=I2Rt可知,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的电流、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为了研究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要控制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不变。所以R1、R2采用如图连接方式的目的是:控制电流和时间相同。
(2)[2]根据Q=I2Rt可知,在电流和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吸收的热量越多,则其中的温度计示数越大,故温度计的示数较高是乙瓶。
3. 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排除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时的吸热、放热对本实验的干扰 取10mL水(20℃),加入10mL20%的盐酸(20℃),搅拌后,测量温度
【详解】(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现象为: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步骤①②的目是排除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时的吸热、放热对本实验的干扰。
(3)通过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得到启发可能盐酸溶于水也放热,为了确定盐酸溶于水是否放热,可以采取:取10mL水(20℃),加入10mL20%的盐酸(20℃),搅拌后,测量温度。
4. 摆锤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与绳和竖直方向夹角有关 测量多次摆动的总时间,除以摆动次数(表达合理即可) 使悬挂摆锤的轻质绳变短一些,比较实验1、4、5可知轻质绳越短摆锤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越短
【详解】(1)[1]实验1、2、3中轻质绳长度相同,轻质绳和竖直方向夹角不同,基于的假设是:摆锤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与绳和竖直方向夹角有关。
(2)[2]摆锤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较短,测量有误差,可以采取测量多次摆动的总时间,除以摆动次数来减少误差。
(3)[3]比较实验1、4、5可知轻质绳越短摆锤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越短,所以可以采取使悬挂摆锤的轻质绳变短一些,来使摆钟的摆锤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变短。
5. 泡沫颗粒在乳汁中不能晃动 在20℃~50℃范围内,凝乳酶能催化乳汁凝固,随温度升高,凝固先变快后变慢,40℃时,凝固速度最快(或“在10℃~60℃范围内,凝乳酶催化效率随温度升高先变高后变低,40℃时,催化效率最高”) 将F试管重新放入40℃水浴中,观察能否乳汁凝固(适宜温度都可以)
【分析】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宜温度,酶活性降低,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
【详解】(1)根据题意,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同时放入一颗塑料泡沫颗粒,重新放入水浴中,并开始计时,晃动试管发现泡沫颗粒不动时停止计时,所以该实验是通过泡沫颗粒在乳汁中不能晃动来判断乳汁凝固结束的。
(2)根据表格中数据比较可知,在20℃~50℃范围内,凝乳酶能催化乳汁凝固,随温度升高,凝固先变快后变慢,40℃时,凝固速度最快。
(3)如果酶具有活性,则仍能催化乳汁凝固。所以可以将F试管重新放入40℃水浴中,观察能否乳汁凝固。
6. S闭合,S1断开 答案见解析
【详解】(1)[1]根据,当S闭合,S1断开时,R1和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最大,总功率最小,为保温状态。
(2)[2]①在两个水壶中加入等体积、相同温度的冷水,关闭家中其它用电器;
②闭合一个热水壶开关,记录水沸腾时,电能表转盘转过的圈数n1;
③关闭热水壶保温功能,记录水温下降到室温所花的时间t1;
④换另一个热水壶重复步骤②③,获得数据n2、t2;
⑤重复实验,分别求得圈数和冷却时间的平均值,结合水壶种类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7. 渐成论 CE
【分析】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1)亚里士多德每天解剖一个不同孵化阶段的鸡蛋,不同的天数看到鸡孵化的不同阶段,渐成论:个体在形成之初是一团没有分化的物质,之后逐渐形成各个器官。所以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胚胎观察结果,推测亚里士多德支持的假说是渐成论。
(2)科学探究是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
AC.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设计对照实验(或称对照组),调查法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就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故A错误,C正确。
B.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故B错误。
D.一切科学事物都是人类对世界某一个阶段或者片段的认识,随着认识的深化,很可能会对过去认为是科学的事物进行修正甚至推翻,通过这种认识的深化,使人类文明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就是科学的进步。所以被现代科学理论所淘汰的假说也是有一定得科学价值,故D错误。
E.亚里士多德每天解剖一个不同孵化阶段的鸡蛋,就是在对比鸡孵化时各个阶段的不同,所以亚里士多德观察鸡胚胎发育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故E正确。
故选C、E。
8. 串联 C 加装隔热装置,减少热量散失
【详解】(1)[1]研究电流与电热的关系,需要改变电流的大小。通过改变R2阻值来改变R1电流的大小,根据电路特点可以知道,两个电阻器必须是串联的。
(2)[2]第二组实验中电流表示数是第一组实验的约2倍,第二组实验中水升高的温度是第一次实组的4倍。第4组的电流大约是第2组电流的2.97倍,第4组实验水升高的温度大约是第2组实验的8.43倍,结合焦耳定律Q=I2Rt知道,当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第三组实验中电流表示数大约为第一组实验中电流表示数的5倍时,第三组实验中水升高的温度应该是第一组实验的25倍,即为
故选C。
(3)[3]电流通过电阻放出的热量大部分被水吸收了,还有一小部分散发到空气中去了,后者影响了测量的准确度。要减小这部分热量散失,可以将水放在隔热性能好的杯子中加热。
9. 1.5 将滑动变阻器下方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 曲线c不是根据本实验数据绘制的,因为图c实验时要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为1伏,根据现有器材,电阻为20欧无法完成实验
【详解】(1)[1]图乙所示电压表选择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1.5V。
(2)[2]移动滑片,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变,说明把滑动变阻器上方或下方的两个接线柱一起接入电路;又因为电压表的读数为1.5V,电压表的示数较小,说明是将滑动变阻器下方两个接线柱同时连接导线。
(3)[3]由图丙知道,c曲线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定=IR=0.2A×5Ω=1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U滑=U-U定=3V-1V=2V
由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知道

当R定=20Ω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R滑=2R定=2×20Ω=40Ω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20Ω,故c曲线不是根据本实验数据绘制的,理由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不能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V。
10. 含水量、揉捏次数 先用电子天平称量柿子的质量即鲜重,在烘干机里烘干一段时间后再称量,直至烘干后的质量占鲜重的 控制柿子烘干后的质量占鲜重的,揉捏次数为3次
【分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
【详解】(1)根据实验记录表格可知,含水量高的柿子做成柿饼后不出霜,含水量低和中的柿子做成柿饼后出霜,说明影响出霜量的因素有柿子的含水量。而在含水量低和中的柿子中,在一定范围内,揉捏次数越多,出霜量越多,说明柿饼的出霜量的影响因素有柿子的含水量和揉捏次数。
(2)制备一个实验中含水量高的柿子:先用电子天平称量柿子的质量即鲜重,在烘干机里烘干一段时间后再称量,直至烘干后的质量占鲜重的1/3。
(3)根据实验结果,生产中为了得到更多的柿箱,最合理的制作建议是控制柿子烘干后的质量占鲜重的1/4,揉捏次数为3次。
11. 击球的角度、击球前球的速度 击球速度越大,球的反弹速度先增大后基本不变 选B,因为从实验结果看在相同的击球速度下,B球拍与球接触时间更长,反弹速度更小
【详解】(1)[1]根据控制变量法,为了研究球拍底板材料对击球球速及旋转变化的影响,除使用相同的乒乓球外,需要控制击球前拍的状态和击球前球的状态相同,球前拍的状态就是击球的角度,击球前球的状态就是击球前球的速度。
(2)[2]由乙图图像可知,采用B底板时,球的反弹速度与击球速度的关系是击球的速度越大,反弹的速度越大。击球的速度小于14m/s时,反弹的速度近似与击球的速度成正比,击球的速度大于14m/s时,球的反弹速度几乎不变。
(3)[3]由图丙知道,防守型运动员应该,相同的击球速度时,B球板与球接触时间更长,打出的旋转球变化多,反弹速度更小,越有利于在防守中取胜,所以,防守型运动员应选择B种球拍底板。
12. ①用蒸馏水和20%的盐水,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的盐水;②取相同长度的不锈钢丝和铁丝各4根,绕成相同的形状,并分别在5%、10%、15%和20%的盐水中充分润湿;③检查装置气密性,将不锈钢丝和铁色放入装置中,活塞开始都位于50毫升刻度处,保持外界气压、温度等相同;④每隔半小时记录各装置内活塞移动的距离(或者观察相同时间内金属丝的锈蚀程度);⑤重复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金属生锈消耗氧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五分之一,50毫升空气中氧气耗尽时,活塞停在40毫升刻度处不再移动。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金属生锈的快慢可能与材料和盐水浓度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从两个方面设计对比实验:不锈钢丝与不同浓度的盐水反应情况、铁丝与不同浓度的盐水反应情况,具体实验方案如下:①用蒸馏水和20%的盐水,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的盐水;②取相同长度的不锈钢丝和铁丝各4根,绕成相同的形状,并分别在5%、10%、15%和20%的盐水中充分润湿;③检查装置气密性,将不锈钢丝和铁色放入装置中,活塞开始都位于50毫升刻度处,保持外界气压、温度等相同;④每隔半小时记录各装置内活塞移动的距离(或者观察相同时间内金属丝的锈蚀程度);⑤重复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2)金属丝锈蚀过程中消耗氧气,充分反应后,消耗氧气的体积为50mL×=10mL,活塞向左移动10毫升,因此活塞固定在50mL-10mL=40mL处。
13. 590 4米
【详解】(1)[1]当仿真人体模型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由知道,受到的浮力最大为
(2)[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动能的大小就是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入水后,根据题意知道,人体模型在水中静止时,阻力对模型做的功与重力对模型做的功相等,即
平均阻力为其重力的1.5倍,即
解得
即本次测试中池水至少4m能保证人体模型不触池底。
(3)[3]t1~t3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合力为重力,重力不变,合力不变,运动员在此期间v-t图像的斜率不变,如下图
14. 增大 1.44伏 将滑片P2移动到与P1水平对齐
【详解】(1)[1]由图知道,电压表测A点和P1之间的电阻两端电压,则当待测物体质量增大时,P1向下移动,A点和P1之间的电阻增大,由串联分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示数增大。
(2)[2]由 知道,待测物体重力为
G=mg=0.4kg×10N/kg=4N
吊托盘的是动滑轮,所以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
F=2G=8N
对应坐标轴知道,弹簧伸长量为2.4cm,AB是一段阻值为10欧姆的均匀电阻丝,长度为10厘米,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的电阻的阻值,则A点和P1之间的电阻为
由串联分压知道,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3)[3]由分析知道,当将空烧杯放入时,电压表示数应为零,则操作方法是:放入烧杯后,将P2向下调至与P1等高处,使得电压表示数为零。
15. B→A 核聚变(热核反应) ABE
【详解】(1)阴极射线AB看成电荷的定向移动,故电流的方向为B→A
(2)在太阳内部,质量较小的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下可以聚合成氦核,这种反应叫做核聚变。
(3)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a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发现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a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a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由于a粒子带正电,所以可以得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由于a粒子(a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有的粒子发生偏转可知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于电子的质量太小也可能无法阻挡a粒子轰击,故选择ABE。
16. 便于确定像的大小和位置 将光屏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15
【详解】(1)[1]小明在光屏标上刻度其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大小和位置。
(2)[2]小明把光源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则物距变大,像距应变小,将光屏向凸透镜靠近,即向左移动,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实像。
(3)[3]由表格数据可知,当
u=v=30cm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
2f=30cm

f=15cm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因为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也有可能物体在焦点上,不能成像,故此时物距
x≤f=15cm
17. 幼鼠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体重变化,对实验造成干扰 探究不同饲养方式下药物的作用 改善饮食习惯使体重下降比药物控制使体重下降更明显
【分析】科学探究过程基本要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1)实验中不选用幼年小白鼠为实验对象是因为身体还没有成熟,幼鼠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体重变化,对实验造成干扰。
(2)兴趣小组设置丙、丁两组实验,是其他条件都相等,是否吃药成为唯一的变量,所以兴趣小组设置丙、丁两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饲养方式下药物的作用。
(3)分析实验结果可知,甲、乙对比,药物是唯一的变量,对肥胖的影响不大,甲、丙对比,饮食是唯一的变量,对肥胖的影响较大,所以兴趣小组同学认为和药物控制相比,改善饮食习惯更能有效改善肥胖。他们的判断依据是改善饮食习惯使体重下降比药物控制使体重下降更明显。
18. 刻度尺、秒表 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热越多。 见解析
【详解】(1)[1]闭合开关,每隔1分钟记录液面上升的高度,则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秒表。
(2)[2]根据图乙可知,B液面上升的高度要高,且时间越长,液面越高。则可以得出结论: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热越多。
(3)[3]赞同,空气比热容小,温度变化明显,实验现象明显(或“不赞同,空气比热容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会对温度的变化造成干扰,无法直接通过液面的上升反映温度的变化。”)
19. 跑步(符合题意均可) 汗液蒸发 下降
【分析】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内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多,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过汗液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多;外界气温较低时,皮肤内的大多数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通过皮肤散发的热量减少,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通过汗液的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
【详解】(1)“状态二”中骨骼肌产热占比很大,人体在运动时主要由骨骼肌产热,则符合“状态二”的一个实例:跑步(符合题意均可)。
(2)AB段室内温度高于人体温度,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来间接散热。
(3)如果室温在C时刻下降至5℃,曲线将下降,因为此时为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皮肤血管将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