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填空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填空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13 16:4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填空题
1.(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中考二模科学试题)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 2H2O)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
(1)设备1中用水脱去烟气中的SO2,采用喷淋方式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请写出设备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中考二模科学试题)2021年3月26日,我国首次通过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到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化学材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探测器天线骨架涂有一层聚酯纤维网,聚酯纤维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材料”、“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
(2)天问一号在火星着陆后,将利用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作为其动力,制取砷化镓(GaAs)的化学原理为: ,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中考二模科学试题)目前有一种倍受关注的喷气飞行背包(如图),人背上后能通过该设备获得动力,实现人类自由单人飞翔的梦想。
(1)该背包发动机将汽油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喷气孔喷出,使人获得飞行动力,这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同时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该背包燃料为汽油,汽油燃烧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一部分对人和飞行背包做功,还有部分散失到空气中,这些内能却无法再被利用来对人和飞行背包做功,说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___________;
(3)某次飞行过程中消耗10千克汽油,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焦。(q汽油=4.6×107焦/千克)
4.(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考二模科学试题)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nRO2n+1,其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R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_,原子团RO2n+1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当R的化合价不变时,其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
5.(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科学试题)电工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检查家庭电路,在进户线的干路上串联一只灯L1,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电路图,可以判断灯L1所在的电线与进户线中的___________线相连接。
(2)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正常值为220V。当闭合开关S时,灯L1与L2都发光。此时L1两端的电压___________220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当闭合开关S时,灯L1正常发光,L2不发光,由此可以判断出L2灯头接线处___________。
6.(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科学试题)同一小球以同样的速度v沿着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抛出,甲图表示小球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向上运动,乙图表示小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空气对小球的阻力忽略不计)。
(1)小球在沿斜面上升的过程中其机械能总量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小球能到达最高点的高度h1______h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学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科学试题)小金同学在学习了酶的知识后联系生活中的金属中毒事件,又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猜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会受到金属离子的影响。结合猜想小金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铜属于重金属,钠不是重金属
设计实验:取试管4支,编号,按表分别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C的水浴中,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3滴碘液,观察其颜色变化
编号 0.25%淀粉溶液 (ml) 蒸馏 (ml) 0.9%NaCl溶液 (ml) 0.9%CuSO4溶液 (ml) 唾液溶液(ml) 加 3 滴碘液后现象
1 3 ▲ — — — 变蓝
2 3 1 — — 1 不变蓝
3 3 — 1 — 1 不变蓝
4 3 — — 1 1 变蓝
(1)小金同学提出猜想的依据是:大多数酶是一种___________,遇到重金属离子会变性。
(2)表中“▲”处应该填___________。
(3)将三支试管分别放入37°C的水浴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看了小金的设计及实验后,同桌的小胡认为凭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小金的猜想。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原实验进行改进___________?
8.(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二模科学试题)科学家用甲烷和二氧化碳在Al2O3的催化下制取合成气,其原理过程如图所示。
(1)合成气是由一种常见的单质和一氧化碳所组成的混合物,这种常见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
9.(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二模科学试题)硫化亚铁(FeS)与氧化亚铁(FeO)的结构相似,但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硫化亚铁可以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元素化合价不变)制取硫化氢(H2S)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0.(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二模科学试题)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会不自觉的调高耳机音量,提高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若瞬间将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值,有可能损伤人耳结构中的_______(选填“鼓膜”或“半规管”),此过程中声音起传递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作用。使用降噪耳机能在_______减弱外部噪声,避免了该情况的出现。
11.(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二模科学试题)如图甲所示,将小球从弹簧正上方的某处静止释放,它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小球最终静止在弹簧上时,弹簧长为40厘米。比较A、B、C三点可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 _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弹簧原长 ________40厘米(选填“<”或“>”或“=”)。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速度最大的时刻为________(选填“t1”或“t2”或“t3”)
12.(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二模科学试题)某化工厂以硫酸钙为原料制备硫酸铵,其工艺流程如图:
(1)该流程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SO4+2NH3+CO2+R=CaCO3 ↓+(NH4)2SO4,则R 的化学式为_______;
(2)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二氧化碳和_________;
(3)根据该流程中获得硫酸铵晶体的方法,可判断硫酸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13.(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二模科学试题)在实验室里,科学家利用氢气(电解水产生)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然后在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最后合成淀粉。
(1)电解水产生氢气的过程中,能量从 ___________转化为化学能;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能合成淀粉,植物光合作用是在___________细胞中进行;
(3)甲醇(化学式CH3O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4)此合成技术中多次用到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___________保持不变(写出一点即可);
(5)要进行工业化生产,未来人工合成淀粉的挑战之一在于如何在细胞外保持各种酶活性稳定,这是由于生物酶的活性会受到 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写出一点即可)。
14.(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考一模科学试题)如图所示的避灾方法,适用于(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泥石流 D.寒潮
15.(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考一模科学试题)我国自主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项目”技术路线如图甲所示,其中将二氧化碳和氢气高效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如图乙所示。回答问题:
(1)据图甲所示的技术路线,写出获得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在图乙所示的微观示意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先转化为___________、氢和氧等中间产物,然后再进一步作用生成甲醇和水。
16.(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考一模科学试题)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___V,家里的电灯、电冰箱等是___________联在电路中的。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___________线上;电冰箱的插头应插入如图所示的三孔插座,目的是使其金属外壳通过插座___________(选填“A”“B”或“C”)孔中的地线与大地相连,防止因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
17.(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考一模科学试题)如图所示,一段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和一个光滑的圆弧槽在B点处相连。质量为m的物体,以一定的速度从A点出发,最高到达离水平面高度为h的C点,然后下滑,经B点后停在D点;D点恰为AB的中点。(忽略空气阻力)
(1)物体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___________;
(2)物体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是___________;
(3)物体从A点出发到停在D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增大与烟气的接触面积 ,使吸收更充分 2CaSO3+O2=2CaSO4
【详解】(1)设备1中用水脱去烟气中的SO2,采用喷淋方式能够增大水与烟气的接触面积 ,使吸收更充分,故填增大与烟气的接触面积 ,使吸收更充分。
(2)由图可知,设备3中发生的反应是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CaSO3+O2=2CaSO4。
2. 合成材料 CH4
【详解】(1)聚酯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故填合成材料。
(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3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个镓原子和1个砷原子,反应后出现了1个镓原子和1个砷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尚缺的3个碳原子和12个氢原子存在于3Y中,即1个Y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其化学式为CH4,故填CH4。
3. 相互的 化学 方向性 4.6×108
【详解】(1)[1]背包发动机将汽油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喷气孔向后喷出,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从而使人获得飞行动力,使人离地面越来越远,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2][3]汽油燃烧时,消耗化学能,产生内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用来对人和飞行背包做功,还有部分内能散失到空气中,但这些内能却无法再被利用来对人和飞行背包做功,这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3)[4]10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mq汽油=10kg×4.6×107J/kg=4.6×108J
4. A-33n-16 +(3n+2) -n R2O3n+2 2A-18n
【详解】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nRO2n+1,其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A (1×n) [16×(2n+1)]=A 33n 16,故填A 33n 16;
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R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1)×n+x+(-2)×(2n+1)=0,x=+(3n+2),故填+(3n+2);
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原子团RO2n+1的化合价为y,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1)×n+y=0,y=-n,故填-n;
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R元素的化合价为+(3n+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R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写为R2O3n+2,故填R2O3n+2;
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33n-16,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化合物R2O3n+2的相对分子质量=(A-33n-16)×2+16×(3n+2)=2A 18n,故填2A 18n。
5. 火 小于 短路
【详解】(1)[1]根据图片可知,灯泡L1所在的导线与开关相连,则灯泡L1与进户线中的火线相连接。
(2)[2]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正常值为220V,当闭合开关S时,灯L1与L2串联,根据
U总=U1+U2
可知,此时L1两端的电压小于220V。
(3)[3]当闭合开关S时,灯L1正常发光,L2不发光,由此可以判断出L2灯头接线处短路。
6. 不变 大于
【详解】(1)[1]小球在沿斜面上升过程中,斜面光滑,即不会克服阻力而消耗机械能,因此其机械能总量不变。
(2)[2]开始时,小球的质量和抛出时的速度相等,所以具有的动能相等,小球在地面上,没有重力势能,所以开始时小球的机械能相等,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沿光滑的斜面上升到最高点h1时速度为零,即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大,高度高;而乙到达最高处h2时在水平方向还有速度,即动能只有一部分转化为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小,因此上升高度小一些,即
h1>h2
7. 蛋白质 2 37°C是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宜温度 0.9%CuSO4改为0.9%CuCl2
【详解】(1)酶是一种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离子会变性,故填蛋白质。
(2)根据控制变量的要求,实验中应控制液体的体积相同,即实验中液体的总体积为5mL,表中“▲”处应该填2,故填2。
(3)37°C是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宜温度,所以将三支试管分别放入37°C的水浴中,故填37°C是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宜温度。
(4)铜属于重金属,钠不是重金属,证明重金属离子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不同,阴离子应该相同,所以改进的方法是将0.9%CuSO4改为0.9%CuCl2,故填0.9%CuSO4改为0.9%CuCl2。
8. H2 1:1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O22CO+2H2。
【详解】(1)由分析可知,合成气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氢气属于单质,化学式为:H2;
(2)由CH4+CO22CO+2H2可知,反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是1:1。
9. 构成的原子不同(或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 FeS+2HCl=FeCl2+H2S↑
【详解】由硫化亚铁(FeS)与氧化亚铁(FeO)的化学式可知,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是由于两者构成的原子不同(或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硫化亚铁与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硫化氢(H2S)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2HCl=FeCl2+H2S↑。
10. 响度 鼓膜 能量 耳朵处
【详解】[1]人们会不自觉的调高耳机音量,是提高声音的响度。
[2]若瞬间将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值,有可能损伤人耳结构中的鼓膜。
[3]声音能传递能量,所以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
[4]使用降噪耳机能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11. 不守恒 > t1
【详解】[1]由图乙可知,小球离开弹簧后可以继续向上运动,但是小球每一次反弹的高度逐渐变小,因为有空气阻力,在此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2]小球最终静止在弹簧上时,弹簧长为40cm,由于小球对弹簧有压力,弹簧缩短一些,所以弹簧原长大于40cm。
[3]在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动能不断减小,所以动能最大时是在t1时,速度最大的时刻是t1。
12. H2O 氨气 较大
【详解】(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1个钙原子、1个硫原子、1个碳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生成物中有1个钙原子、1个硫原子、1个碳原子、2个氮原子、7个氧原子、8个氢原子,所以R是H2O;
(2)分析该流程可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二氧化碳和氨气;
(3)由流程可知,硫酸铵晶体是由降温结晶得到的,所以硫酸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13. 电能 叶肉 12.5% 质量或化学性质 温度或酸碱度
【详解】(1)在电解水过程中,生成氢气和氧气,能量转化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能合成淀粉,植物光合作用是在叶肉细胞中进行;
(3)甲醇(化学式CH3O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5)温度、酸碱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生物酶的活性。
14.A
【详解】读图可知,如图所示是躲在卫生间狭小的空间里,用枕头护住头部,是地震发生时的急救措施。
故选A。
15. 一氧化碳(或CO)
【详解】(1)由图甲可知,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由图乙的微观反应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作用下生成一氧化碳、氧和氢进一步作用生成甲醇(CH3OH)和水。
16. 220 并 火 A
【详解】[1]世界各国的生活用电电压不完全相同,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2]家里的电灯、电冰箱等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3]为了安全用电,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上。
[4]插座上A孔中的地线和室外的大地相连,插头上标着E的导线和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电冰箱的插头应插入如图所示的三孔插座,目的是使其金属外壳通过插座A孔中的地线与大地相连,防止因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
17. 左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mgh
【详解】(1)[1]物体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水平面运动的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
(2)[2]物体在B点时有一定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动能,到C点的过程中,其速度为0,动能为0,具有一定的高度,重力势能最大,故物体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3]因BC段光滑,故物体在这段路程中机械能守恒(没有克服摩擦力做功),从C点到B点,重力做的功为
W=mgh
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物体下滑到B点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即B点的动能为mgh,已知物体经B点后停在D点(动能为0),故这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动能减小量,即为mgh;AB段粗糙程度相同,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因AD=DB,根据W=fs,故从A点出发运动到D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物体从B点运动D点做的功,等于物体从D点运动B点做的功,故物体从A点出发到停在D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
W总=3W=3mgh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