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22年中考科学模拟题汇编-选择题
1.(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瑞安玉海楼是中国东南著名藏书楼之一、为了更准确查找玉海楼的位置,当图幅大小相同时,应该选择比例尺最大的( )
A.瑞安地图 B.温州地图 C.浙江地图 D.中国地图
2.(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锆石是测定地质年份时常用的材料,主要成份为硅酸锆(ZrSiO4)。已知ZrSiO4中Si的化合价为+4,则Zr的化合价为( )
A.+4 B.-4 C.+2 D.-2
3.(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从1998年开始,冰壶被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在冰壶运动中,运动员在冰壶前方刷冰可以增大冰壶运动的距离。这是因为刷冰后减小了冰壶受到的( )
A.重力 B.支持力 C.压力 D.摩擦力
4.(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在明亮的视野中寻找到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需要调节的结构是( )
A.③目镜 B.②物镜 C.④粗准焦螺旋 D.⑤细准焦螺旋
5.(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科学研究院团队对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进行研究,发现钛(Ti)在月壤中的含量是地球土壤平均含量的6倍多。T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9,质子数是22.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9 B.22 C.27 D.71
6.(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了水油分离的实验,发现在太空中混合后的水和油不会分层。而在地面上混合后的水和油静置后会分层。这主要是因为在太空中( )
A.水的质量变小 B.油的密度变大
C.水和油的重力变小 D.水和油的比热变大
7.(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科学考察队在泰顺发现一种壳斗科新物种, 以温籍科学家陈嵘的名字命名为陈嵘栲。它的果实坚硬,被壳斗包裹(如图)。陈嵘栲的果实在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个体
8.(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有些眼镜长期使用后,鼻托处会产生绿色的物质,这是由于铜制的鼻托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了铜锈[Cu2(OH)2CO3]。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CO2 C.Cu D.Cu2(OH)2CO3
9.(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近年来,随着温州市三烊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好,越来越多的鸟类选择在三烊湿地里栖息、落脚,黑翅鸢、红脚隼等珍稀鸟类已成为湿地的常客。在湿地生态系统中,黑翅鸢、红脚隼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玻璃板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0.(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小明用如图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实验中,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进行实验。实验选择玻璃板不是为了便于确定( )
A.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B.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C.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D.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11.(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下图是某催化反应的微观过程模型。该模型中表示催化剂的是( )
A. B. C. D.
12.(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如图是小明设计的风速测试仪原理图,其中探头安装在虚线框中,探头与金属杆、滑片P相连。当滑片向上移动时,电压表读数越大,表示风力越大。能够实现“电压表读数越大,表示风力越大”的探头形状是( )
A. B. C. D.
13.(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近日,权威学术期刊《国际环境杂志》发表的研究论文显示,第一次在人类的血液中检测到了微塑料粒子。研究人员将微塑料描述为“生活环境和食物链中无处不在的污染物”,就连空气中都漂浮着塑胶微粒。空气中的塑胶微粒进入人体后,首先到达的是心脏的( )
A.①右心房 B.②左心房 C.③右心室 D.④左心室
14.(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如图所示,有一长方体实心铁块沉在粗糙的水池底部,某工程队利用汽车将铁块从水中竖直打捞上来。若汽车以恒定速度v向右行驶,则铁块从池底升至水面上方一定高度的过程中,绳子拉力的功率P随铁块上升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15.(2022·浙江温州·统考二模)科学兴趣小组用三段粗细均匀、质量相等的铁丝与不同溶液反应研究金属活动,将原三段铁丝拼接在同一 平面内,使相互夹角均为120",悬挂后静止时如图所示,现将oa段铁丝浸入硫酸锌溶液,ob段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oc段铁丝没入稀硫酸溶液。相同时间后取出三段铁丝,重新按相同方法拼接并悬挂,观察到的现象合理的是( )
A. B.
C. D.
16.(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我国汉朝就掌握了豆腐的制作工艺。下列制作豆腐的流程中与实验室过滤的原理相同的是( )
A.黄豆磨浆 B.分离渣浆
C.煮沸豆浆 D.点卤凝固
17.(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制冰新技术:用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使管外的水结冰。该技术中二氧化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18.(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日前,泰顺发现植物新物种(如图),为纪念温籍中国树木分类学奠基人陈嵘命名为“陈嵘栲”。据图判断“陈嵘栲”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19.(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某灯泡工作时发生下列变化,其中能反映灯泡实际功率一定变大的是( )
A.灯泡亮度变暗 B.发光时间变长
C.灯泡亮度变亮 D.发光时间变短
20.(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云南“桂花耳”是一种真菌,生长在腐木上,能将腐木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看,桂花耳属于(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21.(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利用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合成氯化铵(NH4Cl)是工业制取氮肥的研究热点,氯化铵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2.(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小明观察到的视野变化如图甲所示,该过程一定需要调节图乙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3.(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车站“云防疫”闸机可以自动实现防疫码、身份证查验功能。当旅客健康码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开关S1闭合,红灯L亮起报警。当健康码为绿色时,开关S2闭合,再刷身份证,开关S3闭合,电机M启动,挡板打开放行。以下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24.(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把数棵新鲜菠菜放入黑色塑料袋,扎紧袋口,在暗处放置一夜后,将袋内气体挤压入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下列现象中,能证明菠菜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A.塑料袋内壁有水珠 B.菠菜质量变轻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菠菜出现萎蔫
25.(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某小组探究“导体在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下列四种情况中(箭头表示导体ab的移动方向),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偏转的是( )
A. B.
C. D.
26.(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冬奥会一般在2月份举行,要求举办城市该时段的气温在-17~10°C之间。如图是冬奥会部分举办城市(图中黑点)分布示意图,这些城市满足这一举办条件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相近 B.经度位置相近
C.地形特征相同 D.海陆位置相同
27.(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小明往四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样品,再滴入各试剂(如图),其中能够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的是( )
A. B.
C. D.
28.(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如图是一杯充分搅拌并久置后的糖水,图中甲、乙、丙三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其大小关系是( )
A.a>b>c B.a29.(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天宫课堂 ”上航天员王亚平制作了一个水球,通过水球可看到一个像(如图甲),往水球内注入气体,在水球中央形成一个气泡,结果同时形成两个人像(如图乙)。下列关于图乙两个像的形成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只有正立虚像是凸透镜成像 B.只有倒立实像是凸透镜成像
C.正立虚像、倒立实像都是凸透镜成像 D.正立虚像、倒立实像都不是凸透镜成像
30.(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温州多项传统工艺入选浙江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下列传统工艺制作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雕刻 B.烧瓷 C.剪纸 D.刺绣
31.(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温州气候适宜,盛产各种酸甜爽口的水果,深受市民喜爱。分析下表,酸性最强的水果是( )
水果名称 高楼杨梅 三垟瓯柑 陶山甘蔗 永嘉柿子
pH值 2.5~3.5 4.0-5.0 5.5~5.9 7.5~8.5
A.高楼杨梅 B.三垟瓯柑 C.陶山甘蔗 D.永嘉柿子
32.(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如图是古代城门吊桥模型,四条线代表四种绳索位置,吊起桥面最省力的绳索位置是( )
A. B. C. D.
33.(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实验操作是科学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添加固体药品
C.滴加液体药品 D.稀释浓硫酸
34.(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小明投掷实心球的过程示意图,球在b处离手,经最高点c处,落在地面d处,最后滚动至e处。小明对实心球有做功的阶段是( )
A.ab B.bc C.cd D.de
35.(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我国发明的新型钛合金,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从事科考任务解决了材料难题。利用镁和四氯化钛制取金属钛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该反应的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6.(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实验室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
A. B.
C. D.
37.(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吹足气的气球放手后,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气球喷气口温度降低。下图所示的热机四冲程与上述能量转化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38.(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小明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比较花生仁等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
A.将温度计直接接触试管底部 B.温度不再升高时记录水温度
C.待水完全沸腾时移开燃烧匙 D.直接放入一整粒花生仁燃烧
39.(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某科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0.(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根据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是( )
A.小肠壁的平滑肌层能使小肠蠕动 B.小肠长度约为5-6米
C.小肠壁上丰富的肠腺能分泌消化液 D.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1.(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某伤员在抢救过程中急需输血,其血液与A型血的血清、B型血的血清均能发生凝集反应。医生给该伤员输血时应选择的血型是(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42.(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将灯L1(6伏6瓦)和L2(3伏3瓦)串联接入电源电压为9伏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灯都发光。下列关于L1、L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际功率一样大 B.额定功率一样大 C.亮度一样亮 D.都能正常发光
43.(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 B.b点溶液不含硫酸根离子
C.c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d点溶液中不含有钠离子
44.(2022·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10伏不变,R0=5欧,R为滑动变阻器(10欧,2安)。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右端(a点)滑到中点(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a变为Ib。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P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1.A
【详解】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范围最小的是瑞安地图,因此其比例尺最大。
故选A。
2.A
【详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在ZrSiO4中Si的化合价为+4,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设Zr的化合价为x,可列式为:x+(+4)+(-2)×4=0可知x=4,故Zr的化合价为+4价。故选A。
3.D
【详解】用毛刷刷冰,使冰壶和冰之间形成一层水膜,由于水的出现使冰壶与冰面分开,减小了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
故选D。
4.D
【分析】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详解】在视野中已经找到物像,但物像不清晰,应调节⑤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B
【分析】在原子结构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详解】由分析可知Ti原子的质子数是22,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故选B。
6.C
【详解】A.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在太空中,水的质量不会变,故A错误。
B.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在太空中,油的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则密度不变,故B错误。
C.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水和油的重力变小,在太空中混合后的水和油不会分层,故C正确。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在太空中水和油的比热容不会变,故D错误。
故选C。
7.C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果实是由种子和果皮组成。
【详解】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由六大器官构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系统是由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动物体有系统,植物体没有系统。陈嵘栲的果实属于六大器官之一。
故选C。
8.B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O2属于单质,故A选项错误
B、CO2属于氧化物,故B选项正确
C、Cu属于单质,故C选项错误
D、Cu2(OH)2CO3属于化合物,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9.B
【分析】态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
生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粪便以及枯枝落叶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所以在湿地生态系统中,黑翅鸢、红脚隼属于消费者。
故选B。
10.D
【详解】ABC.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薄平板玻璃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找到像便可以确定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关系和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而且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得出物与像的大小相等,故AB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像原理是由于光的反射,没有玻璃板也能确定像是虚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A
【详解】催化剂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由图可知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故在该反应中 作催化剂,故选A。
12.C
【详解】由题意知,当滑片向上移动时,电压表读数越大,表示风力越大。要实现“电压表读数越大,表示风力越大”。风速越大,产生向上的升力要越大,使滑片向上移动,即探头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探头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探头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压力差,C中探头形状符合要求,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B
【分析】人体内有两大循环途径,分别是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里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详解】空气中的塑胶微粒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经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随肺静脉首先进入心脏的②左心房,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4.D
【详解】①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拉力大小F=G-F浮保持不变,根据可知,由于F、v不变,所以拉力功率保持不变;
②物体从上表面刚露出水面到物体下表面露出水面时,拉力F=G-F浮,由于F浮逐渐减小,拉力F逐渐增大,由于物体速度不变,根据P=Fv可知,拉力的功率逐渐增大,且拉力的功率与物体上升高度是一次函数关系;
③当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后,拉力F=G物,大小保持不变,根据P=Fv可知,拉力的功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无关。
绳子拉力的功率P随铁块上升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D所示。
故选D。
15.D
【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铜,铁与硫酸锌不反应,oa段铁丝质量不变;ob段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生成的铜附着在铁锈表面,ob段铁丝的质量增加,oc段铁丝没入稀硫酸溶液,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丝的质量减小,所以浸泡相同时间后取出三段铁丝,质量关系为:ob段>oa段>oc段,故选D。
16.B
【详解】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根据题意知道,分离渣浆,是将豆浆与豆渣分离,与实验室过滤的原理相同,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7.A
【详解】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故二氧化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A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详解】A.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图中植物有果实,所以属于被子植物,故A符合题意。
B.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果实,故B不符合题意。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一般长的比较高大,但是蕨类植物的生殖依然离不开水,还没有脱离水的限制,因此适宜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故C不符合题意。
D.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C
【详解】灯泡的亮暗程度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灯泡越亮,实际功率越大,所以,能反映灯泡实际功率一定变大的是灯泡亮度变亮,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0.B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详解】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桂花耳”是一种真菌,生长在腐木上,能将腐木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所以属于分解者。
故选B。
21.C
【详解】氯化铵在水中能解离出铵根离子和氯离子,属于盐,不属于酸、碱;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C。
22.D
【分析】图中显微镜的结构: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粗准焦螺旋;④细准焦螺旋。
【详解】A.①目镜的作用是放大物像,A不符合题意。
B.②转换器上安放有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转动转换器可以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镜头,B不符合题意。
C.③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快速找到物像,C不符合题意。
D.④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D符合题意。
故选D。
23.C
【详解】由题意可知,当出示的健康码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开关S1闭合,红灯亮起;当健康码为绿色时,开关S2闭合,再刷身份证,开关S3闭合,电机M启动,这说明开关S2、S3共同控制电动机;电动机与灯泡能各自独立工作是并联的;开关S1与红灯L在一条支路中;开关S2、S3、电动机串联在另一条支路中。
A.灯泡和电动机并联,开关S3在干路中,只闭合开关S1,灯泡不会发光,只有闭合开关S3、S1,灯泡才会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灯泡和电动机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中,只闭合开关S3,电动机不会工作,只有闭合开关S3、S1,电动机才能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灯泡和电动机并联,开关S1和红灯L在一条支路中,开关S2、S3、电动机串联在另一条支路中,故C符合题意;
D.灯泡和电动机并联,开关S2和开关S3并联,闭合S2或闭合S3,电动机都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4.C
【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详解】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实验说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故能证明菠菜进行呼吸作用的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选C。
25.C
【详解】A.导体ab向下运动,未切割磁感线,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开关断开,未形成闭合回路,且导体ab向下运动,未切割磁感线,无法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导体ab水平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且开关闭合,能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偏转,故C符合题意;
D.图中开关断开,未形成闭合回路,无法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6.A
【详解】读图可得,图中举办城市纬度位置相近,都分布在中纬度地区,该地区冬季气温较低,降雪较多,故A正确。故选A。
27.D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色,溶液变红色,不能确定是否变质,该选项不正确;
B、加入足量氯化钙,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碳酸钠,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该选项不正确;
C、加入的少量稀盐酸如果不足以和氢氧化钠反应,即使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稀盐酸也不能和碳酸钠反应,不能确定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该选项不正确;
D、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该选项正确。
故选D。
28.D
【详解】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故图中甲、乙、丙三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选D。
29.B
【详解】由图甲知道,水球相当于是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图乙知道,内圈相当于变成了两个凹透镜的组合,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正立的虚像,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B正确。
故选B。
30.B
【详解】A.雕刻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烧瓷过程中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剪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刺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31.A
【详解】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高楼杨梅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32.A
【详解】A选项中拉力的力臂最大,根据杠杆平衡公式F1L1=F2L2可知,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越省力,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33.D
【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34.A
【详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力和距离的方向要一致)。二者缺一不可。
在a 到b的过程中,实心球受到推力作用,且在推力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故小明对实心球做了功。实心球离手后,由于惯性通过了距离,但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所小明不再做功。
故选A。
35.C
【详解】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
36.B
【详解】A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干燥剂,使用浓硫酸做干燥剂时,导管应该“长进短处”,故A错误,B正确。
CD.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不能做二氧化碳的干燥剂,故CD错误。
故选B。
37.C
【分析】吹足气的气球放手后,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气球喷气口温度降低,该过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详解】A.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排气门开启,活塞上行,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故B不符合题意;
C.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符合题意;
D.进气门开启,活塞下行,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8.B
【详解】A.温度计直接接触试管底部,会导致温度计示数偏低,故A错误。
B.相同的水温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烧释放的能量越多,所以温度不再升高时记录水温度,故B正确。
C.该实验需要温度不再升高时,才能移开燃烧匙,而不是待水完全沸腾,故C错误。
D.实验时需要将花生仁切碎,这样有利于充分燃烧,使实验更准确,故D错误。
故选B。
39.A
【详解】A.①中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Fe>Cu;②中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Cu>Ag;该组合能得出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故选项正确。
B.①中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Fe>Cu;③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Fe>H;该组合无法得出银、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选项错误。
C.②中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Cu>Ag;③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Fe>H;该组合无法得出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选项错误。
D.②中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Cu>Ag;④中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银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银;该组合无法得出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0.D
【分析】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这是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详解】A.小肠壁内有平滑肌,可以缓慢收缩蠕动,有利于消化食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小肠约长约5~6m,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为消化提供充足的场所,故B不符合题意。
C.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食物,故C不符合题意。
D.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与消化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1.C
【分析】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为4种血型。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称A型;若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不含凝集素;O型人的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详解】根据血清中所含凝集素的种类及凝集反应的原理,此人的血液与A型血清和B型血清均发生凝集反应,可判断出此人的红细胞同时含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其血型应为AB型。
故选C。
42.D
【详解】ACD. L1的电阻为
L2的电阻为
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则L1的实际功率为
L2的实际功率为
两者实际功率不同,故A错误,实际功率决定亮度,所以两个小灯泡发光亮度不同,故C错误;因为两者的实际功率都等于额定功率,所以两个小灯泡都正常发光,故D正确。
B.根据题意中给出的小灯泡规格可知,两者额定功率不同,故B错误。
故选D。
43.C
【分析】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详解】A.加入的硫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图中a点硫酸有剩余,所以溶液呈酸性,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故A错误。
B.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有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以及还未反应的硫酸铜,所以b点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
C.c点表示氢氧化钠溶液正在和硫酸铜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剩余的硫酸铜,故C正确。
D.d点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SO42-,故D错误。
故选C。
44.C
【详解】AD.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滑动变阻器功率为
当R滑=R0=5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所以当滑片P从右端(a点)滑到中点(b点)过程中,滑动变阻器功率不断变大,故AD错误。
BC.根据可知,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
电功率P和电流I不成一次函数关系,所以B错误,C正确。
故选C。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