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端午粽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有关。(难点)
新课导入
青团
月饼
《端午粽》
做法、原料:粽子是用青青的箬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味道: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种类:除了红枣棕,还有红豆棕和鲜肉粽。
纪念意义: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资料宝袋
屈原,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人。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认识生字
午
wǔ
笔顺:
认识生字
节
jié
笔顺:
认识生字
叶
yè
笔顺:
认识生字
米
mǐ
笔顺:
认识生字
真
zhēn
笔顺:
认识生字
分
fēn
笔顺:
认识生字
豆
笔顺:
dòu
学习第一小节
课文里的外婆一到端午节会做什么?
煮好一锅粽子等我们回去。
想象一下外婆当时的心情。
高兴、期待。
端午粽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粽子的味道
ABAC:又大又红,又细又长,又香又甜。
——清香、又黏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
红枣粽 红豆粽 鲜肉粽
找一找,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样?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纪念屈原
资料袋——端午节的由来
这个节日的由来是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于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从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于无法获得皇帝的重视,屈原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罗江自尽。由于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平息汨罗江中的蛟龙。即使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是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着。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具体写了粽子的原料,外婆做的粽子花样多,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课文主旨
吃粽子、赛龙舟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爱国之情
端午节
一、看 拼 音 写字词。
1.农历五月初五是,(duān wǔ jié)________。
2.(yè piàn) ________绿绿的,包粽子正好。
3.白白的糯(mǐ)____颗颗饱满。
4.外婆把包的(hóng dòu)________粽(fēn)____给邻居吃。
端午节
叶片
米
红豆
分
二、比一比,再组词。
午( ) 节( )
牛( ) 爷( )
叶( ) 米( )
古( ) 来( )
真( ) 分( )
直( ) 刀( )
中午
放牛
节能
爷爷
树叶
古代
大米
来往
真理
直线
分开
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