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封建时代的欧洲 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封建时代的欧洲 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3 14:4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陕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封建时代的欧洲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陕西宝鸡·统考一模)封君封臣制是封建时代欧洲的重要制度,下列对其阐述正确的有( )
①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 ②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③封臣与封君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 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材料中的宗教指的是
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3.(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东汉豪强大族的庄园“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该材料反映出中国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共同点是
A.实行土地公有制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经济自给自足 D.居民都是自由农民
4.(2022·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其特点是
A.政治上实行民主政体 B.经济上自给自足
C.庄园法庭由农奴主持 D.教育上大学兴起
5.(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下列对庄园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B.设有庄园法庭,具有司法权
C.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D.商业贸易十分发达
6.(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据史料记载,13世纪的西欧,有一名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而被罚款6便士。做出这一惩罚规定的是
A.基督教会 B.庄园法庭 C.公民大会 D.城市的领主
7.(2022·陕西·模拟预测)12世纪起,西欧出现了诸如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大学。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西欧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力推动 B.西欧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C.西欧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 D.罗马帝国不断向外扩张
8.(2022·陕西宝鸡·统考一模)中世纪贵族世袭,各行各业也基本上都是子承父业,一个人的命运基本上在他出生之前已经被决定了。但是大学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状况,学位使得任何阶层的人都有了社会晋升的希望。这表明中世纪大学
A.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 B.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 D.实现了社会的平等
9.(2022·陕西宝鸡·统考二模)阅读表格,与表格中反映内容相关的是( )
学校 成立时间 学校 成立时间
博洛尼亚大学 1088年 维也纳大学 1365年
牛津大学 1096年 科因布拉大学 1290年
剑桥大学 1209年 巴黎大学 1150年
①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②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③选拔官吏的需要 ④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2022·陕西渭南·统考二模)西欧中世纪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这表明中世纪西欧的大学
A.拥有绝对的自治权
B.大学师生可以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
C.教师可以私人办校,不受教会的影响
D.大学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11.(2022·陕西宝鸡·统考一模)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大学的兴起 B.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C.哈里发设立“智慧宫” D.西欧城市的复兴
12.(2022·陕西·模拟预测)汤普逊在《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中写道:“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论过程,是演进的;但论结果,是革命的。”这一“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
A.城市市民阶层形成,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B.促进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C.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D.农奴逃离庄园,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分裂
13.(2022·陕西渭南·统考模拟预测)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许多新兴城市建立起来,成为工商业和文化中心。下列关于这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些城市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B.城市居民只采用武力斗争的手段争取自治
C.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中取得“特许状”
D.取得自治的城市能够完全摆脱国王或领主的控制
14.(2022·陕西·统考二模)下图是古罗马“变形计”的示意图,空白处填写正确的是( )
A.①罗马共和国②古希腊 B.①查理曼帝国②古埃及
C.①罗马共和国②拜占庭帝国 D.①查理曼帝国②亚历山大帝国
二、填空题
15.(2022·陕西咸阳·一模)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_____、_____三个国家的雏形。
16.(2022·陕西宝鸡·统考三模)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______,它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手工工场和______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7.(2022·陕西西安·统考二模)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在西欧乡村流行开来,这就是________;进入19世纪,传统的________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18.(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西欧封建社会时期,自给自足的____经济盛行一时,____对文化绝对控制。
19.(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影响广泛,____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____”。
20.(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____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____仍然承认奴隶制,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三、综合题
21.(2022·陕西咸阳·一模)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西欧哪一种制度?这一制度是以什么为纽带而形成的?图二反映的是哪一重要的农业组织形式?它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二城市兴起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促使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市民阶级的产生,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同时新的世俗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对近代西欧的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概括城市的兴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学者们免受地方法官的司法审判;点特殊的案件中,任何被传唤出庭的学生都可选择是由自己的教师审理还是由主教审理。”
(3)中世纪的大学除了享有材料三中反映的特权外,还有哪些特权?指出当时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本次探究拟定一个主题。
参考答案:
1.A
【详解】依据所学,封君封臣制是封建时代欧洲的重要制度,但是以土地为纽带而非血缘关系为纽带,④排除;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①②③正确。故A正确,BCD排除。故选A。
2.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宗教指的是基督教。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早期基督教反对罗马暴政,谴责富人剥削。公元2世纪以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4世纪后期,罗马帝国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大大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中国土生土长得宗教,排除;C项起源于古印度,流行于亚洲,排除;D项兴起于阿拉伯半岛,排除。故选B。
3.C
【详解】根据“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自己制作”等信息可知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园都通过自己生产满足自身需要,在经济上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C;东汉和中世纪西欧庄园都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居民都带有农奴性质,不是自由民,排除AD;东汉和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经济都带有自给自足的性质,没有出现雇佣关系,较少面向市场,因此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故选C。
4.B
【详解】庄园制指的是中央把土地作为采邑分给大封建主形成庄园。庄园是封建主占有和经营的大片地产,包括一个或若干个村庄,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B项正确;西欧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并非民主政体,排除A项;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排除C项;12世纪,大学在城市兴起,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也少有商品交换,因此“商业贸易十分发达”的表述错误,D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B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6.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世纪西欧负责庄园中司法审判的是庄园法庭,所以做出这一惩罚规定的应该是庄园法庭,B项正确;基督教会、公民大会和城市的领主都与中世纪西欧庄园中的审判机构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7.B
【详解】随着西欧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出现了各种学校,这些尤为各种学校逐渐演变而成的,大学成为当时人才的摇篮和传播知识的基地。从11世纪未开始,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为中心,并逐渐扩展到西欧各国,出现了研究、学习和采用罗马法的历史现象。西欧出现了诸如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大学,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西欧中世纪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西欧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在公元前5世纪到高峰,排除A项;西欧庄园经济主要是农村,排除C项;罗马帝国在4世纪就分裂了,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中世纪贵族世袭,各行各业也基本上都是子承父业,一个人的命运基本上在他出生之前已经被决定了。但是大学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状况,学位使得任何阶层的人都有了社会晋升的希望”可知,中世纪大学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阶级固化,促进了社会公平,故C正确;AB未在题干中体现,故错误;中世纪大学冲击了贵族世袭特权,但并未完全实现了社会的平等,故D错误。综上故选C。
9.B
【详解】表格反映的是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日益繁荣以及城市的自由和自治,一些大学建 立起来,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也须从教会那里得到授课许可证,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 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大学的自治权利得到保证,①②④符合题意;选拔官吏的需要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无关,③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西欧的大学享有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和教育自主权。其中司法特权指大学师生可以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B项正确;“拥有绝对的自治权”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教师可以私人办校,不受教会的影响”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大学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大学的兴起,它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欧洲,排除BC两项;西欧城市的复兴体现了欧洲生产力的进步,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据所学知识,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的兴起推动了城市市民阶层形成。从中分化出了早期的资产阶级,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A项正确;西欧城市的兴起发生在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之后,排除B项;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社会的转型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不是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排除C项;农奴逃离庄园,加速了封建庄园经济的衰落,而不是加速罗马帝国的分裂,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 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 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C项正确;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大学,排除A项;城市居民争取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排除B项;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000年左右,罗马城邦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变为罗马帝国,4世纪末,罗马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C项正确;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5. 法兰西 意大利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故①是法兰西,②是意大利。
16. 庄园 租地农场
【详解】①结合所学可知,自9世纪起,西欧社会开始流行一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庄园。 一般而言,封建庄园的剥削方式都以劳役地租为主,庄园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庄园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大部分。庄园里的自由农民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财产及份地保有权。西欧封建庄园具有司法权,各个庄园都设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西欧庄园是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②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转型时期,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7. 庄园 手工工场
【详解】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是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雇用1000多工人。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故答案为庄园;手工工场。
18. 封建庄园 教会神学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西欧封建社会时期,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
19. 《荷马史诗》 最美好的花朵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影响广泛,《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0.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详解】《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
21.(1)封君封臣制度;土地;庄园;在领主统治下,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市民阶级的产生,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新的世俗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
(3)免赋税特权、教育自主权;受基督教会影响,也反映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西欧的封建时代。
【分析】(1)
8 世纪前期,封君封臣制开始实施。这一制度下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因此,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图一中等级制度可知是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联系封君与封臣的纽带是土地;9 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因此,第三小问,依据材料一图二可知是庄园;第四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
依据材料二“促使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可得出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和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依据材料“市民阶级的产生,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依据材料二“同时新的世俗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可得出新的世俗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
(3)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的信息可知是司法特权,因此,中世纪的大学除了享有材料三中反映的特权外还有免赋税特权、教育自主权等;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中世纪大学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
依据材料中封君封臣制、庄园、大学等信息可知,本次探究的主题是西欧的封建时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