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端午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 端午粽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4 14: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目标:
1.认识“端、粽”等6个生字、“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真、节”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读好长句子。
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又黏又甜”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等词语。
4.结合课文和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话介绍粽子。
教学过程
一、识粽子,知端午
1.情境导入:小朋友们,我们中国有许多美食,这些食物还和一些传统节日有关,我们一起玩一个看美食,猜节日的游戏吧!
小汤圆,圆又圆
吃月饼,赏明月
吃青团,祭祖先
2. 出粽图,识“粽”字
(1) 提问:你知道粽子是怎样的吗?出示粽子图。
(2) 出“粽”字,正音
(3) 学“粽”字,识“米字旁”:我们都吃过粽子,粽子是用大米做的所以粽子的“粽”左边是个“米”,叫做“米字旁”。(齐读)
(4) 描红“粽”的米字旁,提醒米字旁的书写变化(红笔标示:米作偏旁时捺变成点)
(5)“米”字是一个象形字,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小朋友们观看视频,我喜欢端正坐好,认真上课的小朋友。
3. 了解“端午节”
(1) 引出端午节:说到粽子,猜猜又是哪个传统节日?
(2) 读好“端午节”;学习“端”;识“立字旁”并组词
①小朋友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真不少!没错,就是端午节,跟我读好“端午”。
②“端”字你有好办法认识它吗?
③衔接1:你预习的真到位,“立字旁”都认识了!
④认识立字旁(齐读)
⑤描红立字旁,板书午,提醒“立字旁”和“午”字书写
a. 午也是我们这节课的生字,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竖千万不能出头。我们一起来写一写,魔法棒!请你在书上描一个,写两个。写完请你坐端正。
⑥除了“端午”,你还能给端找哪些朋友?
(3) 出端午图,了解知识: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
4. 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端午粽》,一起去看一看、尝一尝外婆包的粽子!(齐读课题)
二、读词语,备材料
1. 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2. 检查生字词,随机正音。
箬竹叶 糯米 清香 又黏又甜 美滋滋
知道 据说 总会
十分 纪念 中间
(1)课文里难读的生字词宝宝们都聚在了一起,请你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你觉得哪些字词是容易读错的,请你来当当小老师来提醒大家
随机正音:总z、知zh、分fēn、
师领读:箬竹叶、又黏又甜
(3)开火车认读
(4)齐读3. 小游戏(整体感知)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看大家课文预习的怎么样!请所有小朋友把你的脑袋趴在手臂上,老师说一个句子,如果你觉得正确请你抬头坐正,如果你觉得错误请你趴着不动。
①课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
②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
③外婆只会包红豆粽和咸肉粽。
④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学段一,煮粽子
1. 请生自由读段一
(1)小朋友们预习的真仔细!外婆奖励你们,给你们准备了惊喜!请你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有哪位小朋友想读给大家听?(自由读→请2生读)
(2)指导读好带“一”字的短语:一到端午节、一锅粽子。想要读好这句话,这两个一的变调一定要读好。(自己读→生带读→齐读)
(3)多种形式朗读段一,重点指导“总会”、“盼着”、“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的长句子朗读。
①看来这两个短语大家都已经读正确了,那谁能再来读一读这句话。(2生,相机指导总会煮好一锅粽子”)
②现在我就是外婆,每年都煮好一大锅粽子,就盼着你们快点回家,能马上见到你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四、学段二,赏粽子
1. 学生自由读段2,找找共有几句话。
到了外婆家,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打开锅盖了吧,那就赶紧读读第二自然段,标一标第二自然段总共有几句话。在每一句话的前面标上序号。标完坐端正。
2. 交流标句(生标我巡视指导,尽量请对的人)
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老师是这么标的,你们也是吗?看来你们已经熟练掌握数句子的方法啦!
3. 指导学习第一句。
(1)提问: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课文中的描述粽子样子的句子。
(2)指名回答,出示原句,出示板贴并指导朗读“的”字短语: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想要读好这句话,就要把这几个词语读好。(请人试→带读,点拨“的”→开火车→齐读)
(3)停顿指导,朗读整句话
(自由→请3人)
(4)引导学生比较朗读,感受叠词的作用。
①读一读,说一说:老师从句子里偷走了三个字。请你读一读,告诉我你更喜欢哪一句。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a.预设一:青青比青颜色更绿……
你真是个会读会思考的孩子!叠词让粽子的颜色更鲜艳。(板贴:色)
②出示图片,齐读体会粽子的颜色鲜艳。
你看!外婆的粽子看起来多么鲜艳诱人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 引导迁移学习第二、三句。
(1)提问:粽子的颜色那么鲜艳,真诱人啊!它还有哪里特别诱人,让你想要吃一口?请你在第二自然段再找一找句子。老师喜欢按文章顺序读句子的小朋友。
(2)学生交流,教师根据相机出示词语“一股清香、又黏又甜”,联系生活理解并随机朗读句子。(板书:香、味)
①预设一:粽子有一股清香(板贴:一股清香、香)
a. 你知道粽子的“清香”是从哪儿来的吗?煮熟的箬竹叶会散发出淡淡清香。
b. 配上掀开动作:外婆一掀开锅盖,粽子香扑面而来,把大家的馋虫都勾出来了!马上要吃到粽子了,你高兴吗?想吃吗?哪只小馋猫想来读一读?(请2人→齐读)
②预设二:粽子又黏又甜(板贴:又黏又甜、味)
c. 粽子为什么吃起来会又黏又甜?糯米是黏黏的,红枣是甜甜的。
e.配动作“剥”“咬”:外婆的粽子软糯香甜,剥开粽叶,啊呜咬一口,好吃极了!谁也想咬一口?请你来读一读。(2人→齐读)
5. 朗读段2
五、代言人,推销粽子
1.争做粽子代言人:结合板书,引导学生介绍外婆包的粽子,帮助推广。(3人)
中华美食闻名中外,粽子更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外婆包的粽子晶莹透亮、香味四溢,谁来做个粽子代言人,用上你今天学的这些词,帮外婆打广告介绍介绍粽子,让更多人来尝一尝
六、写生字词
1.指导书写
①这节课除了在刚开始的时候写过的“午”字,还有两个生字宝宝也需要小朋友们会写。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写一写。
②指导观察“节”“米” “节”横折钩在横中线上起笔,折钩稍稍向左斜。
③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展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