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端”“粽”“节”“总”“米”“间”6个生字,认识“立字旁”和“米字旁”,会写“午” “米”2个生字。
2.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剥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等词。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重难点:练习读好长句子
教学准备:ppt课件、生字卡片、词语贴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初步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了解节日,揭示课题。
1. 出示美食图片:月饼、青团子、汤圆、粽子
2. 导入课题: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和粽子有关的课文。
3. 课件出示词语“粽子”:“粽”教学
4. 了解传统节日,并揭题.。
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指名读
2.“总”字教学
3.理解“总会”意思
4. 指导朗读句子。
四、学习第二段。
学生交流主要写了什么。(相机板书)
感受粽子样子
交流材料名称
(1)青青的箬竹叶
①课件出示图片。
②词卡指导朗读
(2)白白的糯米
①词卡朗读
②“米”字教学:微视频
③课堂作业本书写“米”字。
(3)红红的枣
2.拓展积累:
出示图片:说( )的( )
3.课间操
4.读好句子: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1)指名朗读
(2)认识“间”字。
(3)停顿号辅助朗读
(4)指名朗读
5.朗读小结:作者这样按由外到里的顺序介绍,我们就知道粽子的样子了。板书:外—里
6.说话练习
按从外到里的顺序来介绍肉粽:
肉粽外面是用( )包的,里面裹着( ),中间还有( )。
(二)创设情境,感受粽子香味和味道
1.外婆的粽子煮好啦,一掀开锅盖,你就……读读这句话。
2. 出示:刨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3.小结:外婆包的粽子又好看,又好闻,又好吃,拿起课文,再来美美的读一读课文第2段吧。
五、总结回顾
儿歌结课
五月五, 过端午,
外婆总把粽子煮。
青外衣,白糯米,
红红枣儿在中间
掀开锅盖香味飘,
咬上一口黏又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