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恐龙无处不有》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恐龙无处不有》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4 10:24:0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恐龙无处不有》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篇文章其一,本篇文章大标题为《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两篇科普短文都选自阿西莫夫晚年所著《新疆域》,且同属于“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在内容上有一定关联,说明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设置《恐龙无处不有》为教读课文,并用所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被压扁的沙子》。
《恐龙无处不有》这篇文章,初看题目会误以为本文要追述亿万年前恐龙遍布全球的盛况,但读完文章以后才会明白,本文是用“恐龙无处不有”——“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现象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这是一篇具有科普性质、关联两个学科的说明文。具体说来,“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是生物学领域,“板块构造理论”是地质学领域,通过文章第一段的理论奠基,达成了对“板块构造理论”这一说明对象的证明。
二、学情分析
本阶段学生已有学习事物型说明文的经验,对说明文三要素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说明对象和方法的学习可以按照常规处理。但是本单元的说明文均为事理型说明文,都是科学家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经过细致观察,认真记录,掌握科学事实,从中筛选出主要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认知,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断,形成科学假说,再将自己的观点加以检验,最终达成科学认识。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可以抓住“科学思考方法”这一核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尤其是可以注意结合课文的阅读来体会科学方法,领略科学精神实质,在教学实际中灵活处理。同时也要关注“科学小品”这一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把科学事实和科学道理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充分感知说明文的写法特点。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教学目标设置为以下几点:
1.默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明确说明对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2.精读课文,抓住指示代词理清文章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思路,赏析说明语言
3.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精读课文,抓住指示代词理清文章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思路,赏析说明语言
2.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和工具
1.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引导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2.教学用具:多媒体、PPT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知识竞赛:你知道哪些关于恐龙的知识?(生活年代、地域、习性、类别、繁殖特点等)
师:根据他们刚才的讲解,所以恐龙主要生活在地球上的哪个气候带?为什么我们的课文题目是“恐龙无处不有”呢?带着这个疑问,请大家朗读课文前三段。
(二)读懂题目——了解对象
1.读题目:“无处不”是什么意思?作为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有”?
点拨:“无处不”是双重否定,换言之是“到处、处处”,题目的意思是“恐龙到处都有”,根据科学发现我们发现,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了恐龙化石,再说得具体一点是“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引导学生关注文章题目,通过解读题目来打开学习文章的思路)
2.再读文章剩下的部分,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恐龙无处不有”吗?
点拨:不是,因为南极和其他大陆上都出现了恐龙化石,作者进一步推测为什么会这样,从而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所以“恐龙无处不有”是现象,“板块构造理论”才是本文的说明对象。
(点拨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关注开头、结尾段落的作用,明确说明对象)
(三)读懂指示代词——理清思路
1.本文是如何通过“恐龙无处不有”的现象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的呢?我们可以抓住指示代词来读懂文章思路。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下列含有指示代词的短语:
这个发现——这一问题——这样比喻——这个泛大陆——这些生物—这一理论
点拨:这个发现——南极有恐龙化石(第4段)
这一问题——恐龙是如何去到南极的?(第6段)
这样比喻——假设是大陆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第7段)
这个泛大陆——泛大陆分裂(第8段)
这些生物——南极的恐龙、两栖动物、其他植物动物(第13段)
这一理论——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第15段)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推理论证——得出结论(板书)
教师小结: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却是遍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引起了作者深入的思考:“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活呢?”恐龙事迹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作者也没有吧思维定格在恐对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在第五段追问:“恐龙不肯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他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并在第六段这样作答:“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在第七段这样作答:“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通过这两个回答我吗明白了,有一部分恐龙正是“被另一个板块”驮着来到南极的。接下来,作者又进一步介绍了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加上一亿年后气候逐渐变冷的原因,导致了这些南极生物的集体灭绝。这是整个文章的逻辑思路。(本环节从找指示代词出发,解决文章思路的问题。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路本来就有一定难度,本文涉及的专业知识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因此借“指示代词”来帮助思路解析。)
2.“恐龙无处不有”和“板块构造理论”有什么联系?请结合第一段说说。
点拨:第一段的两句议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为后文的思路铺垫的,本文也涉及了两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恐龙无处不有”是生物学,是生物发现的现象,“板块构造理论”是地质学,是地质研究的理论,正好验证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说法。因此,第一段是全文的逻辑基石。而且这句话对《被压扁的沙子》也有引领作用。(第一段看似与本文内容无关,但梳理完全文回头看,才发现本段是基石,因此,学完的回看也是为下一节课蓄势。)
(四)读懂“科学小品”——赏析语言
1.本文是“科学小品”,作者在本文中的语言既简明严谨准确,又通俗易懂,请你抓住这两个特点来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第一组:⑴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点拨:大冰箱——打比方——生动,通俗易懂
2.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点拨:所有、似乎、都——准确,严谨
第二组:能不能把“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的“肯定”换成“可能”,为什么?点拨:不能,“肯定”是绝对情况,没有例外,而“可能”表推测,是某些有影响某些没有影响,不能一概而论,用在此处无法表达肯定的意思,因此不能替换。
小结:本文作为科学小品,既有科学性,也观照了科普性质,将逻辑鲜明的思路阐述得简洁清楚,这和语言表达是分不开的。
(说明文的语言也是本文学习的一大重点,本文的语言兼具严谨与盛生动,既观照科学小品的科学性,也观照其科普性质,品味语言有助于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课堂小结
师:作为自然现象,“恐龙无处不有”居然与地质学的“板块构造理论”相关,这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学习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习作者这样的科学家,他们在搜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展开研究,揭示事物的奥秘,我们对于学习、生活也应该如此,对事物保持强烈的兴趣,勤于观察,善于发现,乐于思考,也许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学习精神
A:列举生活中“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的例子并简单分析
B:能用自己的话阐述本文思路
C:试以“恐龙”为话题搜集更多资料并展示
八、教学反思
《恐龙无处不有》是通过恐龙无处不有的现象验证板块构造的理论,在学习本文时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严密的思路和赏析本文富有特色的语言。部编版教材在七年级已经涉及了说明文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说明文阅读经验,但仍处于待提高阶段,因此方法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为达成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个部分: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读懂题目—了解对象,读懂指示代词—理清思路,读懂说明方法—赏析语言。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感钻研教材的重要性。阿西莫夫短文一直以来都被贴上了“晦涩难懂、专业性强”的标签,让很多语文老师摇头。但是,也正是这些标签,让我下定决心要“攻克”这篇课文。“吃透教材”期间,我反复读课文,读习题,读教材参考书,一段一段去读,最终发现了“指示代词”这条捷径。六个指示代词分布在全文各个段落,连贯起来又完成了对逻辑思路的梳理,因此,找到了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作者的思路也就清晰了。不过,光找到还不行,毕竟,指示代词不是思路。我们还要将前后串联起来,才能完整地梳理本文的逻辑。其次,对本文语言的把握也是文章的另外一个要点。本文语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因此严谨、准确又简明,但本文作为科学小品,还负有向普通人科普的责任,因此语言又尽量通俗易懂,这样的巧妙组合,让本文值得细读。不过这也是我最遗憾的地方。我总觉得对于语言的品味过于格式化,缺乏更加生动的呈现方式,因此在本节课上,朗读这种品味语言的主要方法被我束之高阁,转而寻求了分析这种理论有余体悟不足的方式。这是本节课的失败之处。看来,无论是哪种体裁,我们都不该缺少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