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13 18:00:2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共16分)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的。
3.(2022五上·吴中期中)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   。
4.(2022五上·吴中期中)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   有关。
5.热传递主要通过    、    和    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太阳的热是通过    传到地球上的。
6.(2022五上·吴中期中)浅色物体反光能力   、吸收热的能力   。
7.(2022五上·吴中期中)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发生变化。
8.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   ,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2022五上·吴中期中)同样重的60摄氏度热水和10摄氏度冷水相比较(  )。
A.体积相同 B.热水体积大 C.冷水体积大 D.无法判断
10.(2022五上·吴中期中)植物吸收水分主要是靠(  )。
A.根系 B.叶片 C.茎干
11.水钟能在(  )使用。
A.白天 B.晴天 C.任何时候
12.(2020六下·高邑期中)一只密封的杯子中盛着水,水面上浮着一块冰, 等冰融化后(  )
A.杯中水位会下降 B.杯中的水会上升
C.杯中水位不变 D.无法确定
13.(2021五下·兴仁期中)电动猩猩的动力装置是(  )。
A.连动杆 B.齿轮 C.电机
14.用同样的一张纸造一座桥(  )。
A.平板桥比拱桥承受力大
B.拱桥比平板桥承受力大
C.承受力大一样大
15.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于( )形成的。
A.土壤流失 B.土壤沉积 C.海水冲刷
16.(2022五上·吴中期中)书画作品大多选用宣纸,因为宣纸具有较好的(  ).
A.吸水性 B.韧性 C.透明度 D.硬度
17.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  )。
A.马铃薯 B.清水 C.浓盐水
18.(2022五上·吴中期中)(  )是指依靠液体或气体本身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9.(2022五上·相城期中)如果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的,那它在食用油中也一定是沉的。
20.我国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
21.(2022五上·吴中期中)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发生改变。
22.(2022五上·崇川期中)一张纸片、一片花瓣这样轻小的物体不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
23.(2022五上·吴中期中)绿豆芽的根喜欢向水分多的地方生长。
24.(2022五上·虎丘期中)所有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25.(2022五上·吴中期中)任何物体在阳光下都能产生影子。
26.(2022五上·吴中期中)指南针是一种利用光影来计时的工具。
27.(2022五上·吴中期中)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很大。
28.(2022五上·吴中期中)在阳光下,同一时间的不同物体影子的长短不同,方向也不同。
四、连线题。(共10分)
29.(2022五上·吴中期中)根据模拟降水量对土地的侵蚀的实验连线。
坡形土堆 云层
垂直的土壁 下雨
饮料瓶 山坡上的沟渠
喷水器喷水 地面径流
泥浆流到盆子里 土壤裸露的山坡
土堆上形成一些小坑 悬崖
五、实验探究题。(共16分)
30.实验五:土地坡度的大小对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影响
实验目的:探究土地坡度的大小会对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影响
实验器材:长方形塑料盒、泥土、喷水器、水
实验步骤:
①将泥土分别铺在两块木板上,并倾斜放置在两个长方形塑料盒中。一组坡度大些,另一组坡度小一些。
②用喷水壶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上方,同样高度“降雨”,观察泥土被侵蚀的程度等。
观察到的现象:
坡度大的一组,侵蚀程度   ,坡度小的一组,侵蚀程度   。
实验结论:
土地的坡度大比坡度小受到的侵蚀   。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1.(2022五上·吴中期中)观察一下你的教室里有哪些物品,写出这些物品各是什么材料(所选择的物品至少包含三种材料)做的,这些材料来自哪里。
32.(2022五上·吴中期中)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镜子?(至少举例2个)
33.(2020五下·图们期末)把鸡蛋放入水中是沉入水底的,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它浮起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比如人在说话是就是由声带的震动产生的。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
2.【答案】相同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各种摆钟的摆每分钟都是摆动60次。
【分析】摆钟的精确度与摆的长度有直接关系。
3.【答案】浮力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浮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力的差(合力)。浮力与重力的方向是相反的,是竖直向上的。
4.【答案】长度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5.【答案】热传导;对流;热辐射;热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解答】热传递的主要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分析】热传递(或称传热)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热传递中用热量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热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
6.【答案】强;弱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不同;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浅色物体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弱。
7.【答案】不会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由同种材料做成的物品,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会发生变化。
8.【答案】月球;海王星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解答】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海王星是离地球最远的行星。
【分析】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9.【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同重量的冷水和热水比较,热水体积大,冷水体积小,所以B符合题意。
10.【答案】A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11.【答案】C
【解析】【解答】水钟主要是利用流水保持一定的流水流动,并通过计算水总量来计量时间,是不受时间或者太阳所影响的,因此水钟在任何时候都是能够使用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水钟应用范围较广。
12.【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 冰融化后,质量不变,即浮力不变,那么排开的水的体积也不会变,故而水面不会有任何变化。
13.【答案】C
【知识点】电动机
【解析】【分析】电机是给电动猩猩提供动力的,其功率大小都是由端电压以及流过它的电流决定的。
14.【答案】B
【解析】【解答】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所以拱桥比平板桥承受力大。
【分析】本题考查物体的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
15.【答案】B
【解析】【解答】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于土壤沉积形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长江中下游平原形成的原因。
16.【答案】A
【知识点】纸的吸水性
【解析】【分析】宣纸润墨性好,耐久耐老化强,不易变色。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作画“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少虫蛀,寿命长。宣纸自古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所以选择A选项。
17.【答案】C
【解析】【解答】通过课堂实验可知,同体积的马铃薯放进同体积的清水中,它浮起来,而放入同体积的盐水中,马铃薯是沉下去,这主要是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最重的是浓盐水。
【分析】本题考查同体积物体的比较。
18.【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热传递主要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实现的。热传导就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热的传导主要发生在固体物中。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做对流。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热从发热的物体直接向周围传递出热的传播方式叫做热辐射,所以B符合题意。
19.【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同体积的食用油比水轻,油在水中是上浮的,如果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说明这个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那么该物体在食用油中也一定是沉的。题干正确。
20.【答案】(1)错误
【解析】【解答】我国地形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地。
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山地。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地形。
21.【答案】(1)正确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2.【答案】(1)错误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在地球上,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使所有物体都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一张纸片、一片花瓣这样轻小的物体会受到重力的作用,题目说法错误。
23.【答案】(1)正确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绿豆芽的根喜欢向水分多的地方生长。这种说法正确。
24.【答案】(1)正确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根据对食物链、食物网的认识,所有的生物都是有联系的,所有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不是任何物体在阳光下都能产生影子,比如透明的液体没有影子。
26.【答案】(1)错误
【知识点】指南针
【解析】【分析】 指南针是一种利用地磁场来辨别方向的工具。
27.【答案】(1)正确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据调查,目前我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亿元。为治理国土荒漠化,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措施,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8.【答案】(1)错误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影子是人或物体遮住光线而投下的暗影。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同一时刻、同一地点,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长短不同。
29.【答案】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模拟降水量对土地的侵蚀的实验,分析图表可知,坡形土堆代表土壤裸露的山坡;垂直的土壁代表悬崖;饮料瓶代表云层;喷水器喷水代表下雨;泥浆流到盆子里代表地面径流;土堆上形成一些小坑代表山坡上的沟壑。
30.【答案】较大;较小;严重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解答】土壤受侵蚀的程度受到坡度有关,坡度越大,土壤就越溶液被侵蚀。
【分析】土壤容易流失,植物的根本可以牢固土壤,所以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防止水土流失。
31.【答案】教室里的物品有课桌凳、推拉黑板、风扇、电灯、多媒体系统等,课桌凳由木头、金属和塑料制成,电灯由玻璃、金属和塑料制成,多媒体系统由金属、塑料、橡胶等制成,这些材料有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比如木头,大部分是经过人工加工制造的人造材料,比如各种金属、玻璃、塑料、橡胶等。
【知识点】材料的种类;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对材料的认识,教室里的物品有课桌凳、推拉黑板、风扇、电灯、多媒体系统等,课桌凳由木头、金属和塑料制成,电灯由玻璃、金属和塑料制成,多媒体系统由金属、塑料、橡胶等制成,这些材料有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比如木头,大部分是经过人工加工制造的人造材料,比如各种金属、玻璃、塑料、橡胶等。
32.【答案】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的车后镜;太阳灶的反光板;玻璃幕墙……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生活中额镜、反光镜、潜望镜都说光的反射的应用。
33.【答案】在水中加入盐,就可以使沉入水底的鸡蛋浮起来。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鸡蛋沉入水底,说明重力大于浮力,往水里面加盐,鸡蛋所受的浮力会增大。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共16分)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答案】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比如人在说话是就是由声带的震动产生的。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
2.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的。
【答案】相同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各种摆钟的摆每分钟都是摆动60次。
【分析】摆钟的精确度与摆的长度有直接关系。
3.(2022五上·吴中期中)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   。
【答案】浮力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浮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力的差(合力)。浮力与重力的方向是相反的,是竖直向上的。
4.(2022五上·吴中期中)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   有关。
【答案】长度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5.热传递主要通过    、    和    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太阳的热是通过    传到地球上的。
【答案】热传导;对流;热辐射;热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解答】热传递的主要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分析】热传递(或称传热)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热传递中用热量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热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
6.(2022五上·吴中期中)浅色物体反光能力   、吸收热的能力   。
【答案】强;弱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不同;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浅色物体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弱。
7.(2022五上·吴中期中)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发生变化。
【答案】不会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由同种材料做成的物品,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会发生变化。
8.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   ,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   。
【答案】月球;海王星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解答】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海王星是离地球最远的行星。
【分析】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2022五上·吴中期中)同样重的60摄氏度热水和10摄氏度冷水相比较(  )。
A.体积相同 B.热水体积大 C.冷水体积大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同重量的冷水和热水比较,热水体积大,冷水体积小,所以B符合题意。
10.(2022五上·吴中期中)植物吸收水分主要是靠(  )。
A.根系 B.叶片 C.茎干
【答案】A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11.水钟能在(  )使用。
A.白天 B.晴天 C.任何时候
【答案】C
【解析】【解答】水钟主要是利用流水保持一定的流水流动,并通过计算水总量来计量时间,是不受时间或者太阳所影响的,因此水钟在任何时候都是能够使用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水钟应用范围较广。
12.(2020六下·高邑期中)一只密封的杯子中盛着水,水面上浮着一块冰, 等冰融化后(  )
A.杯中水位会下降 B.杯中的水会上升
C.杯中水位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 冰融化后,质量不变,即浮力不变,那么排开的水的体积也不会变,故而水面不会有任何变化。
13.(2021五下·兴仁期中)电动猩猩的动力装置是(  )。
A.连动杆 B.齿轮 C.电机
【答案】C
【知识点】电动机
【解析】【分析】电机是给电动猩猩提供动力的,其功率大小都是由端电压以及流过它的电流决定的。
14.用同样的一张纸造一座桥(  )。
A.平板桥比拱桥承受力大
B.拱桥比平板桥承受力大
C.承受力大一样大
【答案】B
【解析】【解答】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所以拱桥比平板桥承受力大。
【分析】本题考查物体的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
15.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于( )形成的。
A.土壤流失 B.土壤沉积 C.海水冲刷
【答案】B
【解析】【解答】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于土壤沉积形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长江中下游平原形成的原因。
16.(2022五上·吴中期中)书画作品大多选用宣纸,因为宣纸具有较好的(  ).
A.吸水性 B.韧性 C.透明度 D.硬度
【答案】A
【知识点】纸的吸水性
【解析】【分析】宣纸润墨性好,耐久耐老化强,不易变色。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作画“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少虫蛀,寿命长。宣纸自古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所以选择A选项。
17.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  )。
A.马铃薯 B.清水 C.浓盐水
【答案】C
【解析】【解答】通过课堂实验可知,同体积的马铃薯放进同体积的清水中,它浮起来,而放入同体积的盐水中,马铃薯是沉下去,这主要是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最重的是浓盐水。
【分析】本题考查同体积物体的比较。
18.(2022五上·吴中期中)(  )是指依靠液体或气体本身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热传递主要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实现的。热传导就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热的传导主要发生在固体物中。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做对流。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热从发热的物体直接向周围传递出热的传播方式叫做热辐射,所以B符合题意。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9.(2022五上·相城期中)如果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的,那它在食用油中也一定是沉的。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同体积的食用油比水轻,油在水中是上浮的,如果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说明这个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那么该物体在食用油中也一定是沉的。题干正确。
20.我国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
【答案】(1)错误
【解析】【解答】我国地形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地。
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山地。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地形。
21.(2022五上·吴中期中)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发生改变。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2.(2022五上·崇川期中)一张纸片、一片花瓣这样轻小的物体不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在地球上,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使所有物体都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一张纸片、一片花瓣这样轻小的物体会受到重力的作用,题目说法错误。
23.(2022五上·吴中期中)绿豆芽的根喜欢向水分多的地方生长。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绿豆芽的根喜欢向水分多的地方生长。这种说法正确。
24.(2022五上·虎丘期中)所有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根据对食物链、食物网的认识,所有的生物都是有联系的,所有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5.(2022五上·吴中期中)任何物体在阳光下都能产生影子。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不是任何物体在阳光下都能产生影子,比如透明的液体没有影子。
26.(2022五上·吴中期中)指南针是一种利用光影来计时的工具。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指南针
【解析】【分析】 指南针是一种利用地磁场来辨别方向的工具。
27.(2022五上·吴中期中)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很大。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据调查,目前我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亿元。为治理国土荒漠化,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措施,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8.(2022五上·吴中期中)在阳光下,同一时间的不同物体影子的长短不同,方向也不同。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影子是人或物体遮住光线而投下的暗影。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同一时刻、同一地点,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长短不同。
四、连线题。(共10分)
29.(2022五上·吴中期中)根据模拟降水量对土地的侵蚀的实验连线。
坡形土堆 云层
垂直的土壁 下雨
饮料瓶 山坡上的沟渠
喷水器喷水 地面径流
泥浆流到盆子里 土壤裸露的山坡
土堆上形成一些小坑 悬崖
【答案】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模拟降水量对土地的侵蚀的实验,分析图表可知,坡形土堆代表土壤裸露的山坡;垂直的土壁代表悬崖;饮料瓶代表云层;喷水器喷水代表下雨;泥浆流到盆子里代表地面径流;土堆上形成一些小坑代表山坡上的沟壑。
五、实验探究题。(共16分)
30.实验五:土地坡度的大小对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影响
实验目的:探究土地坡度的大小会对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影响
实验器材:长方形塑料盒、泥土、喷水器、水
实验步骤:
①将泥土分别铺在两块木板上,并倾斜放置在两个长方形塑料盒中。一组坡度大些,另一组坡度小一些。
②用喷水壶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上方,同样高度“降雨”,观察泥土被侵蚀的程度等。
观察到的现象:
坡度大的一组,侵蚀程度   ,坡度小的一组,侵蚀程度   。
实验结论:
土地的坡度大比坡度小受到的侵蚀   。
【答案】较大;较小;严重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解答】土壤受侵蚀的程度受到坡度有关,坡度越大,土壤就越溶液被侵蚀。
【分析】土壤容易流失,植物的根本可以牢固土壤,所以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防止水土流失。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1.(2022五上·吴中期中)观察一下你的教室里有哪些物品,写出这些物品各是什么材料(所选择的物品至少包含三种材料)做的,这些材料来自哪里。
【答案】教室里的物品有课桌凳、推拉黑板、风扇、电灯、多媒体系统等,课桌凳由木头、金属和塑料制成,电灯由玻璃、金属和塑料制成,多媒体系统由金属、塑料、橡胶等制成,这些材料有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比如木头,大部分是经过人工加工制造的人造材料,比如各种金属、玻璃、塑料、橡胶等。
【知识点】材料的种类;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对材料的认识,教室里的物品有课桌凳、推拉黑板、风扇、电灯、多媒体系统等,课桌凳由木头、金属和塑料制成,电灯由玻璃、金属和塑料制成,多媒体系统由金属、塑料、橡胶等制成,这些材料有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比如木头,大部分是经过人工加工制造的人造材料,比如各种金属、玻璃、塑料、橡胶等。
32.(2022五上·吴中期中)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镜子?(至少举例2个)
【答案】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的车后镜;太阳灶的反光板;玻璃幕墙……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生活中额镜、反光镜、潜望镜都说光的反射的应用。
33.(2020五下·图们期末)把鸡蛋放入水中是沉入水底的,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它浮起来?
【答案】在水中加入盐,就可以使沉入水底的鸡蛋浮起来。
【知识点】浮力
【解析】【分析】鸡蛋沉入水底,说明重力大于浮力,往水里面加盐,鸡蛋所受的浮力会增大。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