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西省晋中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月考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2022三上·晋中月考)空气和粉笔、水一样,可以占据一定的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 。
【答案】空间;弹性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排斥力,与距离成反比,当空气被压缩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变短,排斥力就变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2.(2022三上·晋中月考) 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 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 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
【答案】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黏质土一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可种植:荷花、芦苇;壤土一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比较好-可种植:蚕豆、果树;沙质土——一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可种植:仙人掌、花生。
3.(2022三上·晋中月考)芦苇生于江河湖泊、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这种环境下的土壤多为 。
【答案】黏质土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
【解析】【分析】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类型的需要不同。黏质土的特点是保水性能好,含沙量低,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芦苇就适应在保水性强的黏质土中生长。
4.(2022三上·晋中月考)固体有确定的 、体积和 。
【答案】形状;质量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根据对固体的认识,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5.(2022三上·晋中月考)不同的物质在 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
【答案】相同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通过实验可知,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不一样,比如食盐的溶解量就大于小苏打。
6.(2022三上·晋中月考)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 和 ,但不能改变 。
【答案】形状;大小;状态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 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它们还是固体。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每小题2分,共12分)
7.(2022三上·晋中月考)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冷热空气不均匀造成的。(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冷热空气不均匀造成的,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故原说法正确。
8.(2022三上·晋中月考)100亳升水中溶解的盐和糖同样多。(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物体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物体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热水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温度能影响物质的溶解快慢。100毫升水中能溶解36克盐,能溶解204克白糖。100毫升水中能溶解白糖比盐多。
9.(2022三上·晋中月考)将水中的食盐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来。(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过滤是将难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方法,食盐溶解在水中不能通过过滤分离出来。
10.(2022三上·晋中月考)充气床垫和足球都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空气易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充气床垫和足球都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11.(2022三上·本溪期末)保护土壤是大人的事情,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他为植物提供了养料和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材料。土壤是人类和动物植物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土壤。我们作为小学生,可以不随地乱丢垃圾,不乱扔电池,还可以植树造林等。
12.(2022三上·晋中月考)我们常用量筒测量液体的质量和体积。(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对量筒的认识,量筒是专门用来测量液体体积多少的工具,不能直接测量液体的质量。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括号里) (每小题2分,共14分)
13.(2022三上·晋中月考)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制成的是( )。
A.孔明灯 B.氢气球 C.风筝
【答案】A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燃料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体积变大,热空气比空气轻,在空气中会上升,孔明灯在热空气的升力作用下升上高空。氢气球利用浮力上升,风筝是借助风力飞起来的。
14.(2022三上·晋中月考)下面不属于制造风的方法的是( )。
A.扇扇子 B.挤袋子 C.吹口哨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根据对风的认识,扇扇子、挤袋子都会使得空气流动,从而形成风,吹口哨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声音,不属于制造风的方法。
15.(2022三上·晋中月考)下列处理落叶的方式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落叶树,冬天一到,它的叶子就会开始掉落,到春天才会再长出叶子来。分析选项可知,堆肥是一种处理落叶的好方法,同时也能得到非常好的肥料。
16.(2022三上·晋中月考)要使一种物质溶解得更快,方法( )最好。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 根据加快溶解的认识,水的温度越高、搅拌,且颗粒越小,溶解越快。符合的是选项C,温度高、搅拌且颗粒较小。故选:C。
17.(2022三上·晋中月考)能保护土壤的活动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 保护土壤的措施是:植树造林、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修挡土坝等,过量喷洒农药和挖土烧砖不利于保护土壤。故选:B。
18.(2022三上·晋中月考)下列属于液体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静止的水属于液体;飘动的烟、流动的沙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属于固体。
19.(2022三上·晋中月考)分离黄豆、绿豆和玉米粉的混合物,应该利用( )。
A.磁铁
B.孔眼大小不同的筛子
C.过滤和蒸发装置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根据固体物分离的方法,结合物质的性质选择方法。黄豆、绿豆和玉米粉,可以用不同网格的筛子分别筛出玉米粉和绿豆、黄豆;木屑和铁屑,可以用磁铁吸出铁屑;红糖和沙子,可以把红糖和沙子放入水中,过滤出不溶解的沙子,然后用蒸发红糖水得到红糖。
四、连线题。(共4分)
20.(2022三上·晋中月考)食盐 沙子 白糖 石子
溶解于水
不溶解于水
【答案】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解的认识,食盐、白糖、香皂、味精放入水中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能够溶解在水中;沙子、石子、大米、面粉放入水中沉淀、不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不能在水中溶解。
五、实验探究室。(共8分)
21.(2022三上·晋中月考)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
(1)[实验目的]了解植被对土壤蓄水能力的作用。
[实验猜想]有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较强。
[实验材料]
(2)[实验步骤]
①取两块土壤,一块有植被覆盖,另一块没有,分别放入一端垫高的托盘中。
②往两块土壤上浇同样多的水,模拟 。
③观察并记录土壤被冲刷和积水的情况。
(3)[实验现象]
①有植被的剩余的土多,水流比较清澈;没有植被的剩余的土少,水流非常浑浊。
②有植被的土壤表面浇水前后变化不大;没有植被的土壤表面变化较大,土坡变“矮”了,变“长”了,还留下了“沟壑”。
[实验记录]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有植被的土壤 水流下来得慢,且少
无植被的土壤
[实验结论]
【答案】(1)铲子、泥土草皮喷壶、两个托盘、木块、洒水壶。
(2)自然界的降水情况
(3)植被有保护土壤的作用。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1)了解植被对土壤蓄水能力的作用所需材料有:铲子、泥土草皮喷壶、两个托盘、木块、洒水壶。
(2)往两块土壤上浇同样多的水,模拟自然界的降水情况。
(3)浇水时间相同时,剩余土壤的量代表着土壤的蓄水能力,剩余的土壤越多,蓄水能力越强。植被对水土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土壤因水流的冲刷而流失。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西省晋中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月考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2022三上·晋中月考)空气和粉笔、水一样,可以占据一定的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 。
2.(2022三上·晋中月考) 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 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 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
3.(2022三上·晋中月考)芦苇生于江河湖泊、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这种环境下的土壤多为 。
4.(2022三上·晋中月考)固体有确定的 、体积和 。
5.(2022三上·晋中月考)不同的物质在 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
6.(2022三上·晋中月考)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 和 ,但不能改变 。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每小题2分,共12分)
7.(2022三上·晋中月考)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冷热空气不均匀造成的。( )
8.(2022三上·晋中月考)100亳升水中溶解的盐和糖同样多。( )
9.(2022三上·晋中月考)将水中的食盐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来。( )
10.(2022三上·晋中月考)充气床垫和足球都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
11.(2022三上·本溪期末)保护土壤是大人的事情,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 )
12.(2022三上·晋中月考)我们常用量筒测量液体的质量和体积。(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括号里) (每小题2分,共14分)
13.(2022三上·晋中月考)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制成的是( )。
A.孔明灯 B.氢气球 C.风筝
14.(2022三上·晋中月考)下面不属于制造风的方法的是( )。
A.扇扇子 B.挤袋子 C.吹口哨
15.(2022三上·晋中月考)下列处理落叶的方式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16.(2022三上·晋中月考)要使一种物质溶解得更快,方法( )最好。
A. B. C.
17.(2022三上·晋中月考)能保护土壤的活动的是( )。
A. B. C.
18.(2022三上·晋中月考)下列属于液体的是( )。
A. B. C.
19.(2022三上·晋中月考)分离黄豆、绿豆和玉米粉的混合物,应该利用( )。
A.磁铁
B.孔眼大小不同的筛子
C.过滤和蒸发装置
四、连线题。(共4分)
20.(2022三上·晋中月考)食盐 沙子 白糖 石子
溶解于水
不溶解于水
五、实验探究室。(共8分)
21.(2022三上·晋中月考)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
(1)[实验目的]了解植被对土壤蓄水能力的作用。
[实验猜想]有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较强。
[实验材料]
(2)[实验步骤]
①取两块土壤,一块有植被覆盖,另一块没有,分别放入一端垫高的托盘中。
②往两块土壤上浇同样多的水,模拟 。
③观察并记录土壤被冲刷和积水的情况。
(3)[实验现象]
①有植被的剩余的土多,水流比较清澈;没有植被的剩余的土少,水流非常浑浊。
②有植被的土壤表面浇水前后变化不大;没有植被的土壤表面变化较大,土坡变“矮”了,变“长”了,还留下了“沟壑”。
[实验记录]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有植被的土壤 水流下来得慢,且少
无植被的土壤
[实验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空间;弹性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排斥力,与距离成反比,当空气被压缩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变短,排斥力就变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2.【答案】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黏质土一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可种植:荷花、芦苇;壤土一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比较好-可种植:蚕豆、果树;沙质土——一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可种植:仙人掌、花生。
3.【答案】黏质土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
【解析】【分析】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类型的需要不同。黏质土的特点是保水性能好,含沙量低,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芦苇就适应在保水性强的黏质土中生长。
4.【答案】形状;质量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根据对固体的认识,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5.【答案】相同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通过实验可知,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不一样,比如食盐的溶解量就大于小苏打。
6.【答案】形状;大小;状态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 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它们还是固体。
7.【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冷热空气不均匀造成的,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故原说法正确。
8.【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物体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物体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热水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温度能影响物质的溶解快慢。100毫升水中能溶解36克盐,能溶解204克白糖。100毫升水中能溶解白糖比盐多。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过滤是将难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方法,食盐溶解在水中不能通过过滤分离出来。
10.【答案】(1)正确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空气易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充气床垫和足球都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11.【答案】(1)错误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他为植物提供了养料和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材料。土壤是人类和动物植物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土壤。我们作为小学生,可以不随地乱丢垃圾,不乱扔电池,还可以植树造林等。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对量筒的认识,量筒是专门用来测量液体体积多少的工具,不能直接测量液体的质量。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3.【答案】A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燃料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体积变大,热空气比空气轻,在空气中会上升,孔明灯在热空气的升力作用下升上高空。氢气球利用浮力上升,风筝是借助风力飞起来的。
14.【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根据对风的认识,扇扇子、挤袋子都会使得空气流动,从而形成风,吹口哨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声音,不属于制造风的方法。
15.【答案】B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落叶树,冬天一到,它的叶子就会开始掉落,到春天才会再长出叶子来。分析选项可知,堆肥是一种处理落叶的好方法,同时也能得到非常好的肥料。
16.【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 根据加快溶解的认识,水的温度越高、搅拌,且颗粒越小,溶解越快。符合的是选项C,温度高、搅拌且颗粒较小。故选:C。
17.【答案】B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 保护土壤的措施是:植树造林、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修挡土坝等,过量喷洒农药和挖土烧砖不利于保护土壤。故选:B。
18.【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静止的水属于液体;飘动的烟、流动的沙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属于固体。
19.【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根据固体物分离的方法,结合物质的性质选择方法。黄豆、绿豆和玉米粉,可以用不同网格的筛子分别筛出玉米粉和绿豆、黄豆;木屑和铁屑,可以用磁铁吸出铁屑;红糖和沙子,可以把红糖和沙子放入水中,过滤出不溶解的沙子,然后用蒸发红糖水得到红糖。
20.【答案】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解的认识,食盐、白糖、香皂、味精放入水中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能够溶解在水中;沙子、石子、大米、面粉放入水中沉淀、不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不能在水中溶解。
21.【答案】(1)铲子、泥土草皮喷壶、两个托盘、木块、洒水壶。
(2)自然界的降水情况
(3)植被有保护土壤的作用。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1)了解植被对土壤蓄水能力的作用所需材料有:铲子、泥土草皮喷壶、两个托盘、木块、洒水壶。
(2)往两块土壤上浇同样多的水,模拟自然界的降水情况。
(3)浇水时间相同时,剩余土壤的量代表着土壤的蓄水能力,剩余的土壤越多,蓄水能力越强。植被对水土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土壤因水流的冲刷而流失。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