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达标试题 -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áo zhōu tián nì lì zi tūn yàn tāng chí
( ) ( ) ( ) ( ) ( )
guàn shū jiǎo bàn nóng chóu shēn hè rǎn gāng
( ) ( ) ( ) ( ) ( )
二、给画线字注音。(4分)
汤匙( ) 钥匙( )( ) 塞灌( )( ) 松劲( )
苍劲( ) 孥孥( ) 嘟囔( ) 黄焖( )鸡
纤( )细 札札( ) 脉脉 ( ) 栖( )息 藏( )戏 僧( )人 吞噬 ( )
三、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8分)
( )然不同 万( )更新 张灯( )彩 两( )三( )
毫不( )奇 行善积( ) 能歌善( ) 万不( )( )
(1)快要过年了,大街两侧的商铺门口展览着各式各样的商品,特别是夜晚,全城各处( ),一派( )的气象。
(2)小美是艺校的高材生,她冰雪聪明,( ),而且很热心,用她的话来说,上天赐予我生命,我就应该( ),回报社会。
四、读拼音,写字词。(6分)
1.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xiǎo fàn( )们就在庙外bǎi tān( )。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 luò tuo( )的。
2.妈妈拿起一把铲子在锅里jiǎo huo( )起来,不一会儿,锅里的là( ) 八zhōu( )就变得 nóng chóu( )了。
五、比一比,再组词。(6分)
施________ 缰________ 杞________ 幕________ 券________
拖________ 疆________ 妃________ 慕________ 卷________
六、选词填空。(8分)
偶然 恍然 依然 竟然 截然 毅然
1.已是三月,天气( )很冷,真奇怪。
2.为了集体的利益,小陈( )拆掉了新建的房子。
3.谁都没有料到,他( )会做出这种事情。
4.在科学领域里,“( )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5.有时,你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 )大悟。
6.我没想到两位老师的观点( )不同。
七、品味课文语言,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把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北京的春节》的语言风格是( ),《腊八粥》的语言风格是( ),《藏戏》的语言风格是( )。
A.丰富多样,生动传神 B.朴素自然,清浅俗白 C.描摹细腻,语言精练
八、课内古诗积累。(10分)
1.寒食
(唐)韩翃
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
2.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
___________,札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
3.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4.长歌行
汉乐府
_____________,朝露待日晞。
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_____________。
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
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
九、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4分)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把句子补充完整。(10分)
1.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师说》
2.______________,再而衰,_________。《左传》
3.甘瓜苦蒂,__________。《墨子》
4.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传习录》
5.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6.《桃花心木》一文告诉我们:人和树一样,都必须经得起_________,要锻炼出__________。
7.通过朗读____朝_______写的《明日歌》,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
8.读了成语故事《邯郸学步》之后,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课内阅读。(10分)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
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chi)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解释下列词语。
悬灯结彩:_______________
清一色:______________
2)认真读画线的句子,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着力描写元宵节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为的是突出__________。
4)将选文中出现的“灯”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课外阅读我能行。(10分)
粽子里的乡愁
琦君
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助于消化。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1)下列不属于作者家乡端午节的风俗的是( )
A.布施乞丐 B.包粽子 C.吃粽子 D.扔粽子
2)“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联系上下文,这句话中“美其名曰”的用意在于( )
A.母亲觉得自己的粽子包得很富贵。
B.母亲祈愿吃了富贵粽的乞丐能够有福。
C.母亲善良、有爱心的表现。
D.母亲想让自己的粽子名字听起来有喜气。
3)下列表述与“粽子里的乡愁”含义不符的一项是( )
A.对善良母亲的怀念。
B.对家乡过端午节包粽子、送粽子习俗的怀念。
C.表达对乞丐的同情。
D.现在身处异乡,无从体味家乡情味的失落。
4)文中围绕“富贵粽”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的结尾好在哪里?请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母亲教育“我”要如何看待乞丐的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习作表达。(10分)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吧!字数4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熬粥 甜腻 栗子 吞咽 汤匙 灌输 搅拌 浓稠 深褐 染缸
二、chí yào shi sāi guàn jìn jìng nú nú dū nāng mèn xiān zhá zhá mò mò qī zàng sēng shì
三、截 象 结 面 刀 稀 德 舞 得 已 张灯结彩 万象更新 能歌善舞 行善积德
四、小贩 摆摊 骆驼 搅和 腊 粥 浓稠
五、实施 缰绳 枸杞 开幕 入场券 拖鞋 边疆 嫔妃 羡慕 试卷
六、依然 毅然 竟然 偶然 恍然 截然
七、B C A
八、春城无处不飞花 轻烟散入五侯家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脉脉不得语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青青园中葵 阳春布德泽 焜黄华叶衰 何时复西归 老大徒伤悲
九、在中秋节团聚时,年轻人和孩子们都在玩手机或平板电脑,有说有笑,却把老人晾在一边。
十、人非生而知之者 一鼓作气 三而竭 天下物无全美 种德者必养其心 操千曲而后晓声 生活的考验 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清 钱鹤滩 要抓住眼前的时间,不能白白浪费 不能一味模仿别人,而把自己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十一、
1)悬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全部由一种成分构成或全部一个样子的。
2)示例: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坐在教室里,有的写字,有的读书,有的画画。
3)元宵节的热闹
4)玻璃灯、牛角灯、纱灯、《红楼梦》灯、《水浒传》灯、冰灯、走马灯、宫灯、纸灯、有小铃的灯。
十二、
1)D
2)B
3)C
4)端午节那天,母亲会包一些富贵粽施舍给乞丐,教育“我们”要惜福。
5)恰当地表达出文章的主题“对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端午节的粽子来写的,通过粽子表现出母亲乐善好施的品质,而结尾处说现在很少吃粽子,流露出对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6)读了母亲这段话让我感觉做人应该善良、惜福、关心不幸者。我们生活中要帮助弱小,让这个世界充满阳光。
十三、示例:
家乡的风俗活动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肯定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美丽的家乡上海,就有许多不同的习俗。其中,元宵节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乡,总是特别重视元宵节。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吃元宵。因为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圆就意味着团团圆圆,它能够祈福家人团聚,每天都能幸福圆满。
吃完元宵,接下来就是元宵节的高潮部分。要表演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耍龙灯等元宵节特有的节目。在表演时,每一个观众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了。
说起元宵节,最负盛名的便是观花灯、猜灯谜了。在元宵节那天晚上,每天街上都张灯结彩,处处显示出元宵节特有的气氛。就像《东京梦华录》中说的那样: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热闹的气氛足以形成一条河流,让所有看到的人们都跟他们一起欢呼起来。
正月十五之夜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观月。正如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一边欣赏着天空中美丽的月亮,一边看着人们欢庆元宵佳节的样子,此时还有谁能坐得住呢?赶紧出来和人们一起庆祝象征美满的元宵佳节。
啊!这是一派多么祥和、热闹的景象啊!这就是我家乡最独一无二的习俗。是不是也令你十分神往呢?我爱我的家乡,爱家乡独有的习俗!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