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古诗三首 预习自测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反复
2.《石灰吟》的作者是( )
A.李贺 B.李白 C.郑燮 D.于谦
3.下列对作者和古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郑燮,清代书画家、诗人。号板桥,擅画竹、兰、石。
B.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是竹的柔美。
C.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劲顽强,实际上也是诗人自己高尚人格的化身
D.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
4.“任尔东西南北风”中“任”是什么意思( )。
A.不论 B.承受 C.任凭
5.表现诗人在困难和打击面前毫不动摇的诗句是( )。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填空题
6.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这首诗表面是写 ,实际是写 ,这种方法叫借物喻人。
7.照样子写词语。
东西南北
千磨万击
8.连线。
【咬】 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任】 这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尔】 任凭。
三、综合题
9.将诗词句补充完整,并与相应的传统节日和作者连线。
爆竹声中_______,春风送暖入_______。 七夕节 林杰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_______。 元宵节 欧阳修
家家_______望秋月,穿尽_______几万条。 春节 杜牧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_______。 清明节 王安石
四、诗歌鉴赏
10.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_______,立根原在_______。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诗的第一句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字特别传神,写出了竹子 的性格。诗的第三句中,“千”和“万”写出了竹子面对的考验 。21cnjy.com
(3)说说本诗后两句的意思。
(4)这首诗采用了 的写法。下列哪一项不是本诗表达的情操?( )
A.刚正不阿 B.秉公无私 C.正直不屈 D.铁骨铮铮
(5)“尔”的意思是 。占诗文中的名称很有讲究。请为下列名称选择恰当的解释。
寒舍 在下 晚生 贤郎
A.晚辈自称 B.对人称自己的家
C.谦称自己 D.对对方儿子的称呼
11.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①这两句诗点明了诗人描写的季节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描写的地点是 。诗人透过“飞”字,重点抓住 、 两种景物来凸显季节特征。21·cn·jy·com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思。
(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①句中“散”的读音是( ),一个“散”字描绘出了一幅( )。
A.sǎn B.sàn C.灯火通明图 D.宫中传烛图
②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大臣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B.表达了臣民对皇权的敬畏之情
C.表达正直人对天子宠幸之臣的愤慨之情
D.表达了臣民对皇恩的渴望之情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①“河汉”指的是 。联系诗的第一、二句可知,这首诗在讲述关于 的故事。
②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去”在这里的意思是“距离”,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两位主人公隔河相望的情景
B.“清且浅”说明河汉并不深广,体现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能相遇充满了疑问
C.“复”在这里的意思是“又”,这个字写出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得相见的慨叹
D.这两句诗表面上写故事,其实也在诉说离别的愁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石灰;自己
7.【答案】春夏秋冬;喜怒哀乐;千变万化;千军万马
8.【答案】【咬】-这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任】-任凭。;【尔】-你。
9.【答案】(1)一岁除|屠苏|遥指杏花村|七巧|红丝|如昼
(2)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0.【答案】(1)不放松;破岩中;东西南北风
(2)咬;坚忍不拔;非常多
(3)历经成千上万次的折磨,依旧坚强不屈,任凭你东西南北的狂风,它仍旧坚韧挺拔。
(4)托物言志;B
(5)你;B;C;A;D
11.【答案】(1)春季;京城;落花;柳絮;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飞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21教育网
(2)B;D;C
(3)银河;牛郎织女;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