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江城子·密州出猎
学习目标
1、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词,感受豪放词的壮美。
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涵。
知识备查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作者介绍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阕叙事,下阕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整体感知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diāo qiú
hān
bìn
注释
(1)江城子:词牌名。
(2)密州:今山东诸城。
(3)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4)聊:姑且,暂且。
(5)狂:豪情。
(6)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7)黄:黄犬。
(8)苍:苍鹰。
(9)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10)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11)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12)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
(13)太守:指作者自己。
(14)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
(15)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16)尚:更。
(17)微霜:稍白。
(18)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19)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20)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21)会:定将。
(22)挽:拉。
(23)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另解释为:天弓)
(24)满月:圆月。
(25)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暂且抒发。聊,姑且,暂且。
举着
苍鹰
形容骑马的随从很多。骑,一人一马的合称。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精读细研
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为报 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精读细研
报答
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很多。
指孙权。据《三国志·吴书·吴主权》,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这里是作者的自喻。
译文: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亲自杀一头老虎,像孙权一样给大家看看。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 微霜,又何妨!持节 云中,何日遣冯唐?会 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精读细研
更
额角边的头发
稍白
符节,古代朝廷使者用以取信的凭证
古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北
定将
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拉
圆月
星名,又称犬星,旧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侵犯北宋边境。
译文: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品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情感。思考:本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情“狂”态?请简要概括。
①“牵黄”“擎苍”的行为。②“锦帽貂裘”的装束。③“千骑”狂奔的场面。④自比孙权的自信。
“聊”是什么意思?
暂且、姑且的意思。显得有点无奈和落寞,只能姑且、暂且发一回少年般的狂气,但该发的情怀还是要发。
“千骑卷平冈”的“卷”换成“到”
“过”“扫”好不好?
不好。“卷”字描绘出了一种太守出猎众人跟随的浩浩荡荡的气势,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而其他三个字则没这种效果。
下阕中词人由“狂”转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愁绪的是哪句?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两句词运用典故,表明词人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何日”表现出苏轼渴望建功立业的紧迫感。表达了词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希望得到重用的报国之志。
纵观全词,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主要描写出猎的盛况,下阕主要抒发作者渴望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想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他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情怀,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重用的愿望。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写出猎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为朝廷效命的决心,并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板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
左牵黄 右擎苍 千骑卷平冈
鬓微霜 又何妨 何日遣冯唐
冬猎场面
雄心壮志
亲射虎
看孙郎
西北望
射天狼
壮志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