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课时检测(含答案)
选择题
1.“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
A.耶律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构
2.如果请你为《完颜阿骨打》这本书写一份人物简介,合格的是( )
A.契丹族首领,建立辽朝 B.党项族首领,建立大夏国
C.女真族首领,建立金朝 D.蒙古族首领,建立元朝
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词中的“胡虏”“匈奴”指的是( )
A.西夏 B.辽 C.蒙古 D.金
4. “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战南宋,归元兵”是描述哪一民族的兴衰史( )
A.契丹 B.党项 C.蒙古 D.女真
5.南宋诗人杨万里在诗中写道:“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诗中所谓的“天涯”指当时的哪一政权( )
A.辽 B.西夏 C.金 D.元
6. 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澶渊之盟 B.靖康之变
C.宋金和议 D.南宋灭亡
7.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范...一首《精忠报国》唱得我们热血沸腾。这首歌曲颂扬的是南宋抗金英雄( )
A.寇准 B.岳飞
C.韩世忠 D.辛弃疾
8. 对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和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归纳比较后,你认为它们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下列哪一项( )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9. 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
A.岳飞作战英勇,收复失地
B.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C.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D.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
10. 岳飞在其《满江红 怒发冲冠》中写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
A.女真统治者 B.突厥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11.为了写一篇论文,小明同学阅读了《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和《辽、西夏、宋的战与和》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
A. 民族政权的并立 B. 国家的统一
C. 民族政权的繁荣 D. 中华大家庭的团圆
12.岳飞《满江红》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诗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
A. 匈奴统治者 B. 契丹统治者
C. 党项族统治者 D. 女真统治者
13.12世纪时,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他属于哪个民族( )
契丹 B. 党项
C. 女真 D. 汉族
1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根据诗歌内容,判断出诗歌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 )
A. 南北朝 B. 唐朝
C. 五代十国 D. 南宋
15.有人认为今天不要多讲岳飞,否则会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关系。这种观点( )
①忽视民族间战争的性质,不是科学的态度 ②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不计历史旧账 ③把赞颂英雄人物与民族团结对立起来 ④正确看待了岳飞抗金,有利于民族团结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6.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 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 他遭奸臣谋害
C. 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 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金朝有多位皇帝敬奉孔子,尊崇儒家思想。
材料二 绍兴十一年(1141年)双方达成和约……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材料三 宋金都在边界附近设立榷场,这种榷场贸易也十分发达……实际上,除榷场外,民间私相贸易的数量极多。南宋运往金朝的有茶叶、丝织品、瓷器、金属制品和书籍等,金朝运往南宋的有畜产品和药材等。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金朝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绍兴和议”前后宋金关系的变化。
(3)材料三反映了宋金和议给当时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是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
——《宋史·高宗本纪》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该事件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事件 该事件有什么影响
(3)材料一、二反映的史实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 两则材料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4)谈谈你对材料一、二事件的看法。
答案
1-5BCDDC 6-10BBBBA 11-16ADCDBD
17、(1)统治者仿效中原王朝进行军政制度改革,发展生产,并用儒家思想提高女真族的文化水平。
(2)由战争冲突转向议和对峙,宋向金称臣,宋金最后形成了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
(3)宋金双方边境环境变得和平稳定,促进了宋金双方边境的贸易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18、(1)澶渊之盟。北宋与辽。
(2)宋金议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3)政权并立。宋朝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
(4)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宋朝来说,是屈辱的条约,特别是宋朝每年向辽、金缴纳岁币,增加了两宋人民的负担;同时议和后,双方得到长时间的和平稳定局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