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课时练习(含答案)
选择题
1.观察下图《宋金对峙形势图》,对图中政权相关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耶律阿保机建立金并定都中都 B. 西夏的建立者是党项族的元昊
C. 山西当时在金的统治范围之内 D. 金与宋的分界线是淮水至大散关一带
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
①北宋建立 ②澶渊之盟
③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④元昊称大夏国皇帝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②④
3.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要人物。与他们中的“靖”和“康”有直接联系的历史事件是( )
A. 金的建立 B. 金灭北宋 C. 澶渊之盟 D. 南宋建立
4.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统一了( )
A. 北方 B. 全国 C. 西南和西北地区 D. 中原地区和南方
5.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后世纪念岳飞的大型庙宇多称“岳王庙”,广泛分布于中国许多地方。对此合理解释是( )
A. 北宋对岳飞军功的褒奖 B. 岳飞在北方地区抵抗蒙古骑兵
C. 南宋时岳飞在中原称王 D. 岳飞精忠报国被后世经久传唱
7.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 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你认为丘处机所说的“国耻”是指( )
A. 1125年金灭辽 B. 1127年金灭北宋 C. 1227年蒙古灭西夏 D. 1234年蒙古灭金
8.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 中写道: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使北宋蒙受“靖康之耻”的政权是( )
A. 金 B. 西夏 C. 元朝 D. 辽
9.金太祖陵是金代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陵寝,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如果让你写一篇介绍阿骨打传奇一生的文章。下列哪一史实不可能出现在文章中( )
A. 统一女真各部 B. 建立大金 C. 颁行女真文字 D. 澶渊之盟
10.在金辽战争中,阿骨打命令军队主动出击,出奇制胜,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在辽军战败逃亡的情况下,金军乘势主动追击,形成咄咄逼人之势,致使辽军不战自溃,连连逃退。由此可见( )
A. 金太祖模仿中原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B. 辽统治者腐败无能
C. 金太祖善于抓住有利战机取得胜利 D. 北宋军队的大力支持
11、某同学选用如下图一、图二进行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下列研究主题,哪一个较确切 ( )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民族融合的高潮 D.对外友好的发展
12.“是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A.北宋与辽签订和议互送岁币
B.南宋与金和议中,金割让领土给宋
C.北宋向金称臣并送岁币
D.南宋与金和议,以淮水为界双方休战
13.南宋诗人郑思肖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词人辛弃疾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由此可以看出他们难以忘怀的是( )
A.祖国山河的统一 B.中华文化的弘扬
C.宜人风光的欣赏 D.个人离愁别恨的抒发
14.比较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和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你认为它们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A.宋朝战败割地称臣
B.维持了一段时期的和平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15.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16、“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通过和议形式确认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的两个政权是 (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
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
(2)哪一历史“文献”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简述该“文献”的主要内容。
(3)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为什么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忘南顾之心”?
18.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唐诗宋词接元曲,明清小说达顶峰。”这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主流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材料二】怒发冲冠,凭栏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材料三】《窦娥冤》写了一个与婆婆相依为命的年轻女子窦娥,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她无处申冤,临死发出誓愿: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她的誓愿感天动地,竟然实现。
——部编版七下《中国历史》
【材料四】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
——部编版七下《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诗句的作者是杜甫,他被誉为什么 他的诗由于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被称为什么?诗中“国破”是因为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词作中“靖康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想一想,历代百姓为什么如此的尊崇岳飞?
(3)材料三所述戏曲作品的作者是谁?请试着再举出两名元曲的代表人物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部明朝时期成书的著名小说。
答案
1-5ADBDC 6-10DBADC 11-16ADABDD
17、(1)北宋;契丹族。
(2)澶渊之盟;规定: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即“岁币”
(3)辽统治者在推行汉法的同时,还注意革除北宋赋役繁杂的弊端。
18、(1)杜甫:“诗圣”,杜甫的诗:“诗史”。事件:安史之乱。
(2)靖康耻:金灭北宋。原因:岳飞是抗金英雄,保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等。
(3)作者:关汉卿;其他代表: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4)《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