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4 10:5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基础训练】
1.(教材P34“相关史事”改编题)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契丹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下列哪一政权是由契丹人建立的 (  )
A.西夏 B.辽
C.北宋 D.隋
2.(历史解释、时空观念)以下是对右图所示历史事件的相关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
①是宋辽之间发生的澶州之战
②此战之后双方长期休战
③此战后双方又战数十年
④此战后,双方在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史料实证)右面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能证明宋辽时期(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矛盾的缓和
D.民族文化的交融
4.(历史解释)“宋辽之间的贸易量很大,如北宋每年从辽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购买了北宋官仓两万石粟。”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
A.宋辽对峙形成 B.宋朝农业发达
C.订立澶渊之盟 D.宋夏达成和议
5.(历史解释)下面漫画反映了辽、北宋、西夏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
A.民族政权并立 B.大一统国家建立
C.中华文明的起源 D.繁荣与开放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的是哪一政权 “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
(2)哪一历史事件直接促使“(辽)与朝廷和好年深” 简述该事件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幽云十六州),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3)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材料二中的“二敌”是指哪两个政权 请结合材料,分别从政治角度和民族关系的角度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材料三 他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朝也采用了通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23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亲之女就有6人。
——赵晶《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4)从文成公主入吐蕃和亲到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和议,说说唐和北宋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有何显著不同。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拓展提升】
1.很多诗词当中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有一首描绘契丹人生活的诗写道:“……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  )
①契丹族是一个游牧民族 ②契丹人居住在营帐里 ③契丹人过的是定居生活 ④契丹人靠打猎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西夏是历史上中国西北部的一个政权。11世纪前期,建立西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
A.蒙古族 B.契丹族 C.党项族 D.女真族
3.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有“战”也有“和”。其中,加剧了契丹与中原政权冲突的事件是 (  )
A.契丹人南下,对中原进行掠夺
B.辽占领燕云十六州
C.辽军攻打澶州城
D.北宋建立后几次北伐
4.辽与北宋时战时和,在发生的众多战役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澶州之战。在这场战役中率军亲征的北宋皇帝是 (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5.“澶渊之盟后,宋朝北方州县得以安定,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一和平局面维持了百年之久。”材料概述的是 (  )
A.澶渊之盟的背景 B.澶渊之盟的过程
C.澶渊之盟的内容 D.澶渊之盟的影响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给辽、西夏岁币
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经济富庶
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
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崛起与并立】
材料一
(1)请写出图中的A、B、C分别代表的政权名称。
【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时间 916年 923年 936年 947年 947年后 979年 1004年
事件 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 进军幽州 协助石敬瑭灭后唐 灭后晋 多次对中原用兵 北宋攻辽北宋战败 辽大举进攻北宋
(2)根据材料二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这种局面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材料三 北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不得不与辽、西夏议和。这使得宋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宋在战争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是怎样处理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的。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处理方式 (提示:从利弊两个方面谈看法)
【交融与发展】
材料四 契丹的乳酪等饮食文化、契丹服饰传入中原;契丹与汉族通婚……
(4)材料四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现象 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
【素养拔高】
1.元昊即位时,注意吸收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经验,并多方争取宋朝境内的失意士人为其所
用……又和大臣野利任荣等一起模仿汉字创造了西夏文字。我们能够从材料中得到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  )
A.西夏开始出现文字
B.西夏经济发展迅速
C.宋朝士人地位十分低下
D.西夏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2.11世纪初,辽宋订立“澶渊之盟”,规定:“辽宋结为兄弟之国;宋每年向辽提供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其价值在于
(  )
A.宋勉强获得北部边境安定
B.导致北宋统治危机加重
C.辽获得财富,有利于经济发展
D.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
【基础训练】
1.B 2.C 3.D 4.C 5.A
6.(1)北宋。契丹族。
(2)事件:澶渊之盟的订立。影响: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宋辽双方的和平与交流。
(3)政权:辽和西夏。特征:政治上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关系上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4)唐朝实行平等、开明的民族政策,北宋则是战后求和。
(5)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的交往与交融;我国古代民族关系有战有和,和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拓展提升】
1.B 2.C 3.B 4.C 5.D
6.A 据材料可知,“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给辽、西夏岁币;“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①③④符合题意。②表述不符合史实。故选A。
7.(1)A.北宋;B.辽;C.西夏。
(2)辽与中原政权进行了长达近百年的战争。危害:长期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3)方式:议和。看法:一方面带有屈辱性,并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另一方面能带来相对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4)现象:民族交融。感悟:辽、北宋、西夏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契丹族、党项族、汉族等既有军事上的战争和对峙,也有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交流,各个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步。
【素养拔高】
1.D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