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4 10:5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基础训练】
1.(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下面是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2.“它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完成各部的统一。”“它”是(  )
A.匈奴 B.突厥 C.党项 D.女真
3.“1127年3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材料反映了(  )
A.北宋灭亡 B.南宋灭亡
C.宋金对峙 D.辽国灭亡
4.(历史解释)辽天祚帝在位期间,宠信萧奉先等佞臣,不理朝政,荒淫无度;宋徽宗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等人,政局混乱、民不聊生。以上材料说明辽宋被灭的共同原因是 (  )
A.人民起义不断 B.统治者腐败无能
C.军队战斗力弱 D.金军强大的攻势
5.下面是反映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地图。与这一时期相符的史实是 (  )
A.耶律阿保机建立金 B.宋太祖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金与南宋的分界线在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6.(跨语文)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诗中有人,有景,有时,有事”,“以诗证史”,以诗词补证历史、疑史纠误,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手段。下列诗(词)句中可以考证南宋历史的是 (  )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B.“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苏颂《契丹帐》)
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7.(历史解释)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送礼’……‘送礼’是宋朝的一个致命弱点……‘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送礼”指的是宋朝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 
②“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致命弱点之一 
③宋朝皇帝向三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④“送礼”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和贸易往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南宋统治范围与北宋统治范围相比,有什么变化 原因是什么 两图所示政权的形势有何共同点
材料二 “岳家军”乘胜前进,抵达开封的朱仙镇,北方人民抗金情绪高涨。岳飞请求宋高宗下令北伐,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向金求和,并命令岳飞撤回军队,岳飞愤慨地说:“十年的功劳,一天就断送了!”1141年,宋高宗解除了岳飞等抗金将领的兵权。1142年初,宋高宗和秦桧杀害了岳飞。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2)据材料二回答,岳飞被害的原因是什么 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拓展提升】
1.《阿骨打传奇》以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情节,讲述了阿骨打解放奴隶、爱人才、爱民众、聚民心等一系列故事。下列史实与阿骨打无关的是 (  )
A.统一女真各部
B.订立澶渊之盟
C.颁行女真文字
D.建立大金政权
2.“金全力追击辽天祚帝,在应州(今山西应县)将其俘获……辽亡。”这段史实发生在 (  )
A.960年
B.1115年
C.1125年
D.1127年
3.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里提到的“胡虏”“匈奴”指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  )
A.匈奴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契丹族
4.1140年,金军分四路向南宋发动全面进攻。金兀朮率1.5万多骑兵到郾城决战。宋军用麻绳绊马腿,用快刀上砍金兵下砍马脚,与金军展开肉搏,取得大捷。以上描述表明郾城大捷的原因是 (  )
A.宋军骁勇善战 B.南宋向金称臣
C.秦桧坚决抗金 D.宋军战斗力弱
5.宋金和议后形成的政权对峙示意图是 (  )
A B C D
6.“和戎诏下十五年(宋金达成和议已经十五年了),将军不战空临边(驻守边关的将军们未曾一战)。朱门沉沉按歌舞(达官显贵终日沉溺于宴乐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马棚里的战马不用,渐渐死去,军库中闲置的弓箭已经朽断)……”南宋诗人陆游的这几句诗 (  )
A.歌颂了宋金和议给双方带来的和平局面
B.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没有进取心
C.体现了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D.反映了南宋和金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金灭北宋】
材料一 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后,起兵抗辽,声威大震。北宋君臣想乘机恢复被辽所夺的燕云诸州,遂遣使赴金与之结盟,相约夹攻辽国……攻燕之战把宋朝的腐朽虚弱,暴露无遗。灭辽后,金兵挥师南下,掳北宋二帝及宗室而去,北宋灭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
【岳飞抗金】
材料二 
(2)“还我河山”是以岳飞为代表的南宋抗金军民的心声。在收复“河山”的战争中,岳飞统率的军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其中1140年重创金军主力的是哪次战役
【偏安江南】
材料三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
(3)材料三中的诗讽刺的是哪朝统治者 诗歌中的“杭州”“汴州”分别指什么地方 此诗讽刺的是该朝统治者怎样的丑态
【素养拔高】
1.根据下列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的叙述,指出材料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  )
(
(
女真人
)
击败了

在东北地区居统治地位的游牧民
,

宋王为之鼓舞
,
决定收复此地
……
导致了
(
女真人对
)
中国北部大规模的进攻。宋朝防御土崩瓦解
,

朝廷只得留在中国中部的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
)
A.金 北宋 南宋 B.金 南宋 北宋
C.辽 北宋 南宋 D.辽 南宋 北宋
2.明朝人文徵明在《满江红·拂拭残碑》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岳飞抗金取得胜利后进行和议
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
③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面两位诗人的诗句都和同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是 (  )
(
楼船夜雪瓜洲渡
,
铁马秋风大散关。
——[
南宋
]
陆游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南宋]杨万里
)
A.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B.宋和辽订立澶渊之盟
C.宋和西夏订立和约
D.宋和金达成和议
答案
【基础训练】
1.D 2.D 3.A 4.B 5.D
6.C 
7.B
8.(1)南宋统治范围与北宋统治范围相比大为缩小,少了黄河流域。因为宋金议和后,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政权并立。
(2)原因: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会危及自己的统治。理解:岳飞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肯定。当今时代,我们应增强民族自信心,崇尚英雄、传承英雄精神,共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
【拓展提升】
1.B 2.C 3.B 4.A 5.C 6.B
7.(1)政治上的腐败、军事上的无能、决策上的失误等。
(2)郾城大捷。
(3)南宋。杭州:南宋的都城。汴州:北宋的都城。南宋统治者昏庸腐败,只图偏安江南,不思恢复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
【素养拔高】
1.C 2.C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