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课 孙权劝学 课件(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4课 孙权劝学 课件(共5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4 07:4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第4课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司马光
CONTRACTED WIND POWERPOINT TEMPLATE DESIGNS CONTRACTED WIND POWERPOINT TEMPLATE DESIGNS CONTRACTED WIND POWERPOINT TEMPLATE DESIGNS CONTRACTED WIND POWERPOINT TEMPLATE DESIGNS
THE HEADLINE
新课导入
吴下阿蒙
刮目相看
这两个成语,大家是否听过,这两个成语和孙权、吕蒙、鲁肃三人有关,就出自本篇课文,我们一起了解下。
THE HEADLINE
01 孙权简介
PART
吕蒙(178—219),三国时吴国名将。 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备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其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江南地区,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备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吴国君主
吴国大将
吴国军师
THE HEADLINE
02 链接作者
PART
司马光
1019.11.17-1086.10.11
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政治家。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死后追封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自幼嗜学,学识渊博,尤精于史, 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王安石实行新政时,司马光竭力反对,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退居西京洛阳。历任闲职,专志修史。历时十九年完成了《资治通鉴 》。
THE HEADLINE
03 文章写作背景
PART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大破曹军,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重臣,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刘、孙三足鼎立的局面。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THE HEADLINE
04 读准生字词
PART
卿 岂 涉 孰 遂
qīng

shè
shú
suì
为博士yé( ) 即gēng( )刮目相待


THE HEADLINE
05 准确理解词义
PART
(一)成语积累
1.吴下阿蒙:
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 书的吕蒙,后比喻学识浅陋的人。
2.刮目相待: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THE HEADLINE
05 准确理解词义
PART
(二)古今异义:
句子 字/词 古义 今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 古时王侯的自称 孤单,孤独
治 研究 治理
博士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学位的最高一级
见往事耳 见 了解,知晓 看到,看见
往事 指历史 过去的事情
THE HEADLINE
05 准确理解词义
PART
(三)文言句式
省略句
与蒙论议
点拨:省略主语句,省略了主语“鲁肃”。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点拨:介词结构后置句,即“蒙以军中多务辞”。
THE HEADLINE
05 准确理解词义
PART
(四)一词多义
1.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
2.以:蒙辞以军中多务(用、拿)
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合用,可译为“认为”)
3.就:蒙乃始就学(从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THE HEADLINE
06 文体知识
PART
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评价它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毛泽东自称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资治通鉴》
THE HEADLINE
06 文体知识
PART
中国古代史书体裁名称之一。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孔子《春秋》左丘明《左传》司马光《资治通鉴》等。
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国别体:以诸侯国为单位记叙历史事件。如刘向《战国策》
纪传体:以人物传记的方式记叙历史,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如司马迁《史记》。
编年体
THE HEADLINE
07 朗读全文,疏通文意
PART
1.划分朗读节奏主要把握以下五个原则:
①根据语法结构确定。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或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如“屠/大窘”,“屠”是主语,“大窘”是谓语;“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是“讲论”的宾语,“与儿女”是“讲论”的状语。
②句首发语词、连接词、关联词后要停顿。如“至”“若”“夫”“盖”“然”“则”“然则”“岂”等发语词和“且虽”“因”“故”“由是”等关联词后面一般要停顿。
③句中“而”字前后停顿,句中“也”字后停顿。要切记:“而”字用在句首,在“而”后停顿;用在句中,一般在“而”前停顿。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④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节合成词。
⑤根据文句内在的意义确定。如“其一/犬坐于前”中、“其一”是指“其中一只(狼)”,“犬坐”是像狗一样坐着,这里的“犬”是名词做状语。
另外,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地名等要了解清楚,不可读错。
THE HEADLINE
07 朗读全文,疏通文意
PART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g)/今/当涂(dāng 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shú)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朗读课文,点我
THE HEADLINE
07 朗读全文,疏通文意
PART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例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翻译: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蒙辞以军中多务。
翻译: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其意思完整。
例如:结友而别。
翻译(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自以为大有所益。翻译:自以为大有益处。
翻译课文五字法:
THE HEADLINE
07 朗读全文,疏通文意
PART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初:从前,当初。 谓:对……说。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务:事务。
注释: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能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译文:
THE HEADLINE
07 朗读全文,疏通文意
PART
原文: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副词,怎么、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通“耶””吗”。
但:只,只是。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罢了,表限止语气。
注释: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译文:
THE HEADLINE
07 感知全文,朗读通译
PART
译文:
原文: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孰:谁。
若:比得上。
所益:“所字结构”。收获(名词)。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从事。
注释: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我经常读书,自认为(读书)大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THE HEADLINE
07 感知全文,朗读通译
PART
原文: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及:到,等到。 过:经过。
议论:讨论评议。 才略: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吴下:泛指吴地。
阿蒙:吕蒙的小名。
注释: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和吕蒙谈论问题,非常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译文:
THE HEADLINE
07 感知全文,朗读通译
PART
原文: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士:有志向的人。 三日:泛指多日。
更:重新。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见事:知晓事情。 乎:语气词,相当于“呢”。
遂:于是,就。 而:连词,表顺承。
注释:
吕蒙说:“有志向的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拭目相看,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才分别。
译文:
THE HEADLINE
07 感知全文,朗读通译
PART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概括情节,理清结构。
主要内容: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大有长进,令鲁肃刮目相看并与他结为朋友的故事。
/
/
/
THE HEADLINE
07 感知全文,朗读通译
PART
孙权劝学(详)
01
STEP
吕蒙就学(略)
02
STEP
鲁肃赞学(详)
03
STEP
以“学”为线索
孙权一劝
孙权二劝
不学,吴下阿蒙
就学,刮目相看
结友,非复吴下阿蒙
侧面描写
THE HEADLINE
08 细读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PART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怎样劝服吕蒙的?
学的理由
学的目标
学的条件
学的收获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双重否定,表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限止语气,表学习目标很低
反问语气,现身说法,阻断借口
切身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
析读课文
THE HEADLINE
08 细读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PART
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相投。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THE HEADLINE
08 细读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PART
3.本文的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孙权
吕蒙
人主,他心胸开阔,重视人才培养。他对臣子寄予厚望,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耐心教导,善于劝学。
鲁肃
朝廷大将,知错能改,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劝告,谦虚好学,有军人的坦诚豪爽,有毅力,能吃苦。
朝廷重臣,位高权重,但是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善于交有才之士。


THE HEADLINE
08 细读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PART
4.孙权劝学的效果如何,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劝学结果:吕蒙的才干和谋略大有长进。
课文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从鲁肃对吕蒙的评价及行动印证了孙权劝学的效果。
THE HEADLINE
08 细读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PART
5.孙权劝诫吕蒙学习,不求其“为博士”,而意在“见往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要求呢?
与当时的现实密切相关。三国时期,天下纷争,社会处于剧烈变动中,从历史中总结得失成败的经验教训成为当务之急。“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故见往事可从历史中学习经验,以应对现实复杂的政治和军事形势。
THE HEADLINE
09 品味语言
PART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试分析这句话。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不可不学”。“不可不学”是双重否定,语气坚决,后面加一个感叹号,语气坚定、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他对吕蒙的关心和寄予的厚望。
THE HEADLINE
09 品味语言
PART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试分析句意。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反问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强。“邪”后还用了一个感叹号来加强语气。根据吕蒙的实际情况,孙权用反问+感叹强调了自己的观点:不要求吕蒙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
THE HEADLINE
09 品味语言
PART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试分析这句话。
“但”,只,只要 。“耳”,表限止语气,译为“罢了”。只要求“涉猎”“见往事”,表明孙权不想给吕蒙压力,语气由严肃、坚决变得平和、亲切了。
THE HEADLINE
09 品味语言
PART
4.“卿言多务,熟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这样说有何作用?
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
THE HEADLINE
09 品味语言
PART
5.“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当时的神态和语言描写,说明了什么?
吕蒙的变化使鲁肃很吃惊,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从侧面反映出吕蒙因“学”而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THE HEADLINE
09 品味语言
PART
6.文章结尾“肃遂拜别蒙母,结友而别”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句话写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说明鲁肃对吕蒙佩服之至,可见学习对于提升一个人的素质是多么重要。
THE HEADLINE
09 品味语言
PART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THE HEADLINE
10 写法探究
PART
1.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①详略得当:详写“劝学”“论议”,而略写“就学” “结友”。本文是根据史书改写,仅119个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②正面描写“劝学”经过,“论议”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描写吕蒙才略的长进,突出重点。
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可感受到三人各自说话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THE HEADLINE
10 写法探究
PART
2.本文是怎样以对话表现人物的?
刻画孙权,以直接描写对话为主。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刻画吕蒙,是侧面描写和直接描写相结合。“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鲁肃对吕蒙情不自禁的赞叹,借鲁肃之口写出了吕蒙的巨大变化,从侧面表明吕蒙因为学习,才略有了惊人长进。“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回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这里是对吕蒙的直接描写。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最精彩之处。
THE HEADLINE
10 写法探究
PART
3.文中省略了吕蒙的学习过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因为这一部分与中心内容关 系不大,可以省略,这样既节省了笔墨,又给读者留下 了想象的空间,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THE HEADLINE
10 写法探究
PART
3.文中省略了吕蒙的学习过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因为这一部分与中心内容关 系不大,可以省略,这样既节省了笔墨,又给读者留下 了想象的空间,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THE HEADLINE
11 启发思考
PART
吕蒙:
①要虚心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②学习没有早晚之分,只要认真学习,终有所成。
③不能因繁忙就放弃学习,只要用心,总有办法。
④人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
孙权:规劝别人要从关爱对方出发,要讲究方法策略。
鲁肃:
①不能用老眼光看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物。
②交友要交不断进步的人,要敬才、爱才。
1.从吕蒙、鲁肃、孙权三个人物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
THE HEADLINE
11 启发思考
PART
方仲永
吕蒙
一介武夫
年长乃学
终成大器
五岁能诗
少年不学
泯然众人
年长乃学
学有所成
少年不学
一事无成
2.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THE HEADLINE
12 课文主旨
PART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THE HEADLINE
13 拓展延伸
PART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说说你知道的称谓语。
1.称呼对方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
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高足——尊称对方的学生。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THE HEADLINE
13 拓展延伸
PART
2.称呼自己
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哥哥;
自己家庭称——寒舍。
THE HEADLINE
13 拓展延伸
PART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伏尔泰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芬奇
1.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说出来大家分享一下。
THE HEADLINE
14 课后习题
PART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卿言多务(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但当涉猎( ) 即更刮目相待( ) 孰若孤(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答案】qīng qǐ shè gēng shú méng【详解】“卿”读作“qīng”,意为: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岂”读作“qǐ”,意为:难道。“涉”读作“shè”,涉猎:粗略地阅读。“更”读作“gēng”,意为:另,另外。“孰”读作“shú”,意为:谁。“蒙”读作“méng”,指吕蒙。
THE HEADLINE
14 课后习题
PART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B.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C.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与蒙论议,大惊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答案】C【详解】A.动词,掌管/应当。B。介词,用/动词,认为。C。动词,了解、知晓。D。副词,表程度,十分/形容词,年长。故选C。
THE HEADLINE
14 课后习题
PART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用“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既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又饱含对吕蒙的关心和寄予的厚望。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表现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印证了孙权读书劝学吕蒙的话——自以为大有所益。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揶揄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和友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交代孙权劝学的结果。
答案:B(是侧面烘托,不是正面表现)
THE HEADLINE
14 课后习题
PART
4.翻译下列句子。(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答案:
(1)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能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2)志向的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拭目相看,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THE HEADLINE
14 课后习题
PART
5.根据课文内容,用原文填空。
①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吕蒙却以“____________”为由推托了。孙权以自己为例,使 吕蒙“_____________”。
②孙权指出的读书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鲁肃“拜蒙母”并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孙权劝学》选自《______》,这本书是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__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
⑤文中“治经”中的“经”指《_____》《诗》《_____》《_____》《春秋》等书。
【答案】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军中多务 始就学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④《资治通鉴》 北宋 司马光 编年体 战国
⑤《易》 《书》 《礼》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