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3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4 07:5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CONTRACTED WIND POWERPOINT TEMPLATE DESIGNS CONTRACTED WIND POWERPOINT TEMPLATE DESIGNS CONTRACTED WIND POWERPOINT TEMPLATE DESIGNS CONTRACTED WIND POWERPOINT TEMPLATE DESIGNS
萧 红
THE HEADLINE
新课导入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人物?
出示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请同学们谈谈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译文:我的爱国之心犹如被爱神之箭所射一般无处可逃,祖国正在风雨飘摇中黯然失色,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我誓将我的一腔热血报效我的祖国。
THE HEADLINE
新课导入
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人物?
提及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们总会想到“匕首投枪”这个词。
谈及鲁迅先生这个人,“我以我血荐轩辕”“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便会立即涌上心头。
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近距离地了解生活中的更真实的鲁迅先生。(出示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THE HEADLINE
01 鲁迅简介
PART
鲁迅
(1881.9.25—1936.10.19)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之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文学不过是他传播思想的武器。
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无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
他残酷地鞭笞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受,他始终维护人的思想的独立性和不妥协性。
【代表作】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诗集《野草》;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等。
THE HEADLINE
02 链接作者
PART
原名张迺莹(nǎi),黑龙江呼兰县人。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34年11月,萧红与丈夫萧军抵达上海。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1935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萧红成从此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萧红
1911.6.1-1942.1.22
THE HEADLINE
02 链接作者
PART
萧红
1911.6.1-1942.1.22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
萧红小说的特点:
以抒情笔调写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无完整的故事情节,然而韵味深长。
【代表作】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
中篇小说《生死场》《小城三月》等;
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王阿嫂的死》等;
散文《天空的点缀》《在东京》等。
THE HEADLINE
03 文章写作背景
PART
本文选自《萧红全集》第二卷,有改动。鲁迅是萧红精神上和文学上的导师,萧红是鲁迅的忠实读者。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为春泥,甘当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1939年,萧红在重庆完成了这篇回忆录——《回忆鲁迅先生》。鲁迅去世之后,萧红很久才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创作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本文是作者在鲁迅去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性文章,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THE HEADLINE
04 读准生字词
PART
舀( ) 揩( ) 碟( ) 捆( )
咳嗽( ) 调羹( ) 绞肉( )
薪金( ) 校对( ) 草率( )
轻捷( ) 吩咐( ) 抹杀( )
疙瘩( ) 深恶痛绝( ) 阖( )
虹口( ) 嘱咐( ) 瞿秋白( )
忧郁( ) 了事( ) 不济( )
yǎo
kāi
kǔn
xīn
jiào
shuài


ɡē dɑ
jiǎo
dié
ké sòu
ɡēnɡ

jié
hónɡ
zhǔ fù


liǎo


THE HEADLINE
05 准确理解词义
PART
阖:闭合。
揩:擦,抹。
展然:(心情)舒展的样子。
轻捷:轻快敏捷。
草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不济:不好,不顶用。
校对: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也作抹煞。
白萨萨:这里指玻璃窗发亮了,即天快亮了。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THE HEADLINE
06 文体知识
PART
回忆录
回忆录,顾名思义,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
根据文字记录方式的不同,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亲笔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口述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不是亲笔撰写,而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的方式。
THE HEADLINE
07 感知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PART
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部分 段落 主要内容概括 性格特征
第一部分 1 写鲁迅先生的笑容 乐观爽朗
第二部分 2 写鲁迅先生走路轻捷 义无反顾
第三部分 3-13 写鲁迅先生接待友人 热情真诚
第四部分 14-17 写鲁迅先生开玩笑 幽默
第五部分 18-23 写鲁迅夫妇和“我”会心微笑 平易近人
第六部分 24-26 写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关心帮助 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第七部分 27-30 写鲁迅先生对原稿校样不珍惜 淡泊名利
第八部分 31-34 写许先生很忙但是很愉快 家庭和谐
第九部分 35-40 写鲁迅先生夜里去看电影坐车时的谦让 为人着想
第十部分 41-42 写鲁迅先生独特的休息方式 惜时
第十一部分 43-54 写鲁迅先生工作的情景 忘我工作
第十二部分 55-60 写鲁迅先生检查海婴的丸子 严谨认真
第十三部分 61-63 写鲁迅先生包书仔细整齐 认真细致
第十四部分 64-67 写鲁迅先生对待休息和工作的态度 奉献精神
THE HEADLINE
07 感知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PART
本文的行文结构比较特殊,看上去十分松散,用独立的片段式选取了14个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这些丰富的生活片段体现了鲁迅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一改人们心目中“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让人觉得可亲可敬。
这样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鲁迅形象,与我们平常认识的“思想家、革命家”似乎不一样。
THE HEADLINE
07 感知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PART
2.文中的鲁迅给作者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文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乐观开朗、平易近人、幽默风趣、严谨认真、工作忘我、无私奉献的人。
生活中的鲁迅 作者眼中的鲁迅
人之子的鲁迅 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儿子
人之夫的鲁迅 一个尊重、体贴妻子的好丈夫
人之父的鲁迅 一个呵护、体察孩子的父亲
人之友的鲁迅 一个培育晚辈作家爱护备至的导师和诤友
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战士
一个不卑不亢的学者
一个热情开朗的朋友
人之主的鲁迅 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
一个和蔼宽厚的平易近人的老人
生活之主的鲁迅 潇洒、幽默、风趣
THE HEADLINE
07 感知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PART
3.据说当年有位友人看了萧红的这篇文章后,不屑地评价说:“这也值得写 这有什么好写的?”但就是这样一篇片段之间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甚至略显琐碎的文章,却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本文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作者看似随意,甚至略显琐碎,但作者倾注满腔真挚,善于摄取生活中的细节反映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一改人们心目中“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让人觉得真实可信、令人敬佩。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等。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THE HEADLINE
08 细读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PART
1.如何理解“天晴了,太阳出来啦”这句话的内涵?
本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当时的社会是黑暗的,让人觉得压抑。“天晴啦,太阳出来啦”是一个双关语,暗含着对光明的新社会的向往。
THE HEADLINE
08 细读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PART
2.作者写看电影事件,意在表现什么?
意在表现鲁迅先生的礼让,对他人的关心体贴,对朋友的关怀备至。
THE HEADLINE
08 细读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PART
3.“客人一走……鲁迅先生才睡下。”这几段文字写了什么内容?突出了什么?
写了鲁迅先生只有在下半夜客人走后才能工作。从“鲁迅先生还是坐着”“仍旧坐在那里”“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等句可以真切地看出鲁迅先生抓紧一切时间工作,笔耕不辍,尤其“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一句采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鲁迅先生工作到天亮,话虽平淡,情感却十分真挚。
THE HEADLINE
08 细读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PART
4.保姆为什么总要吩咐海婴“轻一点走”?“总是”在句中有何意味?
因为怕吵醒了工作一晚上,刚刚才睡下的鲁迅先生。“总是”表现了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也是鲁迅先生长期忘我工作的侧面表现。
THE HEADLINE
08 细读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PART
5.“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文中接着写了隔院子的人家及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这是本文中少见的景物描写。虽然十分简 单,但却很有象征意味。这些成为鲁迅先生“睡”的背景和衬托,表现了鲁迅先生工作的劳累辛苦。 
THE HEADLINE
08 细读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PART
6.吃鱼丸子一事为何写得如此详细?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品质?
吃鱼丸子一事之所以详写,是为了突出表现“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那怕一点点小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做事认真,深入实际的严谨品质。
THE HEADLINE
09 品味语言
PART
1.文中还有很多语句含义深刻,请认真分析这些语句的含义。
(1)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者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
鲁迅先生虽然胃不好,但对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做的不好,鲁迅先生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言辞间自然流露出对妻子的敬重与依赖,还有对小辈的体恤。
THE HEADLINE
09 品味语言
PART
萧红深受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也学会用好心情回报鲁迅,这句话充满着温馨和谐与其乐融融。
(2)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他严格约束自己,却能宽容对待别人,对青年人的爱体现无遗。
(3)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THE HEADLINE
09 品味语言
PART
(4)“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写鲁迅笑的神态,形象生动。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
(5)“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刻画了鲁迅先生深夜坐着工作的情景,表现了鲁迅先生就像一个斗士在漫漫黑夜里孤独而坚忍地战斗,用自己坚强的意志迎接黎明。
THE HEADLINE
09 品味语言
PART
(6)“……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说说这段文字刻画鲁迅先生性格的作用。
喜欢吃硬东西,隐隐透露出鲁迅先生刚毅的一面;“舀了一二下”则表现了其倔强的性格。
(7)“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分析“冲”这个字的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一个“冲”字传神地表现出笑声之响亮,反映出鲁迅先生当时愉悦的心情,表现了鲁迅先生绝不是一个严肃的人。
THE HEADLINE
PART
1.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 写法探究
【交流点拨】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中采用中国历代怀人散文的传统手法,撷取凡人琐事刻画悼念的对象,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本文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视角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THE HEADLINE
PART
1.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 写法探究
(1)更真实。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会生病,会害怕,也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就给了读者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2)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不少特点。
(3)更真挚。通篇的细节描写,基本上都是白描,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尤其是写到鲁迅生病之后的各个细节,看似完全平静的叙述,无一“悲”字,但悲剧色彩流溢其间,读来令人心酸。
(4)更有趣味。关于鲁迅的许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的描叙,可以引起读者的浓厚的阅读兴趣。
(5)更有表现力。也就是所谓以小见大的写法的最大的妙处。文中许广平的一句话十分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
THE HEADLINE
10 写法探究
PART
2.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
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
作用: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
①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例如平静的叙述中饱含的深刻的情感,尤其是“悲”感。
②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
③写许广平,是更典型的侧面烘托。例如她对鲁迅先生工作的支持,尽管整天为家庭琐事忙忙碌碌,但却能让鲁迅先生有更多的时间忙于工作。她的坚强也反映了鲁迅的坚强。
THE HEADLINE
10 写法探究
PART
3.文章第2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鲁迅先生的走路轻快敏捷,表现他干练、果敢的性格。
THE HEADLINE
10 写法探究
PART
4.文章以描写鲁迅先生工作来结尾,有什么用意?
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表现了鲁迅先生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以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THE HEADLINE
11 课文主旨
PART
这篇回忆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姿态、待人接物、读书、写作、养病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以、气质及高尚品格,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THE HEADLINE
思考
PART
我们之前读过许多鲁迅的作品和写鲁迅的作品,读了这篇文章你对鲁迅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爱国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爱民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爱子
伟人→凡人→真实的人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从前认识的鲁迅先生
再识鲁迅先生
THE HEADLINE
12 课后习题
PART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调羹(gēng) 舀水(yǎo) 弄堂(nòng) 校对(jiào)B.竭力(jié) 绞肉(jiǎo) 揩油(xié) 铁栏杆(gǎn)C.油腻(nì) 咳嗽(sou) 阖家(hé) 瞿秋白(qú)D.不济(jì) 干劲(jìng) 捆上(kǔn) 果戈理(gē)
【答案】C【详解】A.“弄”读lòng;B.“揩”读kāi,“杆”读gān;D.“劲”读jìn;
THE HEADLINE
12 课后习题
PART
2.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文章。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以多个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伟人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B.文章的内容看似寻常甚至琐碎,心有所忆就落笔成文,但这恰恰是萧红写作的特点:貌似漫不经心的背后是对鲁迅的深刻了解,貌似轻描淡写的内里是对鲁迅的炽烈情感。写日常琐事,却不落痕迹地展现了伟人情怀。C.本文是萧红用心血谱写的一曲鲁迅先生的赞歌,也是一曲深沉凄丽的挽歌,萧红对鲁迅的景仰、敬爱、怀念之情缓缓地流淌其中。D.本文是怀人散文的典范之作,也可看成是散文化的传记文学。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运用除虚构以外的多种文学手法,再现人物的生平经历和事迹, 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刻画其鲜明形象和生动个性。
【答案】A
THE HEADLINE
12 课后习题
PART
3.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主要描写方法。(1)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2)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3)鲁迅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
【答案】 (1)动作描写 (2)神态描写 (3)语言描写【详解】理解语句内容,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常用描写方法的特点恰当判定即可。
THE HEADLINE
12 课后习题
PART
4.“我”和朋友从鲁迅家出来,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付车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我”和朋友离开,是在深夜一点钟以后,外边下着小雨,弄堂里灯光又全然灭掉了,这一嘱咐,一方面体现了鲁迅先生的细心,另一方面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朋友爱护和无微不致的关心。
THE HEADLINE
12 课后习题
PART
5.选文最后交代“也住到北四川路来”,“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有何深意?
一方面写出了鲁迅先生的影响力,使我们每夜饭后必到;另一方面也为描写鲁迅先生平凡的生活,再现鲁迅先生鲜活生动、可敬可亲的人物形象做铺垫。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