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NO:6
课 题 布老虎 舞龙 授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型 欣赏 课时 1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能分辨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布老虎》三个乐段。2、感受《舞龙》欢快、热烈的情绪。
过程方法 随音乐用动作表演布老虎的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 分辨乐段,记忆乐曲主题
难点关键 用动作、打击乐表现音乐
学情分析 《布老虎》是一首形象非常鲜明的乐曲,聆听音乐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布老虎的动作进行表演,以增加欣赏音乐的趣味性。《舞龙》是一首以打击乐为主,兼有吹奏乐的民间乐曲,通过节奏的变化,表现了节日里人们舞龙时的喜庆场面。
教学准备课程资料 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 学 流 程 设计意图要求程度 动态调整
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导入1、教师出示布老虎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布老虎的特点。2、提示学生聆听音乐时,感受布老虎的不同形象。三、初听乐曲《布老虎》1、完整聆听乐曲。2、请学生说一说初步的感受。四、分段欣赏欣赏第一段:1、聆听第一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2、第二次聆听,引导学生联想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名。3、学生随音乐用“梆”模唱主题,用较为浑厚的声音表现布老虎威严的样子。4、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欣赏第二乐段:1、聆听第二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2、用“噜”随音乐模唱主题,表现布老虎温顺的样子。3、、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欣赏第三乐段:1、聆听第三乐段,请学生说说听出了哪段旋律。2、教师小结:“在这个乐段里出现了”威武“和”温顺“两个主题,这两个主题交织在一起,表现了布老虎不同的音乐形象。完整欣赏乐曲,学生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五、欣赏《舞龙》1、教师: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有一种我们在节日里经常看到的“舞龙“,也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习俗。2、教师播放视频,介绍舞龙。3、聆听乐曲,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乐曲中出现了哪几件打击乐器。4、教师:这是一首以锣、鼓、镲等打击乐器为主演奏的乐曲,同时加进了吹奏乐器,为乐曲增加了热烈的气氛。六、复听乐曲1、 请同学们分辨乐曲中出现了哪些节奏?教师提示《花蛤蟆》中的几种类型。2、教师总结:月取得节奏比较复杂,有几种常见的节奏,如“X X”“ XX X ”“ XXXX X ”。七、编创舞龙1、师生根据乐曲中的节奏,合作编创新的打击乐合奏《舞龙》2、学生演奏师生合作编创的节奏。 学生对布老虎认识较少,运用图片介绍,让学生对布老虎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在听辨乐曲的结构时,引导学生听辨三个乐段的不同情绪,并能联想布老虎威严或者温顺的不同形象。观看视频片段,使学生对舞龙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布老虎 舞龙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