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NO:5
课 题 花蛤蟆、数蛤蟆 授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型 唱歌 课时 1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数蛤蟆》。
过程方法 能听辨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并设计不同的力度来演唱。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用动作随音乐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
难点关键 设计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
学情分析 《数蛤蟆》是流行四川的儿童游戏歌曲,歌曲旋律欢快、活泼,节奏紧凑。歌曲虽然短小,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要素,因此在学唱歌曲过程中,要将音乐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
教学准备课程资料 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 学 流 程 设计意图要求程度 动态调整
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歌。3、提出课堂常规要求。二、发声练习1、学生轻声演唱音阶。2、用“呜”哼唱《小燕子》的旋律三、导入1、朗读童谣《花蛤蟆》,认识两种节奏型的读法。2、学生用手敲击童谣节奏。3、边敲击节奏边读童谣。四、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数蛤蟆》。教师提问:请学生听一听歌曲中唱了什么?2、学生模唱曲谱前10小节,指导学生分辨旋律的相同与不同:第3、第4小节是第1、第2小节的重复;第7、第8小节与第9、第10小节相同;第11、第12与第13、第14小节相同。3、教师指导学生演唱7----10小节,先练好节奏再摸唱旋律。4、指导学生演唱7----1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谱,找出完全相同的小节,然后模唱旋律。5、学生演唱歌曲。教师让学生边唱边击拍,教师用双响筒伴奏,一拍一下。6、教师简介“衬词”。“太平年”“荷儿梅子梭” “花儿梅子梭”是歌曲中的衬词,没有实际意思。7、完整演唱歌曲。五、表现歌曲1、教师:同学们,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2、请学生小组讨论用什么形式演唱歌曲。3、小组展示。4、编创歌词演唱。如“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等。八歌曲中的“蛤蟆”换成其他动物唱一唱。一边演唱一边用手轻轻敲击节奏。六、音乐拓展教师:民歌中有许多唱动物的歌曲,童谣《花蛤蟆》就是根据山东民歌《花蛤蟆》改编而成。1、播放山东演唱方言《花蛤蟆》。2、欣赏二胡独奏曲《小青蛙》。七、教师总结: 歌曲中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较多,在学唱歌曲前先让学生准确掌握节奏,为学唱歌曲打下基础。首先让学生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低年级的歌曲比较短小,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要素,因此在学唱过程中,注意将音乐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能力,特别是在读谱训练的过程中,这一点尤为重要。通过音乐拓展这一环节,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花蛤蟆、数蛤蟆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