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孔乙己》同步练习题
一 、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宇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方法的意思是: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jiáo)字,而要前后惯通,了解大意。
B. 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丼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lüè)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C. 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ní)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D. 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辨的神气…孔乙己立刻显出颓(tuí)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2.下列对加点字词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罩:用手遮,形象表现善良的孔乙己的迂腐可笑。)
B.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怒不可遏: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用拟人手法表现宽厚的黄河水一旦被“压迫”得忍无可忍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的个性。)
C. 使我的心也沉寂,然而又自失起来。(自失:听得出神而忘了自己,突出横笛的声音宛转悠扬,美妙动听。)
D. 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除。(赘生物:是机体或器官内、外面在病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突出物的总称。)
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中华文明与亚洲众多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同时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前行。
B.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美国挑起的新一轮贸易战将可能抑制全球的经济增长。
C. 走进温宿大峡谷,奇峰林立,如千年古堡,像巨轮飞渡……全国各地的游客接踵而至。
D. 贝聿铭留给了世人一幢幢栩栩如生的精美建筑,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约好像是中秋节的前三天,掌柜正慢慢地结账,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
B. 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有准备的人总是有能力战胜困难,而且有勇气面对困难。
C. 因为严格管理、严抓质量,格里希获得了“质量先生”。
D.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B. 《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编加的。)
C.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
D. 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6.下列对本文主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通过孔乙己的悲剧,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腐朽的封建教育——科举制度。
B. 小说不仅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罪恶,还有对整个封建制度及其社会伦理道德的彻底否定。
C. 小说对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的思想、精神中的封建等级观念做了揭露和讽刺。
D. 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这一面看,小说揭示了人们喜欢把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心态。
7.下列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按传统说法是属狗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19年是农历丁酉年,是属兔人的本命年。
B.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为阳。
C. 《故乡》《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D.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孔乙己》一文中的孔乙己就是秀才。
二 、综合性学习
8.班级要举行“走近鲁迅”专题学习活动,要求至少结合两篇课文确定一个研究专题。请参考示例,简要介绍你的研究活动。
示例:
【专题名称】鲁迅小说中的“小人物”
【研究依据】《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故乡》中的闰土
【我的发现】他们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既老实善良,又愚昧落后。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对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深入思考。
我的研究:
【专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语言表达
9.科举制度使孔乙己成为“畸形儿”,请观察下边漫画,按要求答题。
(1)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仔细观察漫画,从多角度思考,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四 、现代文阅读
10.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画线文字属于什么描写?其主要表达作用是什么?
文段中对掌柜的描写,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掌柜怎样的内心?
这几段文字对孔乙己的肖像描写与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青白脸色”“穿长衫”“身材很高大”不同。前后变化运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孔乙己唯一被人记起的理由,就是他还拖欠着酒店老板十九个钱。这反映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实?
11.
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后
——续《孔乙己》
孔乙己低着头,坐在地上喝完最后一口酒,拖着断腿,用“手”慢慢向外“走”去。
“这下打折了腿,还会再偷?”
“再偷,怕连手也打折!”
孔乙己害怕听到这笑声,咬着牙,拖着腿,使劲向前移去,口里不停地喃喃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点灾难,何足道哉?”
人们的笑声听不见了,他在咸亨酒店后面的山坡上坐下来。小腿疼得厉害,他看了看,又红又肿,碗口那么粗,有的地方已溃烂化脓。他哭了,泪流满面。他恨丁举人:“你这个龟……”他本想说句脏话,又觉得与读书人身份不相称,改口道:“君子不记小人之过也……”
他想到孙膑断腿胜庞涓,想到文王厄而演《周易》。他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吾《四书》《五经》皆通,此难一过,天岂不降大任于吾乎?……”他痴痴地想,昏昏欲睡去:他中了举,身上有很多的钱;他穿着长衫,在酒店里要酒要菜,丁举人坐在侧边,还不住地低头赔罪……
一阵秋风夹着一阵冷雨,雨水湿透了孔乙己那身破夹袄,惊醒了孔乙己的酣梦,他看了看天,雨密密地斜织着;他看了看山,一片灰暗。他伸了伸腰,自我陶醉道:“此梦吉兆……”便又鼓足劲,拖着断腿向前“走”去。
风大了,雨大了。孔乙己在一条深谷边停了下来。身子筛糠似的抖,手僵得弯不过来,“行乎哉?疾行也。行乎哉?疾行也。”他一边催促自己,又一边向前爬去,爬啊爬啊,又冷又饿的孔乙己爬不动了,冻僵的手再也无力支撑那满是泥浆的身子,他倒了下去,滑入深谷……
(1)本文中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与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相对照是否合乎情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本文所描写的孔乙己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是否切合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的性格?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有误,“前后惯通”的“惯”应为“贯”;
B.正确;
C.有误,“拘泥”的“泥”应读“nì”;
D.有误,“不屑置辨”的“辨”应为“辩”。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汉字的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读音及字形。
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能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赘生物”是指事业以外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东西。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词语正确含义。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汉语中一个词有多种意思,但是一个语境一个词就只有一个意思,所以要想正确理解词语含义,必须结合语境具体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
3.【答案】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运用成语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理解成语的含义,了解其情感色彩。结合语境来判断其运用是否得当。成语,还有一个使用对象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句子的前后联系及使用对象是否合适。
A.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用于此句符合语境。故A项成语使用正确。
B.风云变幻:意思是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用于此句符合语境。故B项成语使用正确。
C.接踵而至:意思是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持续发生。用于此句符合语境。故C项成语使用正确。
D.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不能用来形容建筑物。误用对象。故D项成语使用不当。
故选D。
4.【答案】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及修改病句的能力。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A“大约”“好像”重复使用,去掉“好像”。故A有语病。
B语序不当,“有勇气面对困难”与“总是有能力战胜困难”互换。故B有语病。
C成分残缺,缺宾语,在“质量先生”后加上“的称号”。故C有语病。
D无语病。
故选D。
5.【答案】B;
【解析】A.正确;
B.句号在括号外面;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
标点的种类较多,知道各种标点的作用是做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小说揭示了人们喜欢把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心态”表述不当,故选D。
7.【答案】A;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说来它包括天文地理、目录辞书、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古代纪时、音乐娱乐、学校设置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文学常识主要涉及作家作品及文体知识,重点是作家风格,作品内容、手法、主题及文体特征与常用手法。大多与教材选文有关,学生在学习中对相关重点要有意识记,同时可以结合古诗文、成语、典故的学习予以积累。
A.表述错误,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己亥年出生的人生肖属猪,应是属猪人的本命年。故A错误。
BCD正确。
故选A。
8.【答案】示例:
【专题名称】鲁迅散文的特点
【研究依据】《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
【我的发现】鲁迅的散文写作题材广泛,如《藤野先生》中既写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又写了自己留学的感慨,还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但都被怀念线和爱国线紧紧聚在一起;《阿长与〈山海经〉》零零碎碎写了阿长的诸多讨厌,又写了她买《山海经》,一条怀念与敬仰线将诸多素材一线串珠,体现了鲁迅先生散文形散神聚、有的放矢的特点。;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性语文实践能力。解答此题时必须认真阅读要求,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解答。根据示例和所学课文,学生可以研究的专题是学过的《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这两篇课文都是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可以研究散文的特点,然后根据课上所学的内容进行“我的发现”阐释,只要大体概括内容,说出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就可以了。
9.【答案】(1)一个小孩,他的生活水平很高,而文化水平很低,成为身心发育不均衡的畸形儿 。
(2)反映了当今社会许多家庭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却不重视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和品德培养。;
【解析】(1)此题主要考查理解漫画内容的能力。读漫画,一要读题目,二要读画面内容,三要读语言,四要读夸张之处。“介绍”就是说明图中画了什么写了什么。看清图中的内容,将图画与文字结合起来理解,不难看出当前社会中的青少年畸形儿,生活好而没有多少文化,从其中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示例:一个小孩,他的生活水平很高,而文化水平很低,成为身心发育不均衡的畸形儿 。
(2)此题主要考查理解漫画主题的能力。品读漫画时,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找准漫画试题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点。理解材料的内容,分析其所表达的思想:它反映了当今社会许多家庭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却不重视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和品德培养。
10.【答案】(1)环境描写。反衬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夹袄的凄凉,给故事增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2)语言和神态描写。麻木不仁,自私冷漠。
(3)对比 揭示了孔乙己悲惨的遭遇,也预示着孔乙己必然死亡的结局。
(4)旧中国末世,大众身陷封建统治思想和秩序的重压中,麻木、冷漠、自私的社会现实。"];
【解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及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理解描写的种类: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点明时间和社会背景,或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文段中画线文字属于环境描写,主要表达作用是反衬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夹袄的凄凉,给故事增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及人物心理的理解能力。对于这类题型的回答,首先要明确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另外还可以运用侧面描写,或以人物映衬,或用环境烘托,或通过事物加以点染。分析人物心理,要根据故事内容来理解,能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相一致。文段中对掌柜的描写,运用了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了掌柜的麻木不仁,自私冷漠。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对比手法作用的能力。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这几段文字对孔乙己的肖像描写与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青白脸色”“穿长衫”“身材很高大”不同。前后变化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揭示了孔乙己悲惨的遭遇,也预示着孔乙己必然死亡的结局。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说主题及创作技巧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种阅读类题型,学生要根据小说背景、内容、情节,理解小说主题,人物的精神品质。根据题意答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言之成理就可以。本文中孔乙己唯一被人记起的理由,就是他还拖欠着酒店老板十九个钱。这反映了旧中国末世,大众身陷封建统治思想和秩序的重压中,麻木、冷漠、自私的社会现实。
11.【答案】(1)基本上合乎情理。离店时酒客的讥笑,离店后的剧烈伤痛,冻饿交加,直至于死,都与原文所描写的时令、社会特征(社会环境)、人物遭遇以及原文结尾的暗示相吻合。但在自然环境的设置上,如山坡、深谷,似乎与原文的环境和人物当时的情况不太相符。
(2)本文中孔乙己的内心独白从内容到语言形式都与原文中孔乙己迂腐不堪、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的性格相符。但梦境中“丁举人坐在侧边,还不住地低头赔罪”与原文中孔乙己的容忍、善良、迂腐的性格不太吻合,原文中孔乙己并无报复心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分析、比较能力。续写小说必须要展开合理的想象,我们应从规定的情景出发,补充与原文相符合的情节。续写时要注意小说的情节要与原作品的主题相统一,人物性格相一致。分析本文的续写:离店时酒客的讥笑,离店后的剧烈伤痛,冻饿交加,直至于死,都与原文所描写的时令、社会特征(社会环境)、人物遭遇以及原文结尾的暗示相吻合。但在自然环境的设置上,如山坡、深谷,似乎与原文的环境和人物当时的情况不太相符。由此可见,本文的续写基本上合乎情理。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比较能力。续写小说要求情节结构要与原作品主题统一,人物性格一致。解答这类题型,学生先读懂文章内容,再结合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和题目要求来答题即可。本文中孔乙己的内心独白从内容到语言形式都与原文中孔乙己迂腐不堪、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的性格相符。但梦境中“丁举人坐在侧边,还不住地低头赔罪”与原文中孔乙己的容忍、善良、迂腐的性格不太吻合,原文中孔乙己并无报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