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NO:12
课 题 老牛与小羊 授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型 唱歌 课时 1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乐于与他人合作演唱《老牛与小羊》。2、能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老牛与小羊》。
过程方法 能够听辨音的高低,感受老牛与小羊叫声的旋律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热爱、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 准确演唱歌曲
难点关键 二声部的音准
学情分析 歌曲《老牛和小羊》中老牛和小羊的叫声分别用固定的动机表现,增添了歌曲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课程资料 课件、钢琴、教材
教 学 流 程 设计意图要求程度 动态调整
组织教学1、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发声练习教师出示发声练习谱:5 1 5 1 |2 2 1 | 师: 一群 小羊 咩咩 叫生: 2 2 1 | 2 2 1 | 2 2 | 1 -|| 咩咩叫 咩 咩 叫 咩 咩 叫6 1 6 1 | 6 6 5 | 师: 一群 老牛 哞哞 叫 6 6 5 | 6 6 5 | 6 6 | 5-||生: 哞哞 叫 哞哞 叫 哞哞 叫师生练习演唱,做扩展音域的移调练习。练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唱“咩”时,声音位置高一些,气息要控制好,声音要有共鸣。学唱歌曲完整聆听歌曲《老牛与小羊》。提问: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速度是怎样的?学生发言:再次聆听,熟悉歌曲旋律。让学生模唱老牛与小羊的叫声。学唱单声部旋律。(1)、教师指导学生模唱老牛的叫声。(2)、教师指导学生模唱小羊的叫声。(3)、教师出示歌谱,学生模唱老牛、小羊的叫声,师生共同合作演唱歌曲。(4)、学生练唱第二声部。三、练习合唱1、练习合唱声部教师指导学生在唱准自己声部的同时,要注意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两个声部的声音应保持和谐、统一。学生完整演唱四、表现歌曲1、教师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2、学生采用领唱与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3、采用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在演唱“羊叫声处和小牛叫声处找几名学生模仿羊叫和牛叫声。4、采用男女生分组的形式演唱歌曲。五、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与充分的肯定。 营造快乐的课堂气氛。针对歌曲特点,模仿老牛和小羊的叫声,为第三乐句的合唱做准备。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并相互配合演唱,培养学生良好的合唱习惯。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激发学生表现歌曲的热情。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老牛和小羊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