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NO:16
课 题 滚核桃 授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型 欣赏 课时 1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感受并说出乐曲《滚核桃》的欢快情绪,并对核桃滚落的情景产生联想。
过程方法 认识民族打击乐器堂鼓,初步了解敲击鼓心、鼓帮的不同音色。能运用乐曲中出现的节奏素材编创打击乐剧《小羊过桥》。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不同的节奏型,演奏方法、力度与速度的变化,表现农民丰收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分辨不同的节奏型以及速度、力度、速度的变化对表现音乐的作用
难点关键 编创打击乐剧
学情分析 《滚核桃》是山西绛州鼓乐代表之一。乐曲通过不同的节奏型、演奏方法、力度与速度的变化,表现了农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聆听音乐时,让学生找出乐曲中出现的节奏型,分辨不同的节奏以及速度、力度的变化。体会不同的节奏型,演奏方法、力度与速度的变化,表现农民丰收时的心情。
教学准备课程资料 课件。
教 学 流 程 设计意图要求程度 动态调整
一、组织教学1、 学生听音乐律动入室。2、 师生问好。二、初次聆听1、老师播放《滚核桃》片段,引导学生从中听到了什么?2、学生根据想象自由回答。3、教师再次播放这段音乐,请学生听一听老师运用了哪些演奏方法?音乐中出现了哪些节奏?3、教师介绍作品:这段音乐出自民族打击乐合奏《滚核桃》。《滚核桃》是山西绛州鼓乐,是用很多面堂鼓演奏的。4、教师提示音乐中出现了那些节奏。三、完整聆听1、完整欣赏《滚核桃》。2、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了解演奏形式是民族打击乐合奏。四、分段欣赏1、聆听乐曲第一部分。教师出示堂鼓图片,引导学生听出核桃滚开散落在地上的声音是敲击鼓帮表现出来的,并示范演奏。2、复听第一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核桃散落开时,音乐的力度由强变弱,好像核桃滚远了;速度由慢渐快渐强,好像核桃从屋顶滚落,后来越来越多。3、再听第一部分,听辨乐曲运用了什么演奏方法?教师介绍“滚奏”并出示滚奏符号。4、教师播放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说说音乐表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5、复听第二部分,听辨乐曲运用了哪些节奏?6、教师指导学生限度鼓经,再按声势练习。7、欣赏第三部分。7、观看《滚核桃》视频。五、创作《小羊过河》1、教师讲述《小样过桥》。2、学生讲述《小样过桥》的故事。3、师生设计《小样过桥》故事场景。第一幕:小白羊出场,小黑羊出场。第二幕:小白杨上桥,小黑羊上桥。第三幕:两只小羊侨中相遇对话,互不相让拌起嘴、动手搏斗 ,掉进河里。4、小组编创表演,教师巡视指导。5、小组展示。5、用打击乐器表演六、课堂小结希望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中互相礼让,友好相处,做一个文明人。 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完整欣赏音乐,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观看视频,让学生注意欣赏演奏家是怎样用声音和动作表现核桃滚落地面的形象的。让学生自己编创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滚核桃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