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2)数的运算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课本80页内容及第83页练习十四第1、2题。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系统地理解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四则计算。
学习过程:
【课前独学】
一、知识盘点
1、什么叫做加法?小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吗?
2、什么叫做减法?小数减法,分数减法意义相同吗?
3、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小数、分数乘法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4、什么叫做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
我的小问题:
【课中导学】
二、谈话导入
三、独学检测
1、在小组内说说独学第一题,互相提问,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进行星级评价。
四、合作探究,质疑优化。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
1、阅读以下信息: A、我们折了36颗红星,还折了28颗蓝星。
B、我们买了40瓶矿泉水,每瓶0.9元。
C、我们有24m彩带,用做蝴蝶结,用做中国结。
(1)你能提出哪些用计算解决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算式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含义.
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意义、减法意义与除法意义都分别相同。只有小数、分数乘法(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四则运算的方法
1、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2、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什么?
3、有什么相同点?
①整数加减时,数位对齐;
②小数加减时,小数点对齐;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③分数加减时,分数单位相同。(也就是通分。)
4、分数、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乘数中有几位小数,然后在积中点上小数点。而分数乘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一说分数、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6、在四则运算中,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1)做一做,议一议:
a+0=( ) a×0=( ) 0÷a=( )
a-0=( ) a×1=( ) a÷a=( )
a-a=( ) a÷1=( ) 1÷a=( )
注意:当a作除数时不能为0。
(三)四则运算的关系。
1、加法: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 和-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减法: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 减数+差=被减数
3、乘法:求相同加数和的算便运算。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4、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加法是在计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性计数,是最基本的运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也是加法的还原。乘法又是加法的发展,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也是乘法的还原。
【检测反馈】
1、完成P80“做一做” 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2、完成P83练习十四第1、2题。
【总结评价】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数的运算
学习内容:课本81内容及第83页练习十四第3、4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复习,能自主总结小学阶段的简便算法,进一步熟练掌握运算定律。
2、我能进一步理解算法多样化,形成较好的简算策略,并能灵活应用简便算法计算。
学习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过程:
【课前独学】
一、知识盘点
名称 举例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15+28=28+15 a+b= b + a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二、新知预习:自学课本第81页。
【课中导学】
三、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四、独学检测
1、说一说:小组展示独学收获。
2、批一批: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习题,并互评。
五、合作探究
(一)根据学过的运算定律,学习例1。
1、算一算
①4×+4×
② 2.5×12.5×4×8 ③(21-)× ④5.03-2.14-1.86
(二)运算顺序
1、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算一算:
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吗?
3、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外面的。
4、算一算: (710-18×4)÷2
5、组内交流算法:
(1) (2)
【检测反馈】
1、独立完成P81“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2、巩固训练:完成P83练习十四第3、4题。
【总结评价】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课时 数的运算
学习内容:课本 82页内容及第83页练习十四第5、6、7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我能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我能通过不同的分析思路进一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1、重点是运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难点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课前独学】
一、知识梳理
1、交流讨论:说一说解决问题有哪些主要步骤?
①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②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③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 ④计算; ⑤验算。
我的小问题:
【课中导学】
二、谈话导入
三、独学检测
1、在小组内说说独学内容,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进行星级评价。
四、合作探究,质疑优化。
(一)基础练习
1、算一算,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方法:
= =
= =
(二)知识应用:列式计算
1、认真读题,说一说题中分率表示的意义。
(1)200的是多少?
(2)200减少后是多少?
(3)甲数是500,乙数是甲数的,乙数是多少?
(4)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乙数是多少?
(5)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少,乙数是多少?
(6)甲数是500,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多少?
(7)甲数是500,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是多少?
(8)甲数是500,甲数比乙数少,乙数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1、自学P82例2,说说解决问题时有哪些主要步骤?
2、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①这里的表示什么?
(表示把六(1)班作品平均分成4份,六(2)班的作品比六(1)班多其中的1份)
②看懂线段图,并会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③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几分之几?
(六(2)班的作品是六(1)班的“1+”)
④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实际是求什么?
(实际是求六(1)班的“1+”是多少,也就是求32件作品的“1+”是多少。
⑤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请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检测反馈】
1、独立完成P82“做一做” ,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2、拓展提高:P83练习十四第5、6、7题。
【总结评价】
1、这节课我的收获是: 。
2、自我评价:
( ) ( ) ( ) ( )
小组评价:
自我评价:很满意!( )有进步!( ) 加油!( )
还记得我们一起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吗?
小组评价:
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这道题在计算中用到了哪些运算定律
自我评价:很满意!( )有进步!( ) 加油!( )
小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