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泥的世界(教案)人教版 美术 五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陶泥的世界(教案)人教版 美术 五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2-14 18:4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陶泥的世界》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11课《陶泥的世界》。
【教学主题】尝试用普通泥或陶泥制作生活用品。
【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三学段(5~6年级)基本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运用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设计和装饰各种图形与物品,改善环境与生活,并于他人交流设计意图。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应用”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相结合的美术学习内容。是一节集欣赏性、创造性、互动性于一体的课程。本课的重点难点完全可以由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去突破。学生对于操作课兴趣很高,教师的巧妙引导也尤为重要。
2、学情分析
五年级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三学段的第一年,作为第三学段的开始,五年级的同学已经进入到表达性自我表现的意识上,主观意识较前两个学段有明显的增强。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正是自主意识开始形成的年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意识都逐渐形成完并完善。他们希望自己像成人一样去表达,但是尚力不从心。为此我们的教学应顺势而为,从人文性和技能技巧两个方面,帮助学生找到并巩固可以达成表达性自我表现的方式方法。
针对这一特点,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教材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应用在生活中,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但由于学习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作品易缺乏表现力,还有部分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比较慢,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关于学生思想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大胆表现的同时,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与丰富性。关注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美术表达方式,并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关注学科特色,也注意学科的相互渗透,重视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活泼、朝气和对艺术的向往与憧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指导学生在表象过程中运用揉、搓、粘等技法及点线面的组合,制作常见的生活用品。
过程与方法:体验优秀的陶艺作品的制作过程,启发学生运用技巧塑造富有创意的物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优秀陶艺作品的造型特点,感受生活中的艺术美,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用泥或陶土制作生活用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泥条的塑性和器物的装饰。
【所需要条件】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陶泥、底板、陶泥工艺品范作,泥工刀等。
【评价任务】
1.通过制作能否体验陶艺的美好及制作乐趣。
2.作品能否体现出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请把桌子上蒙的布打开。看看桌子上有什么?"
生:哇塞!是陶泥呀!。
  师:如果你很想摸一摸,那就快动手吧!而且还可以闻一闻。
  师生共同玩泥,体验玩泥的乐趣。
  师:教师随意取泥放于手中,通过看、揉、捏,说出自己的感觉。
  泥巴捏在手中是什么感觉?捏一捏,有什么变化?
  生:学生自由玩泥,边玩边交流自己的感受。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陶泥吗?(喜欢)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陶泥的世界吧!
出示课题:陶泥的世界
二、讲授新课
师:陶泥艺术在我们中国有着古老的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中国有着“陶瓷之国”的美誉。我们一起走进陶泥的世界吧!
(播放视频,陶出现的历史)
   第一站中国历史博物馆,了解最早出现花纹的陶器,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坡遗址人面鱼纹彩陶盆,后来又发现了马厂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彩陶。
   第二站山东省博物馆,讲解日照的黑陶,色彩的制作,蛋壳陶的价值。
   师:这些陶泥作品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它们都是用泥土做成,都是器物,可以用来盛东西。但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而且有的年代久远,说明人们在很久以前就知道怎样利用泥土来为自己的生活服务了。
   师:从刚才的交流中,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物品,经过我们动脑动手,就能够变成一件好看的艺术品,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泥巴在我们手中焕发光彩呢?可以参考教材。
   生:分小组谈一谈陶泥作品,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研究,这些漂亮的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师:你能起来演示给大家看看吗?
   生:在自制泥板时,要注意:不能太薄、也不要太厚,在按压、拍打的过程中,要能及时翻翻泥板,以免泥粘在桌上拿不下来,并且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出不同的形状。
   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泥条搓不长,看课件解决。
   师:你都发现了那些搓泥条的方法。
   师:有没有哪个小组研究的是不一样的?哦,你们说说这个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
   师演示: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
  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师总结:陶泥成型的方法: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片拼接。
   师:我们每制作一件陶艺作品,都要先进行构思,之后再考虑用什么方法制作合适、怎样去制作!现在也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做成什么样的作品,怎样做的与众不同,又如何去表现每一部分。
   师:想的真好,只不过老师要告诉你,贴时一定要用泥浆粘牢,还有我们在做时为了保证以后烧制的成功,一定要把里面 ──
   生:挖空
   师:在做陶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我们陶艺家和我们同龄的学生自己制作的陶艺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去用陶来表现的。
   欣赏各种陶艺作品
三、学生创作
师生一起归纳陶泥的制作方法:
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
   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
   装饰──方法不限;
   烧制。
   师: 刚才我们不仅欣赏了陶泥作品,而且还研究了它们的创作方法,现在大家想不想也来亲手试一试,设计创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彩泥作品?
   师: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师: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
展评学生的作品。
师:说一说你是如何设计的。用什么方法做的,认为亮点在哪里。
   师: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你想把它放在那儿?
   师:你从其他同学那里学习到了什么经验?
   师:其实陶艺本身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涉及很多方面知识,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认真学习各科知识、认真观察我们生活,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来!
五、课后拓展
师:陶泥不仅能做出精美的生活用品,还能做乐器,建筑物等,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进行尝试。我希望同学们在传承陶艺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让我们陶艺走向全世界。
【教学反思】
通过让学生欣赏、观察的同时,他们也在思考这些作品美在哪里,并分析、交流如何制作,从而总结得出陶泥作品的三类制作风格。在学生大致探讨出制作方法后,及时的深入到陶泥作品装饰的方法,扩展学生的思维。然后将技法点击着重讲解并示范,这是本课的重点。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个性在探究中得到发展。在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与教师的点拨之下,思维由浅入深进行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最后的学生作品千变万化,各有风格,本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艺术美,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