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5 16:5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
授课题目
冷战的怪圈:“挑战”与“应战”之角力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冷战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①宏观上,“冷战”是二战后东西方对抗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特征,主导着战后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集中体现了东西方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演变,甚至对当今国际形势也产生重要影响,是世界现当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冷战内容能够更好理解当下的国际秩序,促进学生对国际问题的思考。 ②中观上,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第一课,对后面几课有统领作用:第八单元单元题为“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本课集中讲述的就是冷战期间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和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制约了各主要国家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形成了各国独特的政治文化和国家结构。两极格局中孕育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冷战期间世界格局的演变是我们本单元要理解的重点,因此本课作为第八单元第一课,具有统领作用。 ③微观上,三个子目联系密切:第一子目“冷战与两极格局”、第二子目“冷战的发展和多级力量的成长”和第三子目“两极格局的瓦解”相互承接,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也是事态发展的因果关系,集中展现了冷战的发生、发展和终结这个过程,也能体现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学生情况分析 整体优势: ①本次授课对象是中山市实验中学高一学生,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和探究能力相对于初中来说有较大的提高,对历史现象有了一定的思考,学习积极性整体较高,对知识有较强的探索欲。 ②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过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两大军事集团的成立等冷战事件,对冷战的发生、发展和终结过程有初步的了解,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 存在不足: 学生难以把握冷战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冷战的特征等教学重难点,对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缺乏充分的思考和理解,需要教师补充材料,并适时进行学法指导,带领学生阅读和分析部分历史材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以促进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全面思考和深入理解。
教学目标
(一)核心目标 通过认识和理解冷战期间的典型事件,总结和归纳出冷战的基本特征,通过分组探究实现知识的深度迁移,并梳理出冷战发生、发展和国际格局的相互影响,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二)素养目标 ①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文字材料分析冷战背景知识、冷战典型事件以及其反映出的冷战基本特征等信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利于学生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②通过展示德国分裂和两极对峙的历史地图,学生从宏观把握特定时空框架下的分裂和对峙情况,提升学生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③通过分组探究冷战期间的典型事件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并就此进行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学有所思,落实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时间轴梳理冷战中的大事记和世界格局的变化,学生能够把握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布置开放性作业,与时政热点俄乌冲突链接,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冷战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冷战进程与世界格局的相互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 教学方法 教法:史料教学法 学法:分组学习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货币的博弈 (2min) B记马克 D记马克 【教师讲述】1948年的德国首都柏林出现了两种货币,两种货币比价不等,柏林立即陷入一片混乱。二战时德国被盟军击败,首都柏林被攻占,整个国家被瓜分成四块,美苏英法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进行分区占领,德国再次成为各方较量的焦点和大国博弈的角斗场。纳粹德国在战争期间大量发行纸币造成战后德国通货膨胀,西方三国以不进行币制改革将阻挠经济复兴进度为由开始在三占区单独实行币制改革,用“B”记马克代替当时流通的帝国马克。西方的独断行为激怒了苏联,苏联针锋相对地宣布将在苏占区和大柏林流通有特别印记的“D”记马克,目的是为了保护苏联占领区经济免遭西占区币制改革的破坏。一个国家两种货币,这是分裂的信号。在对德国的战后处置上,与美国主张“经济统一”的做法相反,苏联强调首先实行“政治统一”。货币改革和政治分歧引发了柏林危机,美苏两个大国的角力在这里集中体现。 【教师设问】 1.货币博弈的背后掩盖着怎样的历史事实? 2.美苏双方的角力何以在这里集中体现? 现在让我们走回到那个阴郁沉闷战争一触即发的时代,寻找历史的答案。 学生听教师导入,进入本课的情境,思考教师导入时提出的问题。 通过展示两种不同的货币作为导入,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出关键词“分裂”这一冷战的信号,为本课主题服务。
一、暗流的涌动:冷战的酝酿 (5min) 二、美苏的角力:撕裂的柏林 (12min) 【教师过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导致了世界权力的一次大规模重新分配,暗流涌动的世界,冷战的序幕正在缓缓拉开,两大主角美国和苏联正在极力地拉扯,问题来了,主角为什么是美苏呢? 二战时美国开足马力生产机器 苏联规模庞大的军备 遭德国轰炸后的伦敦街头 美苏实力冉冉上升 昔日强国元气大伤 材料一:我的一侧坐着翘着二郎腿的俄国巨熊,另一侧卧着巨大的北美野牛,而夹在中间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教师过渡】由此可见,冷战有其深刻的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导致了世界权力的一次大规模重新分配,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一分为四,再次成为各方较量的焦点和大国博弈的角斗场。冷战开始后,柏林成为了冷战的桥头堡,美苏两国的角力在这里得到集中体现,柏林危机成为冷战的标志性事件。现在让我们看向冷战期间这座撕裂的城市——柏林。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西占区从实行货币改革时起,就断绝了与苏占区的经济联系。苏联认为西占区实行的经济政策违背了《波茨坦协议》,是分裂德国的严重步骤……6月24日,苏联封锁了西柏林与西德之间的陆上交通,停止向柏林供应煤和电。30日,苏联又封锁了两地的水上交通。“柏林封锁事件”导致“柏林危机”发生。柏林成为德国、欧洲和世界矛盾的焦点。面对苏联对西柏林的封锁,西方三国仍决定留在柏林,利用“空中走廊”空运食物供应西柏林市民。1949年5月12日,苏联宣布撤销封锁,危机结束。 美苏英法分占德国和柏林 西柏林大规模饥荒 柏林封锁后空运物资到西柏林 西占区通往西柏林的三条空中走廊 【教师讲述】柏林虽被分裂成两部分,但在地理位置上位于苏占区内,苏联对西柏林的封锁切断了西德通往西柏林的道路,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西柏林的经济来源全部断绝。由此可见,如果苏联和盟国的关系破裂了,西柏林人将显得十分脆弱。美国利用空中走廊给西柏林运送物资,一时间空中走廊变成“空中超市”,那个寒冷的冬天有着拯救这座城市的空运壮举,挽救西柏林人民于恐慌之中。1949年德国被割分为“西德”和“东德”,德国正式分裂。柏林危机的爆发,导致欧洲国家对苏联更加恐慌,美国加紧成立北约,将西德纳入北约阵营,向苏联施加压力。苏联针锋相对,成立华约,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教师过渡】50年代末,随着两国紧张关系加剧,柏林问题又成为国际问题焦点。西德与西柏林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有密切联系,极力将西柏林与西德融为一体。自第一次柏林危机以来,西柏林一直是苏联的心腹之患。另外,西柏林成为西方国家进行反苏宣传的前沿阵地。东德感到西柏林严重威胁自身安全,冷战形势加剧,第二次柏林危机发生了。 材料二:1958年11月,苏联要求美、英、法三国在6个月内从西柏林撤军、遭到坚决反对,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1961年8月12-13日。东德在西柏林周围拉起一道全长约154千米的路障和铁丝网,后来改建成水泥墙。这就是“柏林墙”。美国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并派装甲部队来到柏林墙下,与苏联坦克对峙但双方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冲突。 ——课本第111页 材料三:“整个柏林位于民主德国领土,整个柏林属于民主德国主权范围。” ——乌布利希 1958年赫鲁晓夫在莫斯科体育馆发表演讲 危机期间在教堂祈祷的西柏林民众 第二次柏林危机美苏坦克对峙 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危机有所缓和 材料四:这堵墙全长165公里,分内外两层,两墙之间有100米宽的“无人地带”。墙边设有280个观察哨、137个地堡、273个警犬桩以及总计108公里长的坑道。 ——孟钟捷、霍仁龙主编《地图上的德国史》 1961修建柏林墙 柏林墙封闭前一瞬间 材料五:纵观美苏冷战最为严重的危机中,美苏之间在长期的对抗中所形成的战争调控机制成功的避免了冷战升级为热战。在第一次柏林危机时,双方希望通过谈判谋求问题的解决。最终,经过多轮角逐与谈判,危机解除。第二次柏林危机的和平解决也是美苏双方善于运用战争调节机制的有力证明。在这场危机中,美苏双方虽然都采取了咄咄逼人的态势,但都没有发起挑战对方忍耐极限的危险举动。双方也是尽量克制,使得这场严重的危机最终息事宁人。 ——李宝宝《浅析战争调控机制在美苏冷战中的运用:以两次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为例》 【小结】冷战时期的“柏林问题”是当时国际政治的焦点和大国关系中的重大问题,是冷战的标志性事件。它集中反映了东西方大国在德国乃至于整个欧洲地区利益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上的斗争,是影响欧洲冷战格局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其本质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在欧洲为寻求军事和战略平衡,维持既有势力范围和政治格局而进行的交锋。柏林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展现了两个德国的地缘政治僵局。在柏林问题上,美苏之间谈判的长期存在避免了两者的直接战争,美苏的克制有效地缓和了双方的紧张关系 。 从这次美苏角逐中,可以归纳出冷战的特征如下: 学生基于阅读和分析史料对“美苏何以”、“何谓冷战”和“为何冷战”等冷战背景知识进行理解。 学生观察漫画,得出“美苏恶狠狠钳制对方”的结论。 学生观察地图,从宏观把握两极对峙的格局,完成任务一。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阅读和分析材料,感受柏林危机期间阴郁沉闷战争一触即发的氛围。 通过阐释“美苏何以”、“何谓冷战”、“为何冷战”等背景知识,为之后的教学重点内容做好铺垫。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冷战的情境,为教学主题服务。 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史料分析法讲解柏林危机大事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认识并理解柏林危机这一冷战标志性事件,并基于史料归纳出冷战的特征这一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通过展示“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和把握两大阵营在特定时空上的对峙情况,落实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学生已跟随教师学习柏林危机这一典型事件,对冷战格局有了一定的理解。通过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和评议的方式完成任务单,在此过程中,学生阅读所给材料,对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在小组内交换意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知识的深度迁移,同时落实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实现点到线的链接: (①点:详讲柏林危机; ②线:用柏林危机的分析方法分析其他冷战典型事件) 通过各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补充总结的方式,学生更好地认识除柏林危机外的古巴导弹危机、太空竞赛、冷战阵营内部的分裂等典型事件,从而把握冷战期间世界格局的演变,通过自我探究、分组学习和评议的方式,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部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 实现点、线、面的结合: 利用时间轴梳理冷战的发生、发展和终结过程,更清晰地阐明冷战与国际格局的相互影响关系,从而实现点、线、面的结合。 面(宏观把握冷战进程和世界格局的相互影响) 通过回扣导入,传递和平的珍贵性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三、变动的世界:冷战的扩展 (10min) 【教师过渡】在柏林危机事件中,柏林危机的结局是围墙阻隔的世界。柏林墙的建立成为了丘吉尔所说的欧洲铁幕的物理象征,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继柏林危机后,冷战不断扩展,接下来我将和大家继续探寻冷战的发展和此期间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尝试解决三个问题:冷战特征能否体现在其他典型事件中?国际格局是如何随着冷战的发展而演变?这个过程国际格局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第一小组:古巴导弹危机——核战边缘的妥协 往古巴运送导弹的苏联运船 清晰可见的环形导弹基地 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肯尼迪在国会 古巴导弹危机两国的较量 材料一:1961年美国与古巴断交。苏联取得了打入美国在西半球势力范围的机会……1962年8月,美国高空侦察机在古巴上空发现近程导弹发射场。肯尼迪总统对苏联发出警告。苏联予以否认……就在肯尼迪进行战争威胁,核战争一触即发之际,赫鲁晓夫自知苏联仍处于军事劣势,无可奈何地后退了……10月28日,赫鲁晓夫被迫同意从古巴撤出苏联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材料二: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语言。 ——[苏]赫鲁晓夫著《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材料三:核武器只有威慑功能……站在世界两端的两个人,要是能下定决心毁灭整个人类文明,那简直就是疯了。 ——肯尼迪 第二小组:美苏太空竞赛——没有胜者的游戏 材料一:“苏联现在可以随时把卫星载重重换成核弹头,放置在同步轨道的美国上方位置。” ——赫鲁晓夫 材料二:“控制太空的国家将会控制地球,就如过去几个世纪,控制了海洋的国家亦控制了大陆一样……在如此关键的竞争中,我们绝不能屈居第二”。 ——肯尼迪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阿波罗登月 材料三:阿波罗登月计划无疑是早熟的,其时美国尚不具备成熟的登月条件,技术可行性有待证实,资金投入或至极限……美国的太空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恐惧、焦虑、挫败等非理性因素左右…… 耗资巨大的太空项目遭到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和苏共党内反对派的激烈批评。 ——沈志华《冷战启示录》 材料四:国际关注、民众期待、利益集团、安全诉求、和平愿景,所有这些都使里根愈加坚持,也使戈尔巴乔夫疲于应对。 ——沈志华《冷战启示录》 1972年美苏签署《反导条约》 【小结】冷战的特征能在这里体现: 【教师总结】古巴导弹危机被视为美苏冷战期间因利益冲突导致的最严重的一次地缘政治对抗。期间双方领导人都采取了冷静的态度,保持密切联系,尽量避免危机升级,同时也给对方一定的回旋余地,不把对方逼上绝路。太空竞赛是冷战历史经验的一个重要视角,是一场没有输赢的游戏。耗资巨大的太空竞赛拖垮了苏联的经济,加速苏联的瓦解,也削弱了美国的实力,没有真正体现社会和经济需求,最终双方签订反导条约冻结了这场恶性竞赛。由此可见,冷战的自我调控机制使得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争斗而不兵戎相见,维持了美苏之间“漫长的和平”时代。通过古巴导弹危机和太空竞赛可以看出,谈判是冷战处理国际问题特别是国际危机的最终选择,努力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 【教师过渡】冷战期间世界政治格局总体表现为美苏称霸的两极格局,但冷战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并不是美国和苏联的两极格局,而是包括美苏两极在内的多极格局已经在孕育和成长了。在冷战时代,两大阵营内部逐渐分化,国际格局显现出新的特征。 第三小组:冷战中的内部危机——阵营分裂 中苏关系破裂 与苏联西欧保持等距离的南斯拉夫领导人 捷克人民反抗苏联 二战美国原子弹下的日本废墟 日本现代化汽车生产 欧共体总部大厦 材料一: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未来五年、十年或十五年,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将看到五大超级经济力量: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意味着,与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面临着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挑战。在即将到来的世界中,美国将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教师总结】这个阶段国际力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美国控制和主宰世界的能力相对下降,冷战的同盟体系开始分裂和瓦解,在两大巨人的压制下,西欧和日本深刻地认识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的紧迫性,并试图推行较为独立的外交政策。中苏因为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分歧而发生了对立和对抗,东欧国家的离心倾向也有所加强。此时的国际体系已经出现了多极化趋向,美苏分庭抗礼的国内外条件由此发生了变化。 第四小组:不结盟运动和中国的崛起 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的徽标 对冷战格局的抵抗,是亚非国家直接对话的动力 材料一:不结盟运动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促进亚、非、拉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在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平等地位;在反对超级大国的侵略和战争政策,保卫世界和平;在改革旧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中国的崛起时间 事件50年代一五计划、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万隆会议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1年中国恢复______________197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1978年中国实行_____________
【教师总结】冷战期间不结盟运动的壮大,要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有力冲击力量。对冷战格局的抵抗,是亚非国家直接对话的动力。中国的崛起也是不容小觑,总体实力与建国初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作为重要的国际力量,独立自主地处理国际关系,反对霸权主义,促进了冷战期间世界格局的演变,使世界朝着更加公正化秩序化的方向发展。国际格局的此种变化,也极大地冲击了冷战两极格局。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运用已学柏林危机的分析方法,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提炼本组观点,并派代表发言,完成各小组任务单。 第一小组就古巴导弹危机事件进行讨论,第二小组就太空竞赛事件进行讨论,将柏林危机的分析方法迁移到古巴导弹危机和太空竞赛中。 第三小组就冷战内部的分化问题进行讨论,完成任务三。 第四小组就冷战期间第三世界和中国崛起问题进行讨论,完成任务四。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后,其他各组进行评价和补充,在教师逐个总结答案后补充课堂笔记。 学生梳理冷战大事记,在教师引导下把握冷战进程和国际格局的相互影响。 学生听教师对本课进行总结,深度理解冷战的基本特征,把握冷战和世界格局的相互影响关系,感受和平的珍贵性。
四、秩序的重构:冷战的余音 (6min) 【教师过渡】随着冷战进程的发展,尤其到了冷战后期,原来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对抗的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作用下逐渐弱化,美苏关系走向了缓和,但这主要是以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为前提的。 东欧剧变 拆毁柏林墙 戈尔巴乔夫发表辞职演说 【教师讲述】因无法扭转的固有经济弊端、背离社会主义的改革和西方强势的和平演变战略,苏联积重难返而最终瓦解。两极格局的苏联一方退出了 冷战,意味着两极格局的消解。国际关系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体处于动荡、调整和剧烈变化之中。 欧盟:国际重要组织 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承担国际责任 材料一:两极格局自形成之日就孕育着变动的因素,到20世纪70年代,除了非西方世界的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探索与实践等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来自西方阵营内部的纷争与分化也极大地促进了某种“多极化”的发展势头……冷战早期的那种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僵化对峙的两极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松动。 ——梁军《从未有过的年代——基辛格“欧洲年”计划中的美英外交考察》
本课小结 (3min) 和平的灯塔:命运共同体 这场绵延45年的冷战是美国和苏联争夺全球利益的斗争。冷战既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政策,又是这种政策的实施所造成的国际关系状态。战后美国和苏联把世界分裂成两个对抗的阵营,并把两极结构强加给整个世界,主宰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冷战主要围绕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利益展开。冷战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特征是相互敌对和互不信任,认为对方的存在和发展是自己的根本威胁。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对立,为对立的军事集团的的建立提供了理由。美苏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考虑和处理全球问题,使得冷战逐步扩展到整个世界。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太空竞赛等冷战典型事件让人们几度处于核战争的边缘,严重影响了国际关系。两极格局中孕育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冷战的发展,世界格局逐渐显现出新的特征。在两大巨人的压制下,西欧和日本的恢复和发展、东欧反对苏联控制、中苏关系破裂等促使冷战阵营内部的分化,新的力量的崛起冲击了冷战下的两极格局,并且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冷战后期美苏关系走向了缓和,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路线,西方和平演变政策来势汹汹,加上苏联僵化的经济体制,导致苏联积重难返而最终瓦解。苏联一方退出了冷战,意味着两极格局的消解。美苏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国际关系处于剧烈变化和调整之中。由此可见,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是相互作用的。 冷战史提供的经验和教训是十分重要的。20世纪下半叶以美苏两大集团对抗为主要形式的冷战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当年形成冷战格局的深层历史因素并未离开今天的世界,冷战给国际关系和人类生存带来的影响也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起作用。回顾二战后德国的分裂和西柏林那场大饥荒,和平的珍贵不言而喻。而历史的使命感、优越感依然决定美国当今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肯定的是,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题,争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对话和合作,避免新冷战发生仍然是我们的坚定选择。 西柏林大饥荒,和平的珍贵不言而喻
课后作业 学习冷战内容能够更好理解当下的国际秩序。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冷战知识,分析俄乌冲突事件,并思考“冷战”带来的启示。
教学反思
本课重新整合教材内容顺序,选择柏林危机这一冷战标志性事件来展现冷战的基本特征、冷战和国际格局的相互影响;在学习完柏林危机事件后,通过分发任务单、分组学习和评议等方式让学生用同样的史料分析和归纳方法去学习冷战期间其他典型事件以及国际格局的新特征等内容,建立材料和结论的联系,进而剖析冷战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冷战进程和世界格局之间的相互影响;小结回扣导入,使得前后浑然一体;最后布置开放性作业(分析俄乌冲突),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整体设计落点落到课程标准,并能够通过小组探究促进知识的深度迁移;从学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具备生本理念。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过于理想,时间安排上较为紧凑,这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