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课型需要设置,可自行决定】
核心素养在国际组织中的相关文件中被写作“Key competencies”,更侧重于“个体在特定情境下,能成功地满足情境的复杂要求与挑战,并能顺利地执行生活任务的内在先决条件,强调个体与情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对优越生活的追求”。这一词取代了传统的“basic skills” 可以看出,对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对知识、技能、态度及其他品质的统整,而不是单纯的基础技能。这对学生和教师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这五大素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也分别独立。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新教材新增内容,属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该体系的第一课。其内容学生大多陌生,除了拉丁美洲部分在部编本的初中教材中有所涉及,其他的亚洲、非洲部分均为新增。但其比较复杂的斗争过程并非为课标重点要求了解部分,而是通过过程了解其在世界殖民体系中的构成及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因为本课内容比较散,因此需要用一个“主题”将各个部分串联起来。主题的选取基于亚非拉的共性部分,因此以“自由”为主题,即对于国家来说,获得自由,就是要获得独立;对于人民来说,获得自由,就是要获得民主。以不同标点符号来引领主题。第一部分为问号,首先引出“自由”在本课中的含义。第二部分为感叹号,以非洲争取独立的激烈过程带入,这部分因其内容较多为了详略得当突出埃塞尔比亚部分。第三部分为双引号,即以双引号的双重含义解读拉美人民的现实境地,即虽争取独立但仍然面临内忧外患,拉美人民争取“自由”仍然任重道远。学生情况分析经过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基本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节奏,也初步掌握了历史分析方法。但由于本课内容较为繁杂,且多为新增,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一部分,因此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主动学习的过程非常重要。根据课标要求突出本课重难点部分,侧重于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通过媒体素材唤起学生情感。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本课课标要求为“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与世界殖民体系的关系;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基于课标本课的教学设计围绕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展开。通过大量的图片材料,获得直观感受,结合有关材料并结合所学,得出相关结论。通过一系列史料的研读,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探讨这一时期殖民地半殖民地运动的原因。对不同的历史解释做出分析和评判,再在分析他人的历史解释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历史解释。通过解读史料及相关讲解,了解民族英雄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做出的不懈斗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过程。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一、自由?——何为自由?(亚)二、自由!——争取自由(非)三、“自由”——理解自由(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认识梅西吗?知道他是哪个国家的吗?——阿根廷阿根廷的国歌有个特性,从来不在公开场合完整的播放,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首国歌创作于两百年前的独立战争期间,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而创作的。歌词的中间部分有很多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部分,在墨西哥实现国家独立之后,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西班牙人移居阿根廷,和阿根廷人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为了适应这样的新形势,1900年,阿根廷总统宣布,为了尊重成千上万生活在一起的西班牙人,从今往后,在公共场合只奏唱国歌的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那么这首国歌中,反复强调了哪种精神呢?——自由。那么对于这首歌来说,自由的含义是什么?总结几位同学的观点:在这首歌中,自由,便是从外力的制裁下解放出来,摆脱一种奴役的状态。因此,对于国家来说,获得自由,就是要获得独立;对于人民来说,获得自由,就是要获得民主。 聆听阿根廷国歌,跟随教师步伐进入课堂状态。 以学生喜欢的球星导入,引起学生兴趣,顺带引出本课主题。
一、自由?——何为自由?(亚) 中国:辛亥革命(1911-1912)1911-1912年的辛亥革命,开始了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就在中国如火如荼地进行革命时,亚非拉其他国家在做什么呢? 印度:反英斗争(1905-1908) 伊朗:立宪革命(1905-1911) 我们的邻居,印度,正在为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掀起了反英人民运动;再远一点的伊朗,颁布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了伊朗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曾经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此刻也正在走向衰落,青年土耳其党人要求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实现君主立宪制;古老的文明古国埃及,在饱受英国殖民侵略期间不断反抗,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大洋的另一边,墨西哥虽然已经获得了国家的独立,但是仍然面临着独裁统治的威胁。此时的全球正在同时进行几场革命,这些革命都有重大意义。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当时在亚洲产生较大影响的两场运动中来。1.请结合所学,整理以上革命发生时,各国“不自由”的表现。①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②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③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意识到不自由)。在这些斗争过程中,资产阶级和人民站到了一起,共同反对反动势力,争取民族解放。这是一种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他们都非常渴望自由。而在当时的世界上,除了亚洲饱受磨难以外,非洲地区也在承受着殖民的折磨。 回忆思考中国辛亥革命相关史实初步了解印度和伊朗为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所做出的努力由特性总结共性,即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共同面临的问题。同时理解“亚洲的觉醒”这一含义。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二、自由!——争取自由(非) 帝国主义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矛盾激化,为了缓和矛盾,1884年,德意志首相俾斯麦在柏林主持了一场会议,这场会议被称作是“地图上作业会议”,列强们不顾非洲的国家主权、地理环境或者是人文风俗,全凭自己的利益竞相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表面上说是制定原则,实际上就是强盗之间的掠夺。在这个过程中,遭到了非洲人民的强烈反抗,其中以埃及和苏丹的抗争为代表。但是非洲人民的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了。1.埃及军民抗英战争与苏丹马赫迪起义2.埃塞尔比亚的独立 思考:请根据非洲地形图、非洲气候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埃塞尔比亚在列强侵略狂潮中保持了本国“自由”的原因。①此处地势高,易守难攻。②此处为古代东非阿克苏姆王国的所在地,在中古时期几次大帝国的扩张过程中都保持了独立,虽然时有衰败,但中央集权体制一直沿袭下来。因此能够团结全国上下共同抗击敌人。思考:那么意大利为什么非要啃这块难啃的骨头呢?①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红海地区再度成为一条重要商路,埃塞尔比亚的地理优势日益凸显;②1870年意大利实现统一,雄心壮志的统治者们试图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辉煌,建立起“新罗马帝国”;就在非洲还在为争取独立而奋斗时,大西洋的另一边早就发出了为争取自由的呐喊—— 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衔接知识。埃及和苏丹的相关知识阅读教材,埃塞尔比亚因其结果的特殊性详细了解。学习有侧重。结合所学探究问题。 将历史解释与地理结合,达到学业水平对“时空观念”素养中2-1的要求。回顾旧知识,认识到历史不能单一、孤立地看待,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三、“自由”——理解自由(拉) 我们来看一则十年前的旧闻。(播放视频)这是墨西哥总统在模仿两百年前的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多洛雷斯的呼声。这个事件,也被印在了墨西哥独立两百周年的纪念币上。1.墨西哥独立:多洛雷斯的呼声纪念币的正面中央,是一个人物,猜猜他是谁?——伊达尔哥,是多洛雷斯区的神甫。当时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他们决定在1810年的10月1号发动起义。不料,起义机密被泄露,西班牙政府的军队即将前来镇压。情况危急,伊达尔哥当机立断,决定择日不如撞日,起义就在今日。9月16日凌晨,他在教堂前高声问道:“你们愿意成为自由人吗?愿意夺回三百年前被西班牙夺走的土地吗?”当时群情激昂,纷纷高呼“打倒坏政府!独立万岁!美洲万岁!”,就这样揭开了墨西哥独立战争的序幕。起义军一开始只有两千多人,后来人数扩充到八万之多。伊达尔哥在战斗中牺牲了,但是他的学生,莫雷洛斯,也就是被印在50墨西哥比索上的这个人,接过了他老师的接力棒,继续独立战争。直到1821年,西班牙政府终于承认了墨西哥的独立。纪念币的背面的正中央,是胜利女神像,是纪念独立战争一百周年时修建的,现在是墨西哥城的地标性建筑。左下方有一个小小的帽子,三角锥形,帽尖向前弯,主要颜色是红色。这个帽子,是古代小亚细亚的弗里吉亚人所戴,后来在16-17世纪的时候,有流传说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被解放的奴隶也会戴这样的帽子,因此这个帽子就和自由的含义挂了钩,也被叫做“自由帽”,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广泛流行。一些著名的画作上仍能看到它的身影。比如这幅著名的《自由引导人民》当中的自由女神,头上戴的就是这个弗里吉亚帽。那么为什么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广泛流传的帽子,会被印在大西洋另一边的墨西哥百年纪念币上呢?请同学们根据学案上的材料,并结合所学,小组讨论。2.海地独立:拉美独立序幕思考:根据材料(学案)并结合所学,分析拉美争取民族自由的历史背景 ①政治: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阻碍了拉美经济发展(根本);②经济: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为革命奠定了基础;③思想:启蒙运动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民族意识、民主意识);④法国大革命打击西班牙、葡萄牙;美国独立战争的鼓舞,树立了榜样。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争取民族自由的序幕。随后,革命浪潮席卷整个西属拉美殖民地。玻利瓦尔与圣马丁是南美独立战争的灵魂人物,他们广泛地发动下层群众,使革命的烽火连成一片。3.西属拉美独立战争玻璃瓦尔出生在一个种植园主家庭,早年游历法国,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810年起,他首先领导委内瑞拉独立战争,在征战过程中,发表了《告委内瑞拉人民书》,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声情并茂的朗诵一下。这封书信,激起了人民为争取自由而奋斗的热情,纷纷支持玻利瓦尔的革命行动,壮大了革命队伍,随后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地区。在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起义的同时,南部的阿根廷也爆发了革命,宣布脱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在圣马丁的领导下,起义军又解放了智利和秘鲁,基本瓦解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此时革命局势达到关键点,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都觉得有必要见一下对方。于是双方在瓜亚基尔进行会晤。同学们觉得,他们会谈些什么?会议结束之后,两人对此次会议内容绝口不提,保持沉默,所以瓜亚基尔会谈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悬案。之后圣马丁退隐欧洲,玻利瓦尔继续领导革命,1825年解放上秘鲁,第二年,拉美独立战争结束。玻利瓦尔在南美洲享有崇高的声誉,被誉为“解放者”。他生前使用的佩剑被放在他棺木前的玻璃柜里,佩剑的复制品则作为一种国家的荣誉颁发,象征着自由、主权和独立。思考:那么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实现“自由”了吗?内忧外患: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尚未完成;拉美仍是半殖民地(受英美控制)。(1)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国。(2)独立后的拉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①内忧:拉美独立后并没有铲除封建主义,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经济上:大地产所有制阻碍经济发展;政治:政局动荡,军事独裁,政治经济发展停滞;②外患: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拉美的独立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但只完成了民族独立,没有完成民主革命。拉美人民任重道远。 认真观看视频认真听讲,从当今的历史元素中感悟历史。发散思维,阅读导学案3-2的材料,积极讨论。回顾旧知识,重新唤醒相关记忆。结合所学思考此处“自由”加双引号的双重含义:即独立后的拉美仍然面临着内忧外患,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 了解纪念币中的墨西哥历史。感悟现代历史元素中的意味。以其原因引出海地独立,增强衔接。衔接知识,构建体系。深入思考,真正理解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所付出的努力。与中国相似的命运共鸣。
课堂小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出现了西方主导、东方从属的不合理状态。殖民国在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同时,客观上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而殖民国的奴役和束缚严重阻碍了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引起强烈不满,殖民地人民因此奋起反抗。虽然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都以失败告终,但他们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在民族独立运动过程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宣传民主思想,探索民主革命道路,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为后来各国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认真听讲,自主完成表格内容。 总结全课,感情升华。
教学反思
因为本课的知识点有些散且杂,空间跨度大,实在不好操作,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更加落脚在一些特殊现象和历史人物上,以“自由”的内涵,将广大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民主运动涵盖一起,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将本课各个部分衔接。第一部分为“自由?”,主要是以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来理解自由的含义,即从外力的制裁下解脱出来,这种外力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既有外来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也有来自本国内部的封建势力和军阀力量等。第二部分是“自由!”。非洲,这个最早被殖民却是最晚被瓜分完毕的大陆,其中以埃塞尔比亚在殖民狂潮中保持独立为例,分析原因,置于时代背景下将史地分析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进行时空结合。同时以意大利的侵略原因为例,得出这一时期列强对外殖民的出发点是出于利益所在。在了解埃塞尔比亚军民抗击侵略者的过程中,感受此时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热情。第三部分是“‘自由’”,以双引号的双重意味带出此时拉美人民争取而来的自由并未完全完成,虽然国家实现了独立,但是民主革命尚未完成,拉美人民仍然任重道远。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此时亚非拉民族争取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与时代大背景相结合,得出时代的局限。同时也从各殖民地的民族英雄身上,感受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追求民族解放的热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追求与主题的契合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部分教学内容的缺失,比如非洲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埃及和苏丹的斗争过程被略过,就难以得出此时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不同特点。没有从时代大背景的角度出发,也为学生理解此时历史趋势造成困扰。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