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大名鼎鼎的廿十四桥
长堤春晓
扬州炒饭
扬州慢
姜夔( kuí)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shǎo)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jì)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doū)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chóng)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解题
词牌名,写的是扬州战后的景象,又是慢词,故称扬州慢。
扬州
扬州别称:
广陵、维扬、江都、芜城、吴州、邗(hán) 、南兖(yǎn)州
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 《旧唐书·地理志》
扬州富庶甲天下。
——《资治通鉴》
慢
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姜夔
(1155—1221)
白石道人
南宋词人
文学家
音乐家
散文
书法
艺术全才
形象出众
屡试不第
终生未仕
尧章
精通音律
不忘君国
请将名片连接而对诗人简介
“清空”词派
辛弃疾、吴文英
姜夔
(1155—1221)
他形象出众,人称其“体貌清莹,望之如神仙中人”。
他才华横溢,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一位艺术全才。
他是位天生命定的音乐家,精通音律,每作词,自创曲调。
他为人仗义,经常周济朋友。他志气高洁,拒绝朋友出钱帮他买官。
他出身不错,官宦人家,可惜家道中落,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
他流落江湖,权贵门下讨生活,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
词风清丽典雅,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但是南宋时金兵两次侵犯扬州,扬州城变得破败不堪。1176年,姜夔经过扬州,目睹城里萧条荒凉的景况,缅想它原有的繁荣华美气象,黍离之悲油然而生,就写了这首《扬州慢》词来抒怀寄意。
背景介绍
扬州慢 小序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jì) ,荠(jì)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dù)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写作时间
淳熙丙申至日
所见所闻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写作缘由
感慨今昔
千岩老人的评价
有《黍离》之悲
整体感知
黍离之悲:指国破家亡之痛
翻译: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竹西亭是著名的风景胜地,初到扬州我解下马鞍稍作停留。经过原本十分繁华的扬州长街,如今却到处都是野生麦子。自从金兵进犯长江以后,荒废的城池,残存的古木,至今还厌恶说起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吹来了寒意,传遍了整座空城。
杜牧曾快意游玩扬州,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纵使杜牧能极为工巧地描绘扬州的妙龄少女和青楼之梦,也难以表达对扬州遭劫的悲痛之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桥下波心荡漾,凄冷的月色寂静无声。想到那桥边的红药,年年开花,不知它为谁而生?
思考:词人进入扬州城,看到、听到、想到了什么?
词人进入扬州城,看到、听到、想到了什么?
荠麦青青、废池乔木、黄昏
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红药
清角吹寒
看到——
听到——
整体探究
想到——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
情。
⑴过春风十里,荠麦青青:
虚实结合,将扬州昔日之繁华与今日之荒凉作对比
⑵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拟人,反映了人民对战争的极端痛恨,对扬州人民的痛苦表示同情。
⑶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以昔日二十四桥的繁华热闹反衬今日之萧条冷清
⑷“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委婉抒情,感慨花开依旧,人事全非,无限伤痛之情。
所见
清角吹寒:
触觉 听觉 (通感)
以动写静,以“寒”来形容号角声,突出了号角声给人们带来的凄凉感受,进一步渲染了凄清沉寂氛围。
所听
“空城”:空旷空荡、凄凉冷清。
“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 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等。
如果用上阕中的一个词来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
扬州城自古就是如此吗?
昔
今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二十四桥
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清角吹寒
波心荡
冷月无声
桥边红药
空城
名都
“黍离之悲”
虚实结合
对比反衬
荒芜破败
繁华热闹
思考:词人写昔日的扬州与今日的扬州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小结全文
赏析手法
艺术手法 举例
虚实结合 今日扬州和昔日扬州
对比反衬 今日扬州和昔日扬州
用典 杜牧诗句,《黍离》之悲
联想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拟人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以动写静(通感) 清角吹寒
造成今昔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胡马窥江”
南宋初年,金兵屡次南下,扬州遭惨重破坏。本词写作时间时距完颜亮南侵已有十五年,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
整体探究
本首词以扬州过去的繁华热闹,与现在的萧条冷落形成对比,寄寓词人家国盛衰的感慨。
小结全文
全文小结
这首词大量引用杜牧描写扬州的诗句,请逐一分析各处引用的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课后作业
参考答案:
此词中多处化用了杜牧的诗句,用杜诗中的意象所蕴含的风月繁华与风流俊赏之意,来与今日扬州的现实见闻、感受形成比衬关系,很好地抒发了作者的“黍离之悲”。
如化用“春风十里扬州路”,是以昔日扬州的繁华兴盛与现实中的“荠麦青膏”相对照,抒发感时伤乱,今不如昔的感慨;
用“豆蔻梢头二月初”和“赢得青楼薄幸名”两句,是说杜牧虽然风流俊赏,才情过人,但面对疮痍满目的扬州,也难有风流情怀,从而曲折表达作者此刻难言的忧伤;
化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两句,进一步抒写景物依旧,风光不再的哀痛。
化用这些诗句,借用它的意境,起到了以昔衬今、今昔对照的作用,作者的故国之思,今日之痛,也由此得以曲折、深度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