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8张PPT)
桃花源记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Utopia
世外桃源
CONTENTS
文 学 常 识
对 比 阅 读
文 言 赏 析
文 言 翻 译
01
02
03
04
知人论世
01
Nicholas
Designer
Julian
Designer
Cameron
Designer
陶渊明
时代 :东晋
名 :潜
字 :元亮
世称 :五柳先生
自号 :靖节先生
身份 :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派别 :田园
成就:第一位田园诗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代表作 :《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
Nicholas
Designer
Julian
Designer
陶渊明二十岁时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历经十三年。在这十三年的仕途中,他先后担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官职。陶渊明的仕途在安邦济世的理想中与抵斥灰暗的官场政治中徘徊不断,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果断抛弃了仕途之路,从此归隐田园。
陶渊明
Nicholas
Designer
Julian
Designer
建安文学
三曹
七子
刘裕
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中国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在位)。
六位帝皇完
刘裕从崛起到去世,一共杀了6个皇帝,自己还称帝了。
刘裕杀的第一个皇帝是桓玄。
刘裕杀的第二个皇帝是慕容超。
刘裕杀的第三个皇帝是谯qiáo纵。
刘裕杀的第四个皇帝是姚泓hóng。
刘裕杀的第五个皇帝是司马德宗。
刘裕杀的第六个皇帝是司马德文。
司马德文
东晋末代皇帝,元熙二年(420年),禅位于宋王刘裕,废为零陵郡王。同年九月,遭到杀害,时年三十六岁。
陶渊明的仕途
二十岁时,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出任的低级官吏。
二十九岁时,他出任江州祭酒,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
是在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34岁的陶渊明入桓玄幕府,当了一名参军。
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40岁的陶渊明应召到刘裕府里做镇军参军。
陶侃
陶侃kǎn(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衡(一作士行) 。原籍鄱阳郡鄱阳县,后迁居庐江郡寻阳县。 中国晋朝时期重要的军事将领,官至大司马。
唐德宗时成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至宋徽宗时亦位列武庙七十二将。
Nicholas
Designer
Julian
Designer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 yù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写作背景
Nicholas
Designer
Julian
Designer
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
田园诗
谢灵运
才高八斗
旅游鞋
陶渊明
山水田园诗
王维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课外拓展
Nicholas
Designer
Julian
Designer
课外拓展
桃花源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我国古代常见的文体?
Nicholas
Designer
Julian
Designer
课外拓展
记的分类
碑记
游记
杂记
笔记
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记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古代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
课文详解
02
Nicholas
Designer
Julian
Designer
读准字音
1.晋太元中( ) 2.缘溪行( )
3.便舍船( ) 4.豁然开朗( )
5.屋舍俨然( ) 6.阡陌( )
7.黄发垂髫( ) 8.便要还家( )
9.遂与外人间隔( ) 10.此中人语云( )
11.不足为外人道( ) 12.及郡下,诣太守( )
13.刘子骥( )
jìn
yuán
shě
huò
shè yǎn
qiān mò
tiáo
yāo huán
suì jiàn
wèi
yù
jùn yì
jì
文言梳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夹岸:溪水的两岸
杂树:别的树
鲜美:新鲜美好。
缤纷:繁多的样子
异:对……感到惊异
穷: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地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文言梳理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 ,并怡然自乐。
得:看到
仿佛:隐隐约约
若:好像
舍:离开
初:开始
才:副词,仅仅
通人:通一人
豁然开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
俨然:整齐的样子
之: 这
属: 类
阡陌:田间的小路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其: 那
着:穿着
悉:都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并:表承接(顺接),而且
便:于是
复:又、再
译文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文言梳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竟然
所来:从…地方来
具:详细
要:通“邀”,邀请
咸:副词,都
问询:询问消息
语:告诉
妻子:妻子儿女
乃:竟然
无论:更不必说
焉:“于之”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为:对,向
延:邀请
为:对,向
遂,于是、就。
叹惋:感叹惋惜。
不足:不值得,不必。
译文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找出反映渔人发现桃花源经过的词语。
缘溪行
逢桃林
穷其林
得一山
从口入
文言梳理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既:已经
扶:沿着
向:先前的
志:做记号
及:到
诣:拜访
即:立即
遣:派遣
寻:寻找
志:标志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打算,计划。
未果: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问津: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译文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拜访,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课文分析
03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
时间顺序
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
发现桃花源
进入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出而复寻
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其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渔人入山后,看到桃花源怎样的生活环境?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文中描写桃花源里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中的人是怎样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全文脉络
以渔人行踪
为线索
发现桃花源(1)
进入桃花源(2)
访问桃花源(3)
离开桃花源(4)
再寻桃花源(4、5)
发现的时间、经过、景色
所见
所闻
所历
所感
环境良好
与世隔绝
民风淳朴
安居乐业
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
寻向所至...后遂无问津者
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
一、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
二、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
结合背景考虑,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这个美好的世外桃源用意何在?
对社会现实(政治黑暗、连年战乱)的不满。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 题
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
思 考
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社 会
思 考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写作手法
世外桃源
寄托政治思想
批判黑暗现实
以 虚 讽 实
写作手法
语言生动且含蓄
语言详略得当
语言生动简洁又含蓄隽永,看似轻描淡写,却使人物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
故事铺叙详略得当。
写作手法
南阳刘子骥
桃花源的故事
虚 实 结 合
真实人物
虚构故事
字词归纳
04
通 假 字
便要还家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要:通“邀”,邀请
具:通“俱”,全部。
词类活用
复前行
欲穷其林
前: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前。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完。
词句难点
垂 髫
黄 发
老 人
小 孩
借代
意动用法
异
对……感到诧异
同义词
悉如其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咸来问讯
皆叹惋
悉
并
咸
皆
都
同义词
缘溪行
便扶向路
缘
扶
沿着
同义词
便要还家
延至其家
要
延
邀请
同义词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语
道
说
同义词
乃大惊
遂与外人间隔
乃
遂
于是,就
古今异义
交 通
妻 子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古义:妻子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古今异义
绝 境
无 论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
古义:更不用说
今义: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今异义
鲜 美
得
古义:色彩鲜艳美丽
今义:味好,香浓
古义:此处义为“看到”
今义:用为助词
古今异义
不 足
如 此
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满不充分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一词多义
舍
志
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动词,舍弃
名词,房屋
动词,作标记
名词,记号
一词多义
寻
其
寻向所志
未果,寻病终
复前行,欲穷其林
既出,得其船
动词,寻找
副词,随即、不久
这、那
他的
一词多义
并
为
并怡然自乐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全部
一起,一同
作为
对,向
给
一词多义
之
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闻之,欣然规往
助词,的
代词,它(景象)
代词,这件事
重点句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8、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成语
黄发垂髫 :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与世隔绝:
老人小孩。
鸡鸣狗叫之声互相听到。
安闲快乐,显得心满意足。
没有人探求。
和世俗隔绝。
成语
世外桃源 :
豁然开朗:
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
1.形容环境由狭隘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2.形容心胸突然转为开阔或情况、表情等 一下子转为明朗;
3.比喻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FIVE
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屋舍俨然 ( )
(2)阡陌交通 ( )
(3)不独子其子 ( )
(4)货恶其弃于地也 ( )
整齐的样子
交错相通
以......为子
憎恶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此独以跛之故
D、大道之行也 常跪而谢之
B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3、翻译下面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之景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5、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节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 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甫:刚。③洵:确实。 ④涣:洗衣。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仿佛若有光 ( )
(2)悉如外人 ( )
(3)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
(4)自恨不如远甚也 ( )
隐隐约约
全部
正在
遗憾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2、下面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屋舍俨然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余顾而慕之
C、具答之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D、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为此一家之中
A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其 中 往 来 种 作。
(2)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
其 中 / 往 来 种 作。
其 丈 夫 / 方 担 粪 灌 园。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和谐安宁,自得其乐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