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氨气的制备
实验室制取氨
实验探究
原理: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验满:
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实验室制取氨
棉花的作用?
1、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若为干燥的棉花则起到减缓氨与空气对流的作用;
若为蘸有水或稀硫酸的棉花,则还可以吸收多余的NH3。
实验室制取氨
2、氨气需要除杂吗?
碱石灰(固体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钠)
【注意】
不能用无水CaCl2干燥NH3
不能用浓硫酸和P2O5干燥氨气
3、多余的氨气如何处理?
用浓硫酸(或水)的棉花吸收多余的氨气
防倒吸
实验室制取氨
4、能否用 NaOH 代替Ca(OH)2?
不能,NaOH 易吸水结块,且NaOH加热对玻璃腐蚀性较强
5、能否用硫酸铵、硝酸铵代替氯化铵?
NH4NO3: 受热分解会爆炸
(NH4)2SO4:与Ca(OH)2反应生成的CaSO4是块状固体,不利于氨气逸出,且反应后试管难以清洗
(NH4)2CO3和NH4HCO3: 受热分解产生CO2,使收集到的NH3不纯
实验室制取氨
6、能不能用分解氯化铵的方法制取氨气?
NH3 + HCl ==== NH4Cl
NH4Cl
NH3↑+HCl↑
2.氨气的简易制法
方法 装置 原理及化学方程式
加热浓氨水 氨水具有_________和______,受热易分解。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稳定性
挥发性
NH3·H2O NH3↑+H2O
将浓氨水滴入生石灰、固体NaOH或碱石灰中 固体NaOH具有吸水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氨水分解。
CaO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3·H2O+
CaO===NH3↑+Ca(OH)2
(1)收集NH3时,试管口处的棉花可减缓NH3与空气的对流( )
(2)某同学根据铵盐受热分解的性质,认为可以采用加热NH4Cl分解的方法来制取氨( )
(3)由于氨极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
(4)由于氨极易溶于水,所以多余的氨可以用导管直接插入水中进行吸收
( )
(5)氨不能用浓H2SO4干燥,但可以用无水CaCl2干燥( )
×
正误判断
√
√
×
×
应用体验
1.下列实验室制取NH3并进行干燥、收集、验满和尾气处理的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为了在实验室制取干燥的氨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
(1)写出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
(2)实验装置和所用样品都正确且能得到干燥氨气的是___(填“甲”“乙”或“丙”)。
丙
(3)检验试管里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色,则证明氨已经集满(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或浓硝酸放在试管口,若产生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经集满)
(4)上述装置中肯定收集不到氨气的是___(填“甲”“乙”或“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乙
2NH3+H2SO4===(NH4)2SO4(或NH3+H2SO4===NH4HSO4)
返回
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比较
二
1.常见气体的制备装置
装置
应用 固体(或液体)+液体 气体 固体(+固体) 气体 固体(或液体)+液体―→
气体
2.常见气体的制备试剂与装置的选择
气体 反应试剂 反应装置
O2 ①KMnO4、②KClO3分解 ___
①Na2O2与H2O;②H2O2与MnO2 ___
SO2 Na2SO3与浓H2SO4 ___
Cu与浓H2SO4,加热 ___
Cl2 浓盐酸与MnO2,加热 ___
浓盐酸与KMnO4 ___
B
C
C
A
A
C
H2 稀盐酸与Zn ___
CO2 CaCO3与稀盐酸 ___
NH3 NH4Cl与Ca(OH)2,加热 ___
NH3·H2O,加热 ___
NH3·H2O与CaO ___
C
C
B
A
C
3.气体的收集方法
(1)一般方法
收集方法 收集气体的类型 收集装置 可收集的
气体(举例)
排水法 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等
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_____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___________
_________等
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_____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_________等
O2、H2、NO、
CO
大于
NO2、CO2
Cl2、SO2、
小于
H2、NH3
(2)创新方法
①从a管进气b管出水可收集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等。
②若将广口瓶中的液体更换,还可以收集以下气体:换成饱和食盐水收集_____,换成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收集_________,换成四氯化碳收集__________。
难溶于水的气体
H2、O2
氯气
二氧化碳
HCl或NH3
4.常用的防倒吸装置
尾气处理时,有些气体要防倒吸,常见的防倒吸装置有:
应用体验
1.现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装置可用于Na2SO3固体和70%的浓硫酸反应制备SO2
B.b装置可用于Cu和稀硫酸制取SO2
C.c装置可用于加热NH4Cl固体制
备NH3
D.d装置可用于MnO2和H2O2反应
制备O2,并能控制反应的发生
和停止
√
2.(2022·广东清远高一期中)实验室可以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干燥、贮存气体M,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M是
A.一氧化氮 B.氨气
C.二氧化硫 D.氯化氢
√
1.(2022·江西于都中学高一期中)实验室制取氨并验证其化学性质和用途,图中装置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利用装置甲制取大量氨
B.可利用装置乙干燥氨
C.根据装置丙的原理和现象,可用
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D.利用装置丁可吸收氨气并防倒吸
√
1
2
3
4
2.(2022·湖南娄底高一检测)下列是中学化学中常见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Cl2 B.HCl C.SO2 D.NO
1
2
3
4
√
3.(2022·山西柳林县鑫飞中学高一期中)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1
2
3
4
选项 试剂 试纸或试液 现象 结论
A 浓盐酸、浓硫酸 湿润的pH试纸 变红 HCl为酸性气体
B 浓盐酸、二氧化锰 淀粉碘化钾试液 变蓝 Cl2具有氧化性
C 浓氨水、生石灰 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 NH3溶于水显碱性
D 亚硫酸钠、硫酸 品红溶液 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
4.(2022·河南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
期中)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用如图
所示装置快速制取氨并验证氨的某些性
质,同时收集少量纯净的氮气,请回答。
(1)写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反应制取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NH3·H2O+CaO
===Ca(OH)2+NH3↑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黑色氧化铜粉末变为红色,盛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内出现蓝色,并且在最后的出气导管口处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氮气。根据这些现象,写出在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反应说明氨具有___(填字母)。
A.碱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不稳定性
1
2
3
4
B
(3)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但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是_______________。
1
2
3
4
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排除干扰;吸收
氨,防止污染空气
浓硫酸发生倒吸
(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F的作用_____________
_____,E中的碱石灰______(填“能”或“不能”)换成CaCl2。
吸收水蒸气,干燥NH3
生成
不能
检验是否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