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端午粽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 端午粽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5 07:4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端午粽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有关。(难点)
词语朗读我最棒
端午节 粽子 总是 糯米
中间 十分 红豆 鲜肉
带去 知道 据说 纪念
duān jié zòng zǒng mǐ
jiān fēn dòu ròu
dài zhī jù niàn
词语朗读我最棒
端午节 粽子 总是 糯米
中间 十分 红豆 鲜肉
带去 知道 据说 纪念
词语朗读我最棒
巩固两个新偏旁:
“粽”字的米字旁
“端”字的立字旁
粽 子 是 用 青 青 的 箬 竹 叶 包 的,里 面 裹 着 白 白 的 糯 米,中 间 有 一 颗 红 红 的 枣。 外 婆 一 掀 开 锅 盖 ,煮 熟 的 粽 子 就飘 出 一 股 清 香 来。 剥 开 粽 叶,咬 一 口 粽 子,真 是 又 黏 又 甜。



zòng zi shì yòng qīng qīng de ruò zhú yè
bāo de lǐ miàn guǒ zhe bái bái de nuò mǐ
zhōng jiān yǒu yī kē hónghóng de zǎo wài pó
yì xiān kāi guō gài zhǔ shú de zòng zi jiù
piāo chū yì gǔ qīngxiāng lái bāo kāi zòng yè
yǎo yì kǒu zòng zi zhēn shì yòu nián yòu tián
粽 子 是 用 青 青 的 箬 竹 叶 包 的,里 面 裹 着 白 白 的 糯 米,中 间 有 一 颗 红 红 的 枣。 外 婆 一 掀 开 锅 盖 ,煮 熟 的 粽 子 就飘 出 一 股 清 香 来。 剥 开 粽 叶,咬 一 口 粽 子,真 是 又 黏 又 甜。



zòng zi shì yòng qīng qīng de ruò zhú yè
bāo de lǐ miàn guǒ zhe bái bái de nuò mǐ
zhōng jiān yǒu yī kē hónghóng de zǎo wài pó
yì xiān kāi guō gài zhǔ shú de zòng zi jiù
piāo chū yì gǔ qīngxiāng lái bāo kāi zòng yè
yǎo yì kǒu zòng zi zhēn shì yòu nián yòu tián
粽 子 是 用 青 青 的 箬 竹 叶 包 的,里 面 裹 着 白 白 的 糯 米,中 间 有 一 颗 红 红 的 枣。 外 婆 一 掀 开 锅 盖 ,煮 熟 的 粽 子 就飘 出 一 股 清 香 来。 剥 开 粽 叶,咬 一 口 粽 子,真 是 又 黏 又 甜。



zòng zi shì yòng qīng qīng de ruò zhú yè
bāo de lǐ miàn guǒ zhe bái bái de nuò mǐ
zhōng jiān yǒu yī kē hónghóng de zǎo wài pó
yì xiān kāi guō gài zhǔ shú de zòng zi jiù
piāo chū yì gǔ qīngxiāng lái bāo kāi zòng yè
yǎo yì kǒu zòng zi zhēn shì yòu nián yòu tián
粽 子 是 用 青 青 的 箬 竹 叶 包 的,里 面 裹 着 白 白 的 糯 米,中 间 有 一 颗 红 红 的 枣。 外 婆 一 掀 开 锅 盖 ,煮 熟 的 粽 子 就飘 出 一 股 清 香 来。 剥 开 粽 叶,咬 一 口 粽 子,真 是 又 黏 又 甜。



zòng zi shì yòng qīng qīng de ruò zhú yè
bāo de lǐ miàn guǒ zhe bái bái de nuò mǐ
zhōng jiān yǒu yī kē hónghóng de zǎo wài pó
yì xiān kāi guō gài zhǔ shú de zòng zi jiù
piāo chū yì gǔ qīngxiāng lái bāo kāi zòng yè
yǎo yì kǒu zòng zi zhēn shì yòu nián yòu tián
粽 子 是 用 青 青 的 箬 竹 叶 包 的,里 面 裹 着 白 白 的 糯 米,中 间 有 一 颗 红 红 的 枣。 外 婆 一 掀 开 锅 盖 ,煮 熟 的 粽 子 就飘 出 一 股 清 香 来。 剥 开 粽 叶,咬 一 口 粽 子,真 是 又 黏 又 甜。



zòng zi shì yòng qīng qīng de ruò zhú yè
bāo de lǐ miàn guǒ zhe bái bái de nuò mǐ
zhōng jiān yǒu yī kē hónghóng de zǎo wài pó
yì xiān kāi guō gài zhǔ shú de zòng zi jiù
piāo chū yì gǔ qīngxiāng lái bāo kāi zòng yè
yǎo yì kǒu zòng zi zhēn shì yòu nián yòu tián
粽 子 是 用 青 青 的 箬 竹 叶 包 的,里 面 裹 着 白 白 的 糯 米,中 间 有 一 颗 红 红 的 枣。 外 婆 一 掀 开 锅 盖 ,煮 熟 的 粽 子 就飘 出 一 股 清 香 来。 剥 开 粽 叶,咬 一 口 粽 子,真 是 又 黏 又 甜。



zòng zi shì yòng qīng qīng de ruò zhú yè
bāo de lǐ miàn guǒ zhe bái bái de nuò mǐ
zhōng jiān yǒu yī kē hónghóng de zǎo wài pó
yì xiān kāi guō gài zhǔ shú de zòng zi jiù
piāo chū yì gǔ qīngxiāng lái bāo kāi zòng yè
yǎo yì kǒu zòng zi zhēn shì yòu nián yòu tián
粽 子 是 用 青 青 的 箬 竹 叶 包 的,里 面 裹 着 白 白 的 糯 米,中 间 有 一 颗 红 红 的 枣。 外 婆 一 掀 开 锅 盖 ,煮 熟 的 粽 子 就飘 出 一 股 清 香 来。 剥 开 粽 叶,咬 一 口 粽 子,真 是 又 黏 又 甜。



zòng zi shì yòng qīng qīng de ruò zhú yè
bāo de lǐ miàn guǒ zhe bái bái de nuò mǐ
zhōng jiān yǒu yī kē hónghóng de zǎo wài pó
yì xiān kāi guō gài zhǔ shú de zòng zi jiù
piāo chū yì gǔ qīngxiāng lái bāo kāi zòng yè
yǎo yì kǒu zòng zi zhēn shì yòu nián yòu tián
一到端午节,外婆 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总会” 说明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成为“我们”和外婆的习惯。'盼着'盼望全家团聚
一直会
总会
读一读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粽子的味道
ABAC:又大又红,又细又长,又香又甜。
——清香、又黏又甜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读一读
1、“美滋滋”生动地写出了“我们”一家吃粽子时高兴又满足的心情。
2、外婆是个怎样的人?(善良、大方、热爱他人的人)。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因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读一读并思考:这一句讲了什么?


书写指导:中间一竖上不出头。
部首:十
组词:端午节 午马
造句:每到端午节我们都吃粽子。
音序:W
结构:独体
我会写


书写指导:“口”要写得小一些。
部首:口
组词:竹叶 叶子
造句:妈妈用竹叶包粽子。
音序:Y
结构:左右

jiē
书写指导:第四笔是横折钩。
部首:艹
组词:节日 春节
造句:春节是我们最喜欢的节日。
音序:J
结构:上下

zhēn
书写指导:中间部分里面有三横。
部首:十
组词:真好 真心
造句:老师对我们真好!
音序:Z
结构:上下


书写指导:下边的撇、捺要伸展。
部首:米
组词:糯米 小米
造句:用糯米可以包出很好吃的粽子。
音序:M
结构:独体

dòu
书写指导:下边的点和撇不能太大。
部首:豆
组词:红豆 绿豆
造句:煮熟的红豆可以用来做豆沙。
音序:D
结构:上下

fēn
书写指导:上边两笔不相连,下边撇不出头。
部首:刀
组词:分清 区分
造句:同学们学习都十分努力。
音序:F
结构:上下
板书设计
端午粽
青青的箬竹叶 白白的糯米
红红的枣 飘出一股清香
又黏又甜
课时作业
一、我会组词。
午( )(  ) 米( )(  )
真( )(  ) 叶( )(  )
二、摘录文中描写粽子形状、颜色、滋味的句子。
三、选词填空。
墨绿色 洁白的 鲜红的 深红 翠绿
美食林里美食多,有( )的元宵,有( )的青团,还有( )的重阳糕。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