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木兰诗》课件(共27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木兰诗》课件(共27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4 21:5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9 木兰诗
第二单元
01
课内文言文阅读
02
课外文言文阅读
 买 
 军中的文告 
 什么 
 只 
 听见 
一、基础积累
1.解释文中加点词
 对着 
 想要 
 到 
 只 
 离开 
 集市 
 怎么 
 同“贴” 
 对着 
同“贴”,粘
名词,织布机
名词,事务
动词,买
名词,集市
名词,文告
动词,同“贴”
古义:   ;     
今义:    .
 力量大,势力大 
古义:    ;     今义:   .
 有余 
4.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
 连词,但是 
 副词,只,仅仅 
 祖父 
 父亲 
古义:   ;  今义: .
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古义:   ;今义:    .
 跑 
 旋转 
 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 
名词用作动词,记……在简策上
名词作状语,像云那样的
6.文言词汇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但:只。
B
解析:见:看见/了解。
D
7.重点句子翻译
(1)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映照在铠甲上。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木兰)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出征。
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息声。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人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6)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二、理解鉴赏
1.默写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寒光照铁衣。__________ ,壮士十年归。
(2)归来见天子,__________ 。策勋十二转,_________ 。
(3)开我东阁门,____________ 。脱我战时袍,______________ 。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 。出门看火伴,______________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 ;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 ?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将军百战死
天子坐明堂
赏赐百千强
坐我西阁床
著我旧时裳
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雌兔眼迷离
安能辨我是雄雌
(5)抗战时期,许多有志青年奔赴延安,
“ , ”,要拿起武器,打击侵略者。(用《木兰诗》中的句子填写)
(6)《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 。
(7)灾情就是命令,营救就是战争!刚接到救援指令,天南海北的人民子弟兵们就从各自驻地匆匆赶往玉树地震灾区,正如《木兰诗》中“ , ”所描绘的那样。
关山度若飞
万里赴戎机
壮士十年归
将军百战死
关山度若飞
万里赴戎机
(8)军旅生活自古以来就艰苦备尝,《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战地严寒,军营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 。
(9)《本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这样处理好在哪里?(教材母题)
寒光照铁衣
朔气传金柝
详写: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装时的欣喜等方面写得非常详细。略写:对战争过程的描写很简略。好处: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品质,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木兰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厌恶。
(10)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读完课文后,你认为原因是什么?木兰的哪些品格最让你感动?(教材母题)
①因为木兰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又热爱和平生活,而且木兰身上还寄托了人们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②示例:木兰孝敬父母最让我感动。在那个年代,女子没有出过门,战场也不是女人能待的地方,但是木兰为了父亲毅然从军,这样的孝心太可贵了。
2.综合分析选择题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感染力强,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B.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朴素平实,亲切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别有一番味道。
C.结尾用雄兔雌兔来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语言的特点,这一风趣的比喻,为全诗增色,锦上添花。
D.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较简略,对多年的征战内容则写得较详细。
 D 
解析:“简略”和“详细”应对调。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A.年少/一会;B.出征/品行;C.买/集市;D.更加。)
 D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溯 黄 河 度 黑 山 转 战 驱 驰 凡 十 有 二 年 数 建 奇 功
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3.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甲】文与【乙】文都描写了木兰代父从军这件事,有什么异同点?
同:都完整地写了木兰从军的过程,表达了对木兰、对女子的赞叹之情。异:【甲】 文用诗歌形式,以描写为主,突出了木兰“女英雄”形象,辅以抒情。【乙】 文以简洁的叙述为主,目的是引出议论: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2)在【甲】文中,与【乙】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表达类似的句子是什么(请用原句回答)?两句都有何用意?
原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用意:结尾议论,赞美了木兰虽是女儿身,却不输男儿,具有聪慧勇敢、刚毅等特点。
【乙】【参考译文】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更加精深。时值可汗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在集市买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男子可做的事女子未必不能做,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便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