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登高/杜甫教学设计
课型: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理解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参照对比,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意境,掌握杜甫诗歌情景交融、气势宏伟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抓住诗文中的亮点、关键字句等,进行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借以教给学生些鉴赏诗歌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诗歌意象,感受杜诗语言凝练丰富、意蕴深远的特点,体会作者沉郁苦痛的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由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之秋的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二)教学难点
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踽踽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写作背景
在鉴赏诗歌之前,我们来一起了解与诗歌相关的写作背景并关注诗歌的诗题。《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诗人因“安史之乱”于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并滞留于此,时年55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更使他痛苦不堪。第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前后,诗人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的秋景和滚滚的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登高》。
(三)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四)题目解说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五)层次结构
全文共分为两部分:
第一层(前四句):写登高所见。这极其萧瑟的景象中充满着一种雄浑奔放的气势。
第二层(后四句):写登高所感。诗人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秋景,表达了内心的情感。
(六)全文分析
1. 诗人在诗歌中表现了哪些方面的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不读出这首诗的积极意义,就不能体会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明代的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确不虚夸。
2. 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
本课所选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其中两首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怀呢?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春女善怀,秋士易感”。如宋玉的《九辨》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惊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曹丕的《燕歌行》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融入萧瑟的秋景之中,显得更加沉郁厚重,所以他的诗歌特点是沉郁顿挫。
3.你从这首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形象 这给了你哪些启发或感悟
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要点: ①时代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②思想决定行为。
③ “位卑不忘忧国”的情怀。
(七)写作特点
1、对仗工稳,音调铿锵;
2、锤词炼字精练传神;
3、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
4、沉郁顿挫,含蓄深沉。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