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 一 课 时
壶口瀑布
八年级语文下册
走进作者
梁衡,著名学者
梁衡,当代著名散文家、学者。他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山水散文和人物散文。代表作有散文集《名山大川》和《人杰鬼雄》等。其中,山水散文《壶口瀑布》《晋祠》《冬日香山》、人物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都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此外,他的小说体科普读物《数理化通俗演义》和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也颇受关注。
壶口瀑布简介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的秦晋大峡谷,西临陕西省宜川县壶口乡,东临山西省吉县壶口镇。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水面从300米宽被压缩至20—30米宽,收束的河口犹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在这里,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泻而下,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壮观景象。
古诗文中的壶口瀑布
“涌为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
——(明)刘子诚
“吐吞万壑百川浩,出纳千流九曲雄。”
——(明)张应春
“石堑横分薄烟雾,天瓢倒泻吼雷霆。”
——(清)崔光笏
学习重点
1.了解游记要素,理清作者的游踪。
2.把握作者笔下壶口瀑布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体会情感。
3.品味文中独具特色的语言,把握壶口瀑布的特点,体会文章的风格特点。
一、初读文章,标注段落,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告诫( ) 雾罩( )
推搡( ) 驰骋( )
旋涡( ) 寒噤( )
雾霭( ) 出轧( )
乘隙( ) 迂回( )
汩汩( ) 潺潺( )
震耳欲聋( ) 恕不可遏( )
ǎi
jiè
tuī sǎnɡ
wō
ɡǔ
xì
zhèn
zhào
jìn
chěnɡ
zhá
yū
chán
è
推搡:使劲推;推抢。 驰骋:(骑马)奔驰。
寒噤:寒战。 出轧:(钢板)从轧钢机里出来。
乘隙:利用空子,趁机会。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潺潺:形容雨声、水声等,潺潺流水。
从从容容:留有足够的时间,而且常常有余。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着护卫。常用以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到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一、初读文章,标注段落,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游记一般应该具备三个内容:
A所至(到了那里)
B所见(见到了什么)
C所感(有什么感受)
二、再读文章,理清游踪,把握思路
第一次:
时间:雨季
地点:潭里——岸上
视角:俯视近观——平视远望
第二次:
时间: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时)
地点:沟底——河心
视角:俯视龙漕——仰视——再次俯视龙漕——往龙漕两边看——俯视脚下
二、再读文章,理清游踪,把握思路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
因为在祜水季节,作者有了很多人没有的立足点和观察角度,看到了很多人没有看到过的独特景象,从而有了自己的新发现、新感受。详写枯水季节,文章会显得更有新意。
梁衡:艺术美只存在于创造之中,重复旧套子,无论是重复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都绝对不会有美。
三、深入探究
1.壶口瀑布有怎样的特点?
①“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②“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③“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景物特点:水势盛、水声大
作者的主观感受:可怕的、危险的(“最危险”“大着胆子下到滩里”“可怕的警觉”)(“急慌慌地扫了几眼”“心还在不住地跳”)
四、自行朗读第1、2段文字,思考:
2.3-5段,写作者在枯水季节,下到河心,以河心为立足点,定点换景。分析作者都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何特征。
龙槽(河中有河,可谓“奇”)
河面(势如千军,挤撞推搡,可谓“雄”)
龙槽(突然跌落,漩涡飞转,可谓“险”)
水雾、彩虹(彩虹横跨,入远山,可谓“丽”)
龙槽两边的水(各自夺路,千姿百态,可谓“丰”)
脚下的石头(窟窟窍窍,蜂窝杂陈,可谓“异”)
五、师生共同朗读第3—5段文字,思考:
三、思考: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和雨季相比,景物特点有哪些异同
同:水势都很大、很凶险
都有阳刚的、有力量的、崇高的美
异:1.有了更多样更丰富的美,
比如柔美、静美
2.同样都险,但雨季的险让人怕,想逃走,
枯水季节的险也让人害怕,但不是想逃走的害怕,
更多的是一种慨叹。
六、对比思考
第 二 课 时
壶口瀑布
八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重点
1.品味语言,把握景物特征。
2.借助作者的所见、所感,理解作者笔下黄河的象征意义。
1.结合3—5段的具体语句,细加品味,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所见之景的特征的?
例句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赏析:拟人的运用
动词“挤”“撞”“推推操操”“前呼后拥”“控”“碎”的使用
以动村静、色彩的对比
短句的使用
展现了河水奔腾激越、浩浩荡荡、白浪滔天、势如破竹的雄壮气势。语言错落、短句渲染急促之势,饱含惊叹之情。
一、品读赏析
例句2: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赏析:拟人、对比、排比的使用
词语“一齐”“跌”“闹”“挤”“急”的准确使用。
短句的使用
表现了黄河水流速极快、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的浩荡之势,语言急促有力。
一、品读赏析
例句3: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
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
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
那种猛烈。
赏析:连用两个比喻,并且用后一个比喻否定前一个比喻,表现作者力求用最准确的语言去兰现瀑布的特点。
两个比喻各有侧重,前一个比喻突出河水在溢出龙槽时候平、大和浑厚庄重的特点,显出柔和之气。后一个比喻则突出河水凝重、猛烈的特点,有阳刚力量之美。
两个比喻既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河水的浩大厚重,也凸显了河水给人的刚柔相济之感。
一、品读赏析
例句4:例句4: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赏析:排比、拟人的运用
工整的句子
“夺路而走”写水的快涌;“乘隙而进”写水流的细;“折返迂回”写水的回淌;“油油如泉”,写乐音般的美感;“潺潺成溪”,写水的柔美;“央在石间”,写出了水的凝滞;“哀哀打旋”又写出了水声的低沉。作者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黄河水给人的多样的美感
一、品读赏析
1.面对这样的“所见”,作者有了怎样的“所感”?
所感:“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2.思考:从“海、河、瀑、泉、雾”各种水的形态,到人的“喜、怒、哀、怨、愁”各种感情,是否自然贴切?说说你的理由。
海河瀑是雄壮之景,如同人的激越外显之情,如喜、如怒、如怨,而泉和雾有静、柔、细腻的特点,如同人相对内收的哀伤和愁绪。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见与感的结合应该是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而不是牵强、生拉硬拽的。
二、深入探究
三、朗读第5、6段,看看作者从石头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
石头: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甚至被旋出大坑
水的特点:水被压迫就会怒不可遇,忍耐后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这种抗争表现在水会去“凿”“旋”“切”“剥”,让石头成孔、成眼,甚至让它成为深沟(“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还可以改变它的位置(“当年的壶口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黄河的品格:“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人的个性:“经历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
二、深入探究
民族的品性
至此,作者借助写壶口瀑布,完成了对中华民族经历磨难但坚强不
屈、勇往直前的抗争精神的赞颂。
游记一般应该具备三个内容:
A所至(到了那里)
B所见(见到了什么)
C所感(有什么感受)
至此,作者借助写壶口瀑布,完成了对中华民族经历磨难但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抗争精神的赞颂。
小结
至此,作者借助写壶口瀑布,完成了对中华民族经历磨难但坚强不
屈、勇往直前的抗争精神的赞颂。
梁衡:游记散文应有四美:
描写美、境界美
哲理美、语言美
课后作业:阅读梁衡的其他写景散文,如《冬日香山》《晋祠》等,从游记散文所至、所见、所感的角度去把握文章,体会内容之间紧密结合的关系。
小结
结构梳理
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游览的次数
无坚不摧
勇往直前
百折不挠
两次看
的瀑布
雨季壶口瀑布粗野、雄壮的景象
赞美黄河的性格,歌颂民族精神
壶口瀑布
枯水季节壶口瀑布的浩荡声势
河水在龙槽壶口的特点
——至柔至和、凝重猛烈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