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备课先锋】第6课 老山界 第1课时 课件(共27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备课先锋】第6课 老山界 第1课时 课件(共27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4 10:45:11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1世纪教育网
老山界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高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达30里,到处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红军战士勇敢地把它踏在了脚下。今天我们就随着当年亲自经历这一壮举的老红军战士陆定一重走长征路,再登老山界,并进一步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掌握字词,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A
掌握按时间推移和地点转换组织材料的方法。
B
学习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
1
通过学习《老山界》,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艰难,感悟红军长征的艰苦和乐观的精神,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语言运用
2
掌握“酣然”“缀着”“澎湃”“咀嚼”“呜咽”“蜷起来”等词语的音形义,了解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能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有效沟通,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
3
学会用不同写法交代记叙文的要素,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资料,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审美创造
4
赏析、背诵精彩的描写语段,培养学生发现美和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了解作者
陆定一,(1906年6月9日-1996年5月9日)江苏省无锡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为什么非要爬这样一座危险的山呢?不能绕路走好点的地方么?
写作背景
1934年12月,红军强渡湘江后进入越城岭山区,国民党判断出红军北去湘西的意图,于是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构筑封锁线,打算阻拦红军北上。当时形势紧急,红军暂时改变了去湘西的计划,决定西进,为此需要翻越老山界。
字音
苛捐( ) 矗立( )
酣然( ) 澎湃( )缴租( ) 蜷曲( )
咀嚼( ) 呜咽( )
篱笆( ) 骨碌( )
点缀( ) 攀谈( )

chù
hān
pénɡ pài
jiǎo
quán
jǔ jué


ɡū lu
zhuì
pān
词语
满望
惊惶
苛捐杂税
骨碌
酣然入梦
十分希望。
惊慌。
指繁重的捐税。捐,赋税。
滚动。
畅快地入睡。
不能够猜测,预料。
不可捉摸
形容声音细微急促。
用牙齿磨碎食物。
(流水、丝竹等)发出凄切的声音。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细切
咀嚼
呜咽
澎湃
不管三七二十一
新课讲解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
要抓住几个关键要素:人物、时间、事件。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2.文章大致可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32)
第三部分(33)
山之高——点出爬山之难。
经过——翻越大山。
感受——赞扬红军精神
第一层:(2—10)山脚访瑶家
第二层:(11—32)红军翻越老山界。
3.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
时间变化、地点转移
4.在文中勾画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填写下列表格。
时 间 地 点 人 物 活 动
下午
天黑
夜里
半夜
黎明以后
下午
时 间 地 点 人 物 活 动
下午
天黑
夜里 夜行军
半夜
黎明以后
下午 任务完成,征服老山界
4.在文中勾画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填写下列表格。
攀谈,宣传红军政策,
使瑶民理解了红军。
红军战士
医务人员
瑶民家
瑶家大嫂
红军战士
准备爬山
山脚下
红军战士
红军战士
红军战士
半山腰
山路上
雷公岩
山顶
半夜露宿
翻越雷公岩
21世纪教育网
分析同瑶民攀谈部分
1.文章3~10自然段花了大量篇幅写与瑶民“攀谈”的事,这不是离题了吗?
红军不是为长征而长征的,它是为了根本改变人民受苦受难的。在这里作者运用了陪衬的手法来深化文章的中心。
2.男人为什么会照着习惯躲起来?
瑶民原来受反动军阀的欺压,对反动军队怕透了,听说部队过境,男人“按照习惯”躲藏起来,因此,红军只遇到大嫂母女俩。
21世纪教育网
3.瑶民大嫂对红军的态度是怎样发生转变的?哪些词语在文中反映了她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惊惶
攀谈
送粮
欢喜
4.她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害怕
感动
高兴





战斗队
宣传队
播种机
21世纪教育网
1. 既然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所经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那么红军在翻山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事
走路难:( )
睡觉难:( )
吃饭难:( )
处境难:( )
山路险峻,悬崖峭壁
路窄不平,寒气逼人
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伤员敌人,设备笨重
分析红军遇到的困难
2.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
面对走路难,红军
面对睡觉难,红军
面对吃饭难,红军
面对处境难,红军
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鼓着勇气、巧妙应变。
搀扶前行、嘲笑敌机。
难!
体现了红军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难!
难?
3、深情朗读,感悟红军战士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①以坚强的革命意志、互助团结的力量克服困难。诵读“快要到山顶”一段。
②以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克服困难。诵读两次写火把的段落,诵读“半夜里忽然醒来”一段。
③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靠民众的支持克服困难。诵读“又传下命令来”、“到了山顶”等段。
21世纪教育网
主题思想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