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备课先锋】第6课 老山界 第2课时 课件(共27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备课先锋】第6课 老山界 第2课时 课件(共27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4 10:46:43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1世纪教育网
老山界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红军在翻越老山界过程中遇到的走路难、吃饭难、睡觉难、处境难等困难,表现了红军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这节课,我们继续领悟红军的精神。
学习目标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A
学习文章采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B
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C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
1
通过学习《老山界》,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艰难,感悟红军长征的艰苦和乐观的精神,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语言运用
2
掌握“酣然”“缀着”“澎湃”“咀嚼”“呜咽”“蜷起来”等词语的音形义,了解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能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有效沟通,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
3
学会用不同写法交代记叙文的要素,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资料,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审美创造
4
赏析、背诵精彩的描写语段,培养学生发现美和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领会精神
阅读“满天都是星光……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回答问题
1、“一步一步”包含什么意思?“奇观”指的是什么?
“一步一步”包含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很艰难的意思。“奇观”指“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品读领会精神
2、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这句话中哪些词用得特别好?为什么?
交流:“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连接,写山势之高;表现了老山界的险峻,而“许多”一词,既说明山路的曲折和陡峭,又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人、夜色、高山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瑰丽、壮观的景象。“奇观”一词表现出这一景象的奇特罕见,表现红军队伍的宏伟气势并颂扬了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夸张
写出了山势之高,表现了老山界的险峻。
4、“这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这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
表达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
5、作者在写景中穿插语言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表明红军战士身临绝境仍很乐观。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6、选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传神,试分析它的作用。
“横着心躺下去”这里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战士们不怕困难的态度,衬托了红军战士不怕苦的精神。
7、悬崖边狭窄的山道高低不平,露宿于此的战士们是“横着心躺下去”的,但 “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这两者是否矛盾?
不矛盾,“横着心”说明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既说明战士们太疲劳了,又写出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从容镇定、襟怀坦然。
品语句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视觉
比喻
21世纪教育网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高大险峻
连绵
视觉
比喻
21世纪教育网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听觉
比喻
排比
反衬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作者在文中细致地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可是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说“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①用了对比的手法,点明了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但还不是最困难的,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②说明红军长征经历了许多困难,长征胜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
21世纪教育网
写法探究
1、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
比喻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排比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像波涛在澎湃。
烘托环境的寂静,透露出勃勃生机,体现了红军战士顽强不屈的斗志和艰苦乐观的精神。
2、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
视觉
星星、山峰、山谷
听觉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宏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写出了红军战士面对困难时内心的宁静平和,表现出他们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21世纪教育网
课堂总结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这今天,仍然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板书设计
老山界
翻山
经过
翻山过后——困难“小得很”
顽强的意志
乐观的精神
走路难 悬崖陡峭、山高路远
睡觉难 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 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 伤病员多、敌人追击
拓展延伸
有人说长征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不再需要长征精神,大家觉得他说的对吗?
历史,不仅只被陈列,
精神,应当世代传承。
半碗青稞面
荒无人烟的草地上,红军战士只有可怜的一点青稞面做干粮。周恩来副主席和战士们一样,绝不多吃一点青稞面,还教育战士们,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一定要特别爱惜粮食。战士们听了他的话,都把仅有的青稞面装在粮袋里,拴在腰上。
  青稞面越来越少了,战士们只能用一点青稞面掺在野菜里煮汤喝。战士吴开生的青稞面吃完了,已经饿了两天,周副主席知道后,就让警卫员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给吴开生两碗。他看着吴开生蜡黄的脸,语重心长地说:“这是革命呀!”吴开生流着眼泪说:“我只要有一口气,就要跟你走出草地,革命到底!”
这天晚上又是狂风暴雨,用被单做成的帐篷自然挡不住风雨的袭击。战士们都淋成了落汤鸡。周副主席命令战士们都到他作为办公室的帐篷里去休息。大家怕影响他工作,都不肯去。他冒着大雨亲自来了,说:“你们不去,我心不安。”周副主席的话像火一般,烤暖了战士们的心。
   这样走了几天,草原仍然无边无际。青稞面吃完了,野菜吃光了,军马也杀掉吃了。战士们只好烧皮带吃,甚至把随身带的纸张咽下去充饥,红军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周副主席命令把仅存的半碗青稞面全部分给大家泡水喝。“那您吃什么呢?”警卫员急了。周副主席两只大眼睛放出了严峻的光芒,清瘦的脸上肌肉抖动着,“有同志们活着,就有我。只要多留一个战士的生命,就给革命事业增加一份力量,拿出来分掉!”
   这掺上一点青稞面的热水,分到战士们的手中。战士们流泪了,这不足半碗的青稞面,是周副主席的心意和生命啊!
   战士们又上路了,在茫茫的草地上,行进着摧不垮的钢铁红军。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